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素质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2021-02-28伊正君付玉荣
刘 娜 ,伊正君 ,付玉荣 ,2
(1.潍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输送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教育质量非常关键。然而,与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尤为突出。因此,《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把激励创新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医学研究生作为人类健康事业的继承者和开创者,理应富有创新精神和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负责人。《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导师要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导师的素质息息相关。根据林卓清等[1]构建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笔者设计了基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素质现状调查问卷,内容兼顾了导师的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本文以3所医学院校为研究主体,从在校硕士研究生的角度出发,以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形式了解导师的素质现状,找出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有效提升医学研究生的创新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3所地方医学院校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277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通过文献综述、组内讨论、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主要从导师的学术水平、学科动态把握能力、指导能力等方面对其素质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问卷回收后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专业知识素质和学术英语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医学专业的一大特点,这就要求导师具有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不仅包括完备精深的本专业知识,还包括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学历水平是现阶段衡量导师的一个重要指标,能有效体现其知识素质。调查发现,49.5%的导师拥有博士学历,高学历、高职称的导师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青睐,符合山东各高校导师队伍水平的调查结果[2],然而尚有11.9%的导师仅拥有本科学历。91.0%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的专业知识比较精深,能满足自身的知识需求,其余学生对导师的知识素质现状并不满意。因此,部分导师的学历水平和知识素质急需提升(见表1)。
表1 研究生对导师专业知识素质和学术英语能力的评价
时代发展使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高等教育已经趋向国际化。学术英语是各个国家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和思维的重要载体,也是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3]。对于导师来说,无论是阅读英文文献、撰写高质量的SCI论文还是参加重要的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英语都是必备的能力。良好的学术英语能力有助于开阔导师的国际化视野,从而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55.6%的被调查者认为导师的学术英语水平能达到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地步,40.8%的认为导师可以阅读学术英语资料并撰写英文论文,3.6%的认为导师的英语水平较差,难以满足学术要求。由此可见,学术英语能力也是导师需要提高的重要能力(见表1)。
2.2 教育教学理论和指导能力
硕士研究生教育有其独特性,硕士生在年龄、心理状态、对自身发展的期望值等各个方面不同于本科生和博士生,而且国家和社会期盼着高校输送的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执行命令的“书呆子”,所以,导师应该熟悉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导师要以“导”为主,引导研究生学习、思考,而不是填鸭式地灌输。调查显示,91.7%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熟悉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而8.3%的认为导师的教育教学理论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见表2)。
导师的指导能力与研究生教育质量高度相关[4]。本文将导师指导研究生课题的开展、课题小组内文献汇报频次及效果、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的频率作为导师指导能力的系统评价指标。41.5%的研究生的导师每周都会带领本课题组成员进行医学文献研读,而高达20.9%的研究生的导师很少组织文献汇报。在文献汇报过程中,近50%的研究生会与导师、同学积极探讨,同时,导师做出总结,全程师生互动良好,并且研究生认为自身英语能力和文献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有利于科研活动的开展。91.7%的研究生会参与导师的课题,其中61.4%的遇到问题会以各种方式随时与导师交流,导师也会提供相应的有效指导;13.0%的研究生每周与导师交流一次;17.3%的研究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一次;8.3%的研究生不会参与导师的课题,与导师的交流也非常少。13.7%的研究生从未参加过学术交流会议(见表2)。调查发现,医学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能力堪忧,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
表2 研究生对导师教育教学理论和指导能力的评价
2.3 学术造诣和学科动态把握能力
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导师学术造诣的主要体现,导师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相互交织、息息相关的。导师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自身荣誉奖励的多少、学术地位的高低和机会资源的优劣,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其创新能力的高低[5]。若导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比较薄弱,那么研究生培养质量可想而知。45.9%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科研能力非常强,54.9%的认为导师具有创新思维,能积极进行创新实践;而2.5%左右的学生认为导师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薄弱,日常工作中也很少进行创新实践(见表3)。以上结果说明,现阶段部分医学研究生导师的学术造诣还需要提升。
导师作为课题组的先锋,必须站在学科前沿的高度,时刻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提高专业敏感性,这既有利于学习先进的思维、方法和技术,找到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又能避免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从而防止精力和资源的浪费[6]。60.7%的研究生的导师学科动态把握能力非常强,每天都会通过阅读国内外最新医学文献来了解学科动态,而11.5%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学科前沿动态把握能力一般甚至较弱(见表3)。
表3 研究生对导师学术造诣和学科动态把握能力的评价
同时,笔者也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仅有约46%的研究生非常满意。综上所述,基于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各方面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亟待提升。
3 提升策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导师的素质并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导师的素质,可以考虑从改进遴选制度、完善管理和培训制度、健全评价体系等多种途径入手(见图1)。
图1 医学研究生导师素质提升策略
3.1 改进导师遴选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医学院校在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唯学历、唯科研论,坚持政治和业务全面考察、教学与科研并重,将专业素质、师德师风、学术造诣、指导能力等隐性能力全部纳入导师准入体系。可以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投票和现场座谈方式全面了解候选导师的综合素质,无论哪一项条件不满足,都应该取消其候选资格。同时,学校应该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各个阶段应该履行的职责,并要求候选导师深刻理解职责内涵,这样不仅可以为导师指导提供依据,也为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驾护航[7]。
3.2 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增强岗位责任感
高校应该对导师实行全程监督与管理,以杜绝导师滋生一劳永逸的懒散念头。可以引入市场选择与淘汰机制[8],取消导师终身制,实行导师续聘制度。对于续聘导师,应该考察聘期内的科研工作和指导研究生情况,再决定是否续聘;对于规定时间内无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对研究生管理不尽职尽责的导师,考虑取消其导师资格;在聘期内出现学术不端或不良师德师风问题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制。
3.3 建立健全创新评价体系,提高导师责任心
在当前高校绩效考核过程中,应把创新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而创新的成功与否,往往要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验证。因此,应将短期反馈和长期随访的评估体系相结合。高校可以制订在校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毕业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校生创新能力评价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细分评价标准,建立基础医学以及内、外、妇、儿等二级学科的评价指标;毕业生创新能力评价可以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来设置评价细则,并将网络调查问卷发送到各用人单位[9]。短期和长期评价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值得注意的是,将创新纳入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就应同时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
3.4 完善导师培训制度,提升导师综合能力
高校应制定导师岗前培训制度,规定导师上岗前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岗前培训。导师到岗后的培养机制也必须建立起来,针对导师的多元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比如,聘请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开讲座和现场教学等,分批次安排研究生导师进行学习,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增强沟通交流能力,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从而使指导能力得到提升[10]。此外,高校可以安排研究生导师特别是新晋导师,前往高水平院校或科研院所进行交流访学,有效提升学术水平。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根据教学及科研计划,实行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可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5 多渠道加强师生联系
发达的通信和网络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研究生和导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高新技术为科学研究创造便利条件。经过长时间的深度思考,创新的灵感可能瞬间产生,这就需要研究生及时与导师、同学沟通交流,微信、QQ、邮箱等通信工具可以消除时空障碍,使实时交流成为可能。多种交流方式既可以让导师及时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也可以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导师可以建立研究生交流群或工作群,形成线上线下齐交流、共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高校应该尽可能为学术交流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和交流经费报销制度,鼓励导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拓宽视野,从而有效提升创新能力。
4 结语
创新能力培养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是简单的教与学,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学生对创新的理解深度、认识高度不一致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不同课题、不同环境,培养研究生自我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