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1-02-28任天娟
任天娟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300)
1 引言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是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学生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形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探究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课程组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力图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1]。
2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中等难度的压铸件模具设计及制造能力,本课程更强调的是设计及制造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技能。
针对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延伸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充分利用线上教学方式,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高职学生模具设计及制造能力的培养目标[2]。
2.1 教学模式设计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是指以完成典型压铸件模具设计及制造的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将课程整体设计分为课前认知,课堂学做和课后拓展3个环节。课前认知环节教师下发任务通知,学生在课前完成课程内容的预习以及预习测试。课堂学做环节分为任务引入、探究获知和任务实施3个步骤。课后拓展环节学生完成教师下发的拓展任务及单元测试。整个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等[3]。
2.2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以完成典型压铸件模具设计及制造的任务为主线,依据压铸模具企业的工作岗位的特点,由易到难确定了两板式压铸模具设计与制造、三板式压铸模设计与制造和侧抽芯注射模设计与制造3个项目,项目任务来源企业实际,按照企业生产实际设置项目任务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3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以表1所示课程内容中的任务六推出机构的设计为例,介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3.1 课前认知
课前教师通过课程平台下发任务通知,要求学生完成推出机构的微课、三维动画和教学视频等内容的预习,并完成预习测试,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可以在平台和老师互动留言。教师在后台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学生对于推出机构设计中的推出力的计算和推出位置的确定这两个部分测试分数很低,依据此结果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使课上学习更有针对性,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4]。
表1 铝合金接头压铸模设计与制造项目的课程内容设计
3.2 课堂学做
课堂学做分为任务引入、探究获知和任务实施等3个环节。
(1)任务引入。本次课程的工作任务是完成中等复杂难度的压铸件之锌合金底盘座(见图1),材料YX041,铸件中心是一个较深的型腔,壳体的底端有4个直径为φ3mm的小孔,该压铸件为大批量生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完成该压铸件模具设计之推出机构的设计。
图1 锌合金底盘座
(2)探究获知。探究获知环节,首先将课前预习发现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之后学生虽然完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已经了解了推出机构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思路,但是并没有进行实践,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简单压铸件推出机构的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及规范学生的设计步骤。
(3)任务实施。下面进入任务实施环节,该部分要求学生锌合金底盘座模具设计之推出机构的设计,并完成设计文稿的撰写。该环节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完成课程任务。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完成后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点评,随后教师进行总结,最后各小组继续完善设计方案和文稿,直到完成最终稿。
3.3 课后拓展
教师通过课程平台下发课后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复杂难度的压铸件铝合金连接盖模具设计之推出机构的设计,自行确定设计方案,并完成设计文稿的撰写,同时完成单元测试。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并通过拓展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完成了推出结构的设计和知识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 结论
通过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得以凸显。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的实践能力。同时结合课程平台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能够达成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目标,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