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要读懂 先求不懂

2021-02-28汪碧香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5期

汪碧香

【摘要】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会“问疑”,引导学生通过思题目、抓词句、悟情感、改标点,品表达等方法方式循问解疑,促进快读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学会提问;如何问疑;快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问疑”,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书要读懂,先求不懂。”[2]“先求不懂”,说的是阅读时要善于动脑发现疑问,提出疑问,然后循问解疑。只有这样,学生才读得快,读得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解惑释疑,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重要手段。

一、引题目问疑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引导学生思考题目问疑,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梅花魂》教学,笔者紧紧抓住课题,引导学生问疑:课题中的 “魂”有特殊含义吗?“梅花魂”指什么?然后让小组合作,展开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画语句、思考、交流,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欣喜之余,学生读文的速度倍增,探究课文的兴趣也随之被激发出来。通过抓“文眼”走进文本,去思考、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不仅激发了孩子学文的兴趣,加快了读文速度,也促进了思维发展。

二、抓词句求疑

抓词句来感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意思,是阅读课教学中被普遍使用的引导方法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抓住特殊的词句去“求疑”,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与快读能力。

(一)抓中心句导疑

中心句概括全文意思,揭示文章中心,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自是不言而喻。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理清中心句在文段中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争辩,促进对课文的理解。中心句在篇章中的用途,由它在文章中的位置而定:在段的开头,概括和总起;段的中间,承上启下;段的末尾,归纳与总结。读文时,可先让学习者找出中心句,再思考:这句中心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围绕中心句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探讨后,分清了课文的层次、结构,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明晰了课文的主旨。

(二)抓特殊词句追疑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文本,抓特殊的词句追疑,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深层含义。要顺利达到这一目标,应巧妙抓住文本中较为特殊的词句引导学生追疑,如,那些文章中多处出現的相同词语或相同句式,有别于一般文章的特殊句式,对文章思路有提示性的词句等,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探讨、感悟、追问,最终悟出篇章所要表述的意思。例如《慈母情深》有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口罩上方,一对眼睛惊讶地盯着我,我的母亲……作者为何采用倒装的句式表达?启发式的提问触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了追疑的兴趣,经过分析,明白了作者采用倒装句式是为了强调母亲工作的艰辛、劳累。教师继续引导追疑:联系下文母亲掏钱给“我”去买“闲书”看,你感悟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这样的引导,把学生的思考从文字表面引到了人物的精神深处,学生很快就找到关键句读懂了文意。

三、悟情感索疑

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文本中富有“情”味的词句来品悟,如,修饰限制性的或体现准确性的词语,涉及修辞手法的词句,含义深刻的词句等进行理解、揣摩、辨析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追索疑问:词句里蕴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究根问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个层次的引导,逐层深入,逐步促进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力,这样的引导,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燕子》中有一句:“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引导学生追索:作者为什么不用“飞来”而用“赶来”?学生有的说“飞”字只写出了燕子的动作;有的说,“赶来”突出了燕子的轻快、伶俐……通过读书、讨论、比较,学生感悟到:“赶”字是拟人的写法,细腻地写出了燕子飞回来时的高兴、急切心情,作者用“赶来”,富含感情,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精妙。

四、品表达思疑

语文所谓的教学亮点就在“语文”里,就在字里行间。语文教学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品悟、思索文章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一)在形象上思考

抓住形象上引导学生思考、引疑,有助于学生真正走近人物,领会作者的感情,体悟表达效果。例如,《慈母情深》两次提到母亲的“瘦”,一次“瘦弱”,一次“瘦小”,体现了母亲劳碌、营养不良的身体状况。引导学生思疑:这么瘦小的身体却不停地劳碌工作,供孩子吃、穿、上学……从母亲瘦弱的形象上,你感悟到了她怎样的精神形象?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懂得了,外貌的细致描写是为了对比突出母亲坚强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恩与愧疚之情。这种用对比写形象的写法很值得借鉴,可提醒学生在以后写作中尝试运用。

(二)于细节处深思

细节,以小见大。从细节入手,深思作者的用意,引发自己的疑问。如,《父爱之舟》其中有一处细节写的是:父亲不忍心,领“我”去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怎么也不吃。抓住这个细节,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父亲为何领“我”吃热豆腐脑,不吃上文提到的“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又为何只让“我”吃,他自己不吃?从细节描写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父亲?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难明白,文中的父亲虽清贫,却无微不至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他只顾惜孩子,全然不顾惜自己!孩子们对于文中的父亲便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父亲”这个称呼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3]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举一反三,激活“问疑”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的实践中去,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发展快读,使阅读课堂更加富有实效。

参考文献:

[1]negvs54.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典名言100句[EB/OL].[2020-02-20].

[2]循循渐进.关于闻一多的名言精选[EB/OL].[2020-02-20].

[3]雷正芝.陶行知名言警句[EB/OL].[202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