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探索
2021-02-28吕立铭
高 娟,吕立铭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患者数量增加、疾病日趋复杂、护患矛盾突出、医疗卫生服务多样化,这些都对护理人员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护生是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者,是护理队伍的重要储备力量,因此,培养护生核心素养对于提高其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有重要影响。核心素养培养需要以课程为载体[1],所以本研究根据林崇德教授研究团队于2016年9月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2],尝试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儿科护理实验教学,培养高职护生核心素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在护生大专阶段第三学期,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我院2018级护理专科1~10班 515人、2016级五年一贯制护理专科1~4班217人,共732名全日制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护生。排除标准:病假、休学的护生。
1.2 教学设计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是以育人为本、转识成智与情境嵌入的教学设计[3]。所以,本研究根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原则,对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体格测量、更换尿布、婴儿抚触和臀红护理、婴儿沐浴、光照疗法、婴儿喂养6个实验项目,尝试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见表1)。
1.3 调查研究
1.3.1 研究工具 以我国学生核心素养3个方面的六大素养为依据,查阅国内外文献、参考马俊卿设计的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现况调查问卷[3]设计高职护生核心素养现况调查问卷,邀请3名护理学专家和1名核心素养教育专家进行讨论修订。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和核心素养现况调查两部分,共21道题。
1.3.2 资料收集 向被调查学生说明研究目的,用统一指导语进行现场指导,集中发放问卷,不记名填写。被调查护生自行填写,当场收回,避免相互交流影响调查结果。调查符合伦理道德委员会要求,护生均知情同意并可随时退出调查。对收回的资料逐一进行人工筛选,剔除填答不全或未按要求填写的问卷。干预前共发放问卷721份,回收有效问卷715份,有效回收率为99.16%。干预后共发放问卷728份,回收有效问卷720份,有效回收率为98.90%。
表1 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设计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由专人负责筛选,由两人将问卷相关数据录入Excel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比较两人录入结果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及时更改错误。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护生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方面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技术、科学精神,自主发展方面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爱伤观念,社会参与方面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高职护生核心素养变化比较[n(%)]
3 讨论
3.1 高职护生核心素养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高职护生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技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有效沟通、团队协作能力、爱伤观念、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方面较薄弱。究其原因可能与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护理教育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未得到广泛应用,教学重专业知识讲授、轻人文教育,学生重课堂学习、轻课外实践等有关。社会、经济、医疗环境的急剧变化,要求护士必须在动态环境中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护理人员核心素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4]。在护理教育中,只有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多元化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不断提高护生核心素养,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和患者的需求,才能促进护生自身发展。
3.2 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提高护生核心素养
针对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核心素养培养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文化营造、小组合作的日常塑造、情景教学的课程引导、实验项目的社会实践使护生核心素养在实验教学情境中,由认识、熟悉到内化,逐步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护生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爱伤观念、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设计的多样化教学方案,其优势在于:学生在饱含情感的专业特色情境教学中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护理文化,懂得换位思考,体会患者的痛苦,被护理人员为患者的付出感动,加深了对今后从事职业和对患者的了解,更容易认识、理解护理职业,从而热爱护理事业,反思自己的行为;小组合作鼓励护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习主动性,鼓励护生分析问题,合作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学习,在沟通中成长[5];核心素养的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体悟[6],所以护生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对社会和所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了解所学知识特点的同时发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及区别,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7]。核心素养的发展承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符合我国国情与现实需要[8]。所以,在教学设计与目标中融入传统文化,通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
本研究中干预前后护生儿科护理职业认知、岗位内容与素质,职业规划,艺术审美情趣,珍爱生命、重视健康,自我情绪调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国家大事及国际形势变化的了解等方面,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项目有限,一些核心素养条目未必对应某学科核心素养条目,可能对应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条目[9],所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升华需要融入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
本研究亦存在不足,如主要研究单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研究对象目前只进行过6次实验教学,仅通过对研究对象自身认知的前后对照来评价效果。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不能脱离学科内容,有一定局限性;学科核心素养服务于核心素养这个总目标,所以还需开展多学科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核心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