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高填方路堤桩基托梁挡土墙的应用分析
2021-02-28张宗燕
■张宗燕
(武夷山市兴夷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南平 353000)
高填方边坡设计一般有放坡法和支挡法两种方法, 较缓的边坡坡率可以有效增强边坡稳定性,但也明显增加边坡占地面积、对用地红线受限区域将无法实施; 高填方重力式支挡结构对基底要求高,对于地质条件复杂、软基等地基承载力不足工程条件下,重力式挡墙既不经济也不安全,特别是高挡墙更加不可取。 为解决地质条件复杂且用地受限的高填方公路工程的施工难题,边坡设计时可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边坡上部采用放坡法提高工程经济性,下部采用支挡结构收缩边坡,减少用地范围, 并同时采用加筋土减小边坡不均匀沉降,提高工程安全性[1-3]。 本文依托某公路下边坡工程的治理实例,对边坡稳定性和桩基托梁挡土墙设计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简介
本次道路工程位于建瓯市城东,是建瓯市东向联接省道204 的交通要道, 本次路段K2+050~K2+160路段左侧下边坡为工业园区, 标高为132.58~133.75 m;道路右侧台地为规划地块,现状为居民区,标高为156~157 m;拟建挡墙位置现状标高为132.95~134.28 m。 目前, 该台地东北向已建好挡墙长度为144 m,为满足本项目道路及规划用地需求,需回填路基至道路设计标高。 路基回填后,台地南侧会形成高填方边坡,回填最大高度约22 m,为避免占到工业园区地块,需要设置路堤挡墙支护回收坡脚。 本次设计挡墙支护长度为110 m。 项目平面图如图1 所示。
图1 项目平面图
1.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边坡现状基本稳定。 综合判定拟建场地周边环境复杂程度较复杂。 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素填土(Qml):本层在拟建场地内所有钻孔均有揭示, 揭露层厚3.10~8.40 m,工程地质性能差;②粉质粘土(Q4dl):本层在拟建场地内除ZK3 孔外其它钻孔均有揭示,揭露层厚1.30~1.80 m,工程地质性能一般;③碎块状强风化砂岩(J1l):该层场地内所有钻孔均有揭示,揭示厚度1.50~5.10 m,层面起伏较大,工程地质性能较好;④中风化砂岩(J1l):该层场地内所有钻孔均有揭示,揭示厚度6.10~8.30 m,层面起伏不大,工程地质性能好。 地质剖面图如图2 所示。
图2 地质剖面图
2 边坡稳定性分析
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条件,取典型K2+090 填方断面作为计算剖面。 自重及本项目公路荷载是本次高填边坡滑体的主要作用力, 由于受暴雨的影响,使土体重量剧增并产生一定的水动力,土体的抗剪强度急剧下降, 土体的力学性质也完全改变;此外,填方地基上层为素填土,主要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密实度及均匀性差,力学强度低, 揭露层平均厚度达7.5 m, 工程地质性能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2.1 不同工况下计算参数的确定
路基填料采用碎石土,参数容重取18.8 kN/m3,C 值取18 kPa,Φ 值取25; 原台地填土为残坡积层和砂岩风化层, 参数容重取18.2 kN/m3,C 值取13 kPa,Φ 值取21。参考地质勘探报告,边坡计算参数选取如表1 所示。
表1 边坡土体计算参数
2.2 边坡稳定性计算
本次采用Geo-slope 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根据表1 计算参数及公路荷载, 对K2+090 处典型断面按不同工况进行稳定分析,忽略地震荷载及地下水作用,得出非正常工况Fs=0.958<1.1,正常工况为Fs=1.033<1.2,正常工况计算简图如图3 所示。 由得出的结果可知,不同工况的安全系数均不符《公路路基设计规范》[4]的规定,边坡不稳定需采取加强方案。
图3 正常工况计算简图
3 边坡建设方案
在对边坡稳定性分析后得知,直接在原素填土上填筑边坡,不进行任何处理,将造成台地失稳及不均匀沉降。 根据工程用地 (下边坡离工业园区近)、建设方案(与前期挡墙的衔接等)和该边坡的形态特征,建议填方边坡下部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护;边坡上部按坡率1∶1.5 回填加筋土夯实,采用土钉加固、网格植草皮等坡面防护措施,并对素填土部分进行适当深度换填。 具体边坡建设方案如图4 所示。
图4 边坡建设方案
3.1 边坡上部
挡土墙墙顶以上填方采用加筋土填筑,筋材采用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具有一定刚度及较大抗拉强度,可以有效提高台地边坡整体稳定性。 土工格栅铺设从挡墙顶开始由下往上逐层铺设,每压实两层铺设一层,铺设层间距1 m;采用碎石土作为填料,且压实度应≥95%,坡顶3 m 范围内利用场地粘性土压实回填防止渗水。 填料粒径应<20 cm,且不得带有尖锐棱角以防损坏土工筋带。 本工程使用的土工格栅为单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GDL),技术指标如表2 所示。
表2 土工格栅技术指标要求
3.2 边坡下部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可知设计挡土墙位置的岩土层分布情况,上部①素填土和②粉质粘土层承载力低,两土层总厚度达4.4~10.2 m,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 下伏③强风化砂岩和④中风化砂岩,两层工程地质性能较好, 承载力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埋深较大,不具备采用浅基础条件,且换填造价太高。 因此,可采用桩基础,以③强风化砂岩和④中风化砂岩为桩基础持力层。 并且,由于冲钻孔灌注桩抗弯、抗剪切能力较强,应优先选用。 总体而言,挡土墙高度H 不宜>8 m,基础埋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1 m,以增大被动土压力,防止挡土墙内移。挡土墙另设排水孔及反滤层,每10~20 m 设1 条变形缝, 墙背填料宜选用透水性且级配较好的碎石土、砂类土,墙底及素填土,边坡部分换填2 m 深片块石,进一步增强边坡及挡墙稳定性。
4 挡墙验算
桩基托梁挡土墙主要用于解决地基承载力较低的矛盾,目前多依靠实践经验进行桩基托梁挡土墙设计,通常将桩基托梁挡土墙设计分为桩基设计及挡土墙设计,桩基设计包括桩及托梁设计,挡土墙设计一般按照普通挡土墙进行设计。
本项目桩基托梁挡土墙具体尺寸见图5, 挡土墙每15 m 设置1 道沉降缝,缝宽2 cm,墙高6 m,挡墙墙身和托梁采用C25 钢筋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25 MPa; 托梁底部并排布置2 根C30 现浇冲(钻)孔灌注桩,桩长16 m,桩径1 m,桩横向间距1.5 m,纵向间距4 m。 挡土墙墙背填料采用不易风化的岩石弃渣或碎石类土,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墙背填料计算内摩擦角φ=35°,挡土墙基底摩擦系数f0=0.3;墙背填料重度r=21 kN/m3,墙身重度rk=23 kN/m3。 挡墙安全等级采用二级,结构重要系数为1.0。 边坡土体计算参数见表1。
图5 桩基托梁挡土墙尺寸图
4.1 稳定性验算
挡土墙上的恒荷载主要有墙身自重、墙后土压力和滑体推力等;基本可变荷载主要为车辆荷载及其影响力,其他可变荷载有静水压力、人群荷载等[1]。本项目通过理正岩土计算软件进行受力分析,经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挡墙截面强度验算等步骤,以上计算结果均满足要求。
主要计算结果为:挡墙高度为6 m,计算得每延米挡墙墙背水平土压力Ex=103.75 kN,竖向土压力Ey=89.78 kN, 墙身截面积V=21.28 m2, 墙重W=435.44 kN, 作用于墙脚趾的弯距M=725.45 kN·m,偏心距e=0.24 m,通过搜索最危险滑动面,计算得下滑力T=2096.16 kN,抗滑力F=3385.87 kN,得到最小安全系数K=1.62≥1.250, 整体稳定验算满足要求。
4.2 桩基和托梁验算
托梁连接着挡土墙和桩基, 受力作用复杂,托梁上部荷载可按均布荷载考虑。 托梁所受内力可按连续梁进行分析。 挡土墙传递给托梁的荷载包括水平荷载、竖直荷载和弯矩。 托梁的竖向矩形分布荷载为托梁自重和挡士墙墙底合力之和即N=681.1 kN/m,最大正弯矩为623.328 kN·m、最大负弯矩为-1142.762 kN·m、最大剪力为1714.149 kN。托梁的计算简图如图6、7 所示。
图6 托梁计算简图
图7 托梁弯矩剪力包络图
本次托梁根据结构弯矩计算结果得最小配筋率:上侧Amin=13500 mm2,下侧Amin=12960 mm2。抗剪截面满足:γ0Vd=-1714.149 kN<截面强度1/γRE(0.51×10-3√fcu,kbh0)=18101.136 kN。 箍筋:计算Av/s=1620 mm2/m。
本次桩基计算中,上部坡体推力与土压力简化为水平荷载,经过挡墙传递至托梁侧面,墙身结构及墙上填土自重为竖向荷载作用于托梁顶部,托梁与桩顶为固结段, 应考虑托梁对桩顶的约束作用,桩身段按弹性长桩简化计算[1];本次桩基验算在满足挡墙稳定性要求前提下,进行内力分析并优化配筋。 桩基的设计参数取值如表3 所示。
表3 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取值
本次桩基托梁挡土墙中,桩基埋入中风化坚实持力层2.0 m,将上部结构荷载进行传递至岩层,桩基布置及尺寸见图5,根据理正软件计算:前桩背侧最大弯矩为201.29 kN·m,距离桩顶5 m;面侧最大弯矩为-653.23 kN·m,距离桩顶0 m;最大剪力为309.66 kN,距离桩顶0 m;最大位移为-3.309 mm。 后桩背侧最大弯矩为111.121 kN·m,距离桩顶7.4 m;面侧最大弯矩为-301.56 kN·m,距离桩顶0 m;最大剪力为91.905 kN,距离桩顶0 m;最大位移为-3.32 mm。 桩底竖向合力为6550.08 kN,桩底面积A 为6.28 m2,桩底所在岩层承载力为1250 kPa,满足要求。 具体计算结果如图8 所示。 由本次桩基根据结构计算结果得单桩配筋率:纵筋面积为3927 mm2、箍筋面积为227 mm2。
图8 桩基内力计算结果
5 效果评价
为了跟踪边坡及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和变形趋势,应对该边坡及支护结构进行系统监测,通过使用水平仪、全站仪、标桩等仪器设备,对边坡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进行监测[3];本项目工程在坡顶布置3 个垂直位移监测点和5 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在2020 年5 月至2020 年7 月每间隔10 d 监测边坡位移量,具体监测结果如图9 所示。通过位移监测数据表明本工程边坡已趋于稳定,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图9 位移监测曲线
6 结语
工程设计应考虑设计方案的适宜性、 经济性和可行性, 并结合工期等多方面因素确定最终设计方案。本次路堤高边坡工程设计前,对边坡附近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和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首先通过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确定边坡是否稳定, 其次结合工程的特性、经济及施工条件等,确定设计方案,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希望通过本次高边坡工程的成功处治方案,能为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