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1-02-28程丰
程丰
作者单位: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为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主要因血压水平长时间处于过高的状态,持续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左室肥大,最终诱发心力衰竭[1]。近年来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呈逐年递增趋势,且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使用抗心力衰竭药物为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措施,但是不同药物所获的临床疗效各不相同[2]。卡维地洛为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可促进心血管功能的改善;曲美他嗪具有心肌细胞功能维护的作用,可促进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耐受性的提升。本研究观察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3 月-2019 年5 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 例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67.41 ±1.87) 岁;平均病程(5.54 ±1.13) 年;NYHA 分级:Ⅱ~Ⅲ级27 例、Ⅳ级8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67.33 ±1.92) 岁;平均病程(5.49 ±1.07) 年;NYHA 分级:Ⅱ~Ⅲ级25 例,Ⅳ级10 例。2 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开展,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经过心电图、B 型超声和X 线检查确诊者;(2) 高血压病程≥5 年,血压水平<140/90 mmHg 者;(3) 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 合并其他心脏病或瓣膜病患者;(2) 存在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 伴发恶性肿瘤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 合并肺部疾病患者;(5) 过敏体质患者;(6) 近期应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患者。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卡维地洛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3020) 口服,心功能Ⅳ级患者每次3.125 mg,每天2 次;心功能Ⅲ级患者每次6.25 mg,每天2 次;心功能Ⅱ级患者每次12.5 mg,每天2 次。连续治疗4 周后加倍剂量至每次25 mg,每天2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6534) 每次20 mg 口服,每天3 次。2 组均治疗6 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 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 。
1.4.2 相关临床指标:血清B 型尿钠肽(BNP)、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和6 min 步行距离(6MWD) ]变化。
1.4.3 不良反应及预后:1 年内的再住院率和心血管病病死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治疗前,2 组患者LVEF、LVDD、LAD、IVST 及LVS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 个月后,2 组LVEF 较治疗前升高,LVDD、LAD、IVST、LVSD均较治疗前缩小,且观察组升高或缩小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
2.2 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2 组患者BNP、hs-CRP 水平和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6MW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 个月后,2 组BNP、hs-CRP 水平和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6MWD 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降低或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
2.3 不良反应比较 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1,P=0.325)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
2.4 1 年内再住院率与心血管病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1 年内再住院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34) ;2 组患者1 年内心血管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0.643)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1 年内再住院率与心血管病病死率比较 [例(%) ]
3 讨论
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因血压水平长时间处于较高的状态,可改变患者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影响心肌收缩的能力,进而诱发心力衰竭[3]。疾病发生后,若病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4]。目前临床主要通过积极修复患者的心肌细胞,促进心脏功能改善的方式治疗疾病。以往临床主要通过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方式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5]。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卡维地洛为新型非选择性阻滞剂,其可以有效阻断α1受体与β1、β2受体,抑制机体心室肌重塑,使机体心肌无法快速重构[6]。曲美他嗪为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减小血管阻力,对血液循环具有调节作用,且可减少氧气的消耗量。将卡维地洛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可以获得理想的调节心律、促血管扩张的作用[7]。
本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LVEF 较治疗前升高,LVDD、LAD、IVST、LVSD 较治疗前缩小,BNP、hs-CRP 水平和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6MWD 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1 年内再住院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40.00%;2 组患者1 年内心血管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炎性反应并有效降低再住院率与心血管病病死率。分析其原因:由于上述2 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心肌能量储备,促进患者心肌细胞氧利用率的提升,且可有效减少自由基损伤与钙超载的情况,阻止细胞的凋亡[8];使得心肌损伤程度减轻,促进内皮功能改善,对心肌重构及心功能减退的进程有延缓作用,有利于改善疾病相关症状以及心功能[9];同时,由于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发挥阻断作用,有利于改善细胞膜损伤,减少hs-CRP 的分泌量[10-11]。用药后,患者代替补偿与自我保护作用明显减弱,改善BNP 基因的表达、合成,降低BNP 水平[12-13]。
综上所述,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再住院率与心血管病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