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问题及策略

2021-02-28吴娇霞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4期
关键词:问题及策略家校共育双减

吴娇霞

【摘要】“双减”之前,育人责任过多堆积至校外培训机构,以致本该校内教育体系和家庭教育发挥的作用被校外培训机构替代,过度追求学业成绩,增加家庭负担的同时加重了家长焦虑情绪。由此,“双减”表面为校外培训机构的裁减,其最终目标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双减”;家校共育;问题及策略

引言

为解决家庭教育与新时期“家校共育”原则不匹配的问题,我校着手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通过“建一座家长学校,同育两代人”的成效,使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探究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教育参与和实施能力大大增强。这一变化证明了我校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成功,也为我们开启家校共育新征程奠定了基础。在家校共育已成潮流的当下,学校一直在“秉承传统,保持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优势,稳步推进线下家长学校和线上家长学校建设,不断开辟新的家庭教育引导空间。

一、家校共育的新背景

在我國,家校合作共育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家校合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我国家校共育属于较低层次,尤其是迫切需要具体政策方针的指导。2021年,随着“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我国家校共育实践进入了新时期。“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减轻中小学生课内作业负担和减轻课外培训负担。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要减少学生作业量,减少考试频率,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但在减量的背后学校应想方设法增质,因此家校合作共育变得尤为迫切,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家庭方面来看,学生作业减少,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家长必须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切实做好家校共育工作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质量,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家校共育的问题浅析

(一)家校合作共育意识淡薄

一是家长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这部分家长觉得教师和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唯一责任人与唯一场所。同时,他们也觉得自己不懂教育,并以此为理由,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教师,自己充当“甩手掌柜”的角色,认为自己只需要做好后勤工作,保障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及健康问题,因此完全缺乏建立家校共育的合作意识。二是部分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只能是自己教。他们认为学校老师只是尽“教书”职责,传递应试知识,缺乏因材施教,未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因而知识掌握及扩展,甚至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还得靠家长们课后强化。更有甚者,深受社会偏激舆论的影响,将教师污名化,对教师极其不信任,包揽了孩子的全部教育工作,干扰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

(二)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目的是向广大家长传播先进教育理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水准和技能。科学的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有助于父母养成正确的育儿观念,实施科学的育儿行为,但我国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实施内容大致相同,缺乏针对性。具体而言,我国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主要针对父母育儿观念、教育方式、儿童健康发展等问题展开,但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情感逐渐变得稳定、丰富,身体各器官快速生长发育,入学学习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大转折,学校家庭教育协同指导应依据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发展特点开展。

三、优化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明确家校双方责任边界,合作致远

随着经济增长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个体成长中发挥各自作用逐渐转变为一种新的“重叠模式”,即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教、家长、学校、教师越来越呈现相互重叠的关系,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的教育内涵与功能各不相同,两者的相互配合和补充绝对不应存在模糊边界。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以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进行,厘清两者的教育边界,理性地维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不“越界”,也不“让界”,实现高效合作。

(二)运用信息技术赋能家校社教育新生态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增强各层级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政府应统筹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创建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团队,提供线上家庭教育指导相关服务。社会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引入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服务模式,通过海量数据算法,深度挖掘家庭行为记录,分析家庭需求,精准评估家庭情况,整合优质内容进行个性化推送。学校开设专门的家庭教育服务模块,提供高质量教育线上课程和优秀教师资源,以及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在线咨询服务。

(三)搭建家庭教育协同指导平台

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时间集中、路径单一的问题,学校可通过搭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家庭教育平台。首先,主题教育活动平台。通过组织形式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儿童身心发展知识普及、亲子关系、感恩教育等活动,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参加的类型,获得参与、学习、分享的机会。在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学习到丰富的教育知识,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教育履职能力。其次,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破除家庭教育的时空限制,建立门户网站,开设公益性家长学校和网络课程,分享专家学者的讲座和研究成果等,搜集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展示学生前后的身心变化,提供一些自测量表,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站记录家访情况,观测家庭教育发展水平。

结束语

以信息技术赋能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双线并行,打破优质资源集中的局限性,实现优质资源全要素在社会范围内流动,精准对接供需关系,拓宽育人服务范围,提高服务的可及性与高效性。家长和老师本来就是志同道合、并肩战斗的战友,因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如果家校齐心协力,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我们的教育就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蕾.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J].江苏教育,2021(62):79-80.

[2]任韧.家校成长共同体:思维解锁后的行动迈进[J].教育视界,2021(25):12-14.

[3]李建成.家校共育[J].江苏教育,2021(Z2):55.

猜你喜欢

问题及策略家校共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分析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及策略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