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展望
2021-02-28高杨
高杨
摘要: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农药在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有害生物防治与控制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对农产品的生长过程进行有效调节。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的不恰当施用会造成农药残留的问题出现,食用了存在农药残留的农产品会导致人体出现急性或者慢性中毒的问题。因此,对农药残留进行有效检测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将人体对农药的摄入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探究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1.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农药残留提取技术
在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之前,首先要进行提取。在这个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使用相应的溶剂,基于有效的方法将农产品样品当中残留的多种农药组分进行溶解提取,进而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近年来,关于农药残留提取技术的研究数量在不断增加,研究的深度也在不断增加,提取技术变得越来越多样[1]。除了传统的固相萃取技术之外,微波萃取、超临界提取等技术手段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农药残留的高效提取,提高了农药检测工作开展的效率和开展的质量。比如微波萃取技术就是利用微波反应器的加热功能来提高检测的效率。在这个过程当中,操作人员可以基于电磁场的作用,通过内外同时加热的形式将样品单中的有机物與基体进行分离,进而将其中的农药残留物质进行提取,并对残留的量进行测定。
1.2净化技术
在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净化技术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完成提取之后,提取液当中通常会含有一些杂质,要想准确地测定农药的含量,就要通过净化的形式将这些杂质进行去除,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对提取液的成分进行有效检测。目前,比较常用的净化技术主要包括凝结沉淀法、磺化法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更多高效的净化技术,比如离子交换层析技术、液胶色谱净化技术以及固相微萃取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也成为了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为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实践证明,这些新型技术手段使农药残留净化的速度提高,操作过程也变得更为便捷。比如在使用液胶色谱法或固相微萃取技术来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利用了色谱的功能特性来实现混合物的快速分离,滤除多余的杂质以及干扰组分,在这个基础上既延长了仪器耗材的使用寿命,也实现农药多残留组分的高效检测。
1.3臭氧降解技术
众所周知,很多农产品尤其是蔬果类农产品的表皮都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食用表皮可以使产品的营养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科学研究发现,很多蔬果的表皮中会有一种名为干扰素诱生剂的物质,该物质可以作用于人体的干扰基因,提高人体的抗癌能力。但与此同时,在农产品的表皮上很容易附着农药残留,这些化学物质和细菌具有较强的附着能力,简单的清洗难以将其彻底去除。在这样的情况下,臭氧降解技术发挥饿了重要的作用,它利用了臭氧这种物质在抑菌和杀菌方面的功能达到了农药残留降解的效果,使农产品表面的农药残留残留被去除,保留了其原有的营养价值。
1.4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1.4.1 免疫分析法
将抗体抗原反应与现代化测试理念进行融合的分析方法,具有快速、敏捷、特用性强的优点,将高度灵敏和免疫反应特异性集而为一,仅需简单的技术、仪器设备、专业培训,是剧毒农药的初筛方法。研究发现,免疫分析法与常规分析法相比较,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均优于常规生物测定,现已成为农药残留分析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分析技术之一。
1.4.2气相色谱与气质联用法
气相色谱属于较经典的分析方法,是最普遍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在测定中能够彼此完全分离,通过定性、定量的技术测定,联合配置性能较高的检测器,就可以实现多种农药同时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精确度高的特点[2]。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是将气相色谱和质谱仪串联起来的分析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分离性能,质谱能够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成分,多应用于农药代谢物、多残留检测等。气相色谱议是质谱仪的理想进样器,而色谱法对准确鉴定农药组分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现阶段各个领域的分析测试工作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2.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2.1提高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水平
当前,市场上所流通的农药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很多新型的高效农药被开发和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便捷度都应该不断提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水平也会不断提升,检测人员需要选择更多更先进的检测方法,通过不断学习的形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研发出更为便捷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的效果。
2.2实现农业检测处理工艺的优化
近年来,我国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除了开发更多先进的检测技术之外,还引进了很多新型的检测设备,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不同检测方法在样品收集和样品处理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受到了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检测处理工艺进行完善,提高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针对农产品安全上的需要来开展针对性的检测活动,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3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
农药残留检测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对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未来,随着技术的更新和优化,相关单位也要重视对检测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更好地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相关检测单位需要定期组织检测人员外出学习,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向他们普及最新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帮助他们树立起新型的检测理念,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实际需求。
2.4加大农药残留检测的投入力度
在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过程当中,还要增加在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投入[3]。一方面,要适当地增加检测资金,并引进更多的专业人员和先进技术,为检测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还要对实验室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检验检测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要予以支持,完善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的分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对实验室进行合理规划,并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吸引人才的加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正在向着智能化与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检测的过程得到了优化,检测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在对相关研究总结分析和总结发现,农药残留提取技术、净化技术、降解技术以及检测技术是研究的重点。在未来,检测技术水平还将会得到提升,检测处理工艺也将会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蒋林惠,陈彬,周易枚,杨俊,周楠,陈煜.QuEChERS-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测定大米中的4种真菌毒素及5种农药残留量方法的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21,28(05):54-58.
[2]孙新琪,安芳,鹿倩,李春雨,骆骄阳,杨美华.我国中药材禁用农药残留现状、毒性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OL].中国中药杂志:1-16[2021-11-05].https://doi.org/10.19540/j.cnki.cjcmm.20211014.202.
[3]李南,熊含鸿,洪泽淳,刘莹莹,陈思敏,简德威,郑悦珊,李星星,孙明蔚,梁旭霞,陈科.普通白菜(上海青)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盲样考核结果与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03):996-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