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图谱的《西藏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与研究评价

2021-02-28孙瑶孔繁秀

现代信息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知识图谱

孙瑶 孔繁秀

摘  要:为了全面掌握《西藏研究》近四十年的发文特点和研究动态,文章以《西藏研究》3 277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学科分布、timeline、timezone、作者与机构、关键词分析、文献共被引、引证指标统计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四十年来《西藏研究》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及时吸纳高质量的藏学研究稿源,为我国藏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知识图谱;《西藏研究》;CiteSpace;Vosviewer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706(2021)16-0108-08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Evaluation of Tibet Research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SUN Yao, KONG Fanxiu

(Library of Tibet Minzu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8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grasp the publis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trends of Tibet Research in recent 40 years, this paper takes 3 277 papers of Tibet Researc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s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and mak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rough ten aspects: discipline distribution, timeline, timezone, author and organization, keyword analysis, literature co cit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itation indicators, etc. Through analysis and summary, over the past 40 years, Tibet Research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correct direction of running the journal, timely absorbed high-quality Tibetan research manuscripts,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cause of Tibetan research in China.

Keywords: knowledge graph; Tibet Research; CiteSpace; Vosviewer

0  引  言

《西藏研究》(汉文版)是西藏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以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及藏学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1年12月。从1985年第1期开始改为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从2008年第1期开始改为双月刊,涉及的栏目有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语言、文学、语言文字、藏医、历法、艺术、文物、考古、民俗、教育、建筑、书评、国外藏学、人物介绍、名胜古迹、灾异、争鸣等20多个[1]。该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民族学与文化学类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西藏研究》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研究成果数量繁多,已经成为藏学研究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这些藏学成果不仅成为全方面解读藏族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重要参考,而且为国家强边政策进言獻策,为国家政治稳定,民族团结作出重要贡献。本文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从文献文本解读知识的演进过程,从宏观到微观把握藏学的研究动态,对《西藏研究》进行全面的解读。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CSSCI、CNKI作为数据检索平台,由于CNKI的数据无法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因此利用CSSCI检索平台,时间1998—2009,共检索文献922条,筛选之后有效文献921条。除文献共被引的分析,其他数据来源为CNKI,进入期刊库,检索时间1981—2020年,期刊来源:西藏研究,一共检索文献3 397条,删除索引、图书简介、讲话、倡议书等,筛选有效文献3 277条。检索时间2021年3月12日。

《西藏研究》刊发论文年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1982—2007年(1981年仅刊发一期)为季刊,共计发文量2019篇,年均发文量为74.7篇;从2008年开始,本刊调整为双月刊,年均发文量增长为95篇,其中2018年成为发文量最多的一年126篇。此后发文数量呈现平稳缓慢增长趋势。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VosViewer两款软件都是侧重于借助文献数据来绘制知识图谱,通过图谱分析研究领域背后的文献关系,其基本原理是分析和测度单位(文献、关键词、作者等)的相似性,本质上属于宏观知识计量的信息可视化技术,有其独有的计量指标及含义[2]。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timeline、timezone、研究机构与核心作者群分析,借助Vosviewer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文献共被引分析。结合人工统计数据,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共同解读数据的文献信息。使用的软件版本为CiteSpace 5.7R3、VosViewer 1.6.15。

1.2.1  刊发论文学科分布

利用知网检索:1981—2020年,得出文献3 397篇。左侧自动生成学科分布数量,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主题是宗教(638篇,占比18%)、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456篇,占比12%)、中国古代史(230篇,占比6.8%)、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224篇,占比6.6%)、经济体制改革(208篇,占比6.1%)、中国文学(204篇,占比6.0%)、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79篇,占比5.3%)、旅游(153篇,占比4.5%)、考古(132篇,占比3.9%)、中国语言文字(121篇,占比3.6%)、农业经济(119篇,占比3.5%)、中国近代史(110篇,占比3.2%)等学科类型,分布在其他学科的论文占比为18%。1981—2020年《西藏研究》刊发论文学科分布如图2所示。

关于宗教、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类论文共1 094篇,占总发文量的30%。《西藏研究》致力于宗教、民族与地方史志的研究,成为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1.2.2  通过timeline对文献资源进行主题脉络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数据挖掘技术,用于识别和分析特定研究领域中的显著术语和背景分类,利用一系列的算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几个结构化的集群,从而发现知识领域的主题分布和组织结构[3]。进入CiteSpace操作界面,时间切片选择:1981—2020,Node Types选择“keyword”,top N per slice的值设为50,对生成的聚类图先进行聚类,选择关键词计算,运用LLR算法,点击layout下的timeline生成聚类以及每个聚类上对应的关键词,具体内容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共显示有13个聚类。其中有些聚类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如#0农牧民,研究历史跨度为1981年—2015年;#1松赞干布,研究歷史跨度为1981—2016年,#8尼泊尔,研究历史跨度为1983—2019年,导出的聚类图如图4所示。以上这些研究持续时间都在30年以上,有的聚类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多为阶段性研究,如#2格鲁派,研究历史跨度为1981年—2000年,#6和平解放,研究历史跨度为1986年—2001年;有些聚类持续至今,表明其仍然是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如#3藏传佛教、#4西藏,一直持续到2020年。

Timeline除了研究聚类的时间跨度以外,还能够通过重要节点论述聚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中心性为0.16的节点尼泊尔,在内部连接中,与关键词佛教经典、佛教徒、石泰安、婆罗门、一带一路倡议都有联系;在外部连接中,与#1、#2、#4三个聚类产生了外部连接,发生连接的关键词分别是:吐蕃时期、松赞干布、五世达赖、拉卜楞寺、日喀则、西藏等。

1.2.3  通过timezone对文献资源进行知识演进分析

利用CiteSpace里的timezone能够了解每个时间段节点的多少以及节点传承度的强弱。进入CiteSpace操作界面,共现最低阈值为2.0,时间选择:1981—2020,无须进行聚类,直接选择layout下的timezone,整理关键词的频次大于等于5次以上关键词,具体内容如图5所示。

1981—2020年有关键词1 188个,其中频次大于等于5以上的共有119个,其中1982年的关键词最多16个,分别是:吐蕃王朝、《格萨尔王传》、吐蕃时期、社会主义、帝国主义、日喀则、打箭炉、吐蕃传、三大领主、《贤者喜宴》、桑结嘉措、《红史》、国民经济、《吐蕃传》、格萨尔王传、拉藏汗。通过对上述关键词的一一列举,能够看出《西藏研究》始终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紧扣民族政策方向,集中研究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地理、历史、民俗等,能够全面展示西藏地区的新发展新成就,为我们全方位的了解西藏提供一个高水平、有内涵的知识平台。

2020年的关键词是《萨迦格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变迁、川边、治理、社会治理、藏东农牧区、融合、西藏乡村、赵尔丰等,这些关键词组成了近年来研究的最前沿问题,尤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关键词,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便成为很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如方晓玲等《在西藏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原则与路径》一文中指出: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的迫切需要,要在互联共建综合发力、注重民生凝聚人心、思想引领尊重差异、长期规划促进“三交”等原则的指导下,缩小与周边区域的发展差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加强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培育更加开放的文化心态;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促进其生成自觉的国家认同;管好用好各类媒体,加强“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宣传;建设具有凝聚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发挥好党员干部引领作用[4]。

Timezone中紫色节点代表中心性较高的节点,通过研究重要节点的演化路径,能够找到相关研究传承度的强弱以及后来有没有被继续研究等问题。节点的传承度需要选择频次高、演化程度高的节点,因此通过修改共现最低阈值4.0,其他操作不变,生成图6。

将共现阈值修改之后生成的图中能够看出,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是“农奴主”(中心性为0.39),它与关键词喇嘛教、农奴制度、和平解放、封建农奴制、帝国主义、三大领主、民主改革都有连线,且与农奴制度、民族改革连线较粗,说明此节点之间联系紧密,关系密切,如1999年陶长松的《西藏社会的历史性巨变》,阴法唐的《百万农奴争取解放的大革命》等文章。关键词农奴主的演化路径为1986—2000年,持续时间为14年左右,2000年传承度减弱,不再成为重点研究。

1.2.4  作者可视化分析

利用citespace的操作界面,node types选择auther,时间切片选择1981—2020年,自动生成图7。

核心作者数是指该领域论文的高产作者,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根据普莱斯定律统计《学报》核心作者数,公式为N=0.749,其中max代表发文量最多作者的文章数,N=0.7493.46,发文量大于等于4篇即为核心作者数。其中,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作者共有233人,发文20篇以上共有1人,发文11~19篇共有14人,发文5~10篇共有146人。

通过图7可以看出,发文最多的作者为达瓦次仁,共21篇。达瓦次仁第一篇论文为1982年的《略述珍珠链状的吐蕃赞普陵寝》,文章通过吐蕃赞普及其陵寝由来、赞普陵寝种种、陵寝种种、随葬品及葬仪、墓葬终结等五部分论述了吐蕃赞普陵寝;达瓦次仁1984年发文《萨迦寺与萨迦派沿革》,从萨迦寺、萨迦派到萨迦王朝,论述萨迦学问的博大精深以及这一时期增进了西藏与祖国内地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其次是房建昌,发文19篇。作者第一篇论文为1986年的《山口瑞凤与<吐蕃王国成立史研究>》,通过对日本著名的中年西藏历史及语言学家山口瑞凤所撰《吐蕃王国成立史研究》一书为研究对象,论述此书的研究背景、王朝更迭、地图等,说明此书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房建昌于1990年发表的《西藏基督教史》,被引47次,共下载848次(检索时间:2021年6月22日)。

1.2.5  发文机构的数据分析

由于Vosviewer无法对CNKI导出的文献进行机构关键词的分析,且CiteSpace导出的聚类图效果不佳,笔者利用传统人工统计方法,对3 277篇文献的机构进行数据统计,反映研究团队的实力及其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说明:机构的发文量只统计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的单位)。

通过统计发现,《西藏研究》共有发文机构557个(因676篇文章作者的机构标注不清,无法进行统计),其中西藏社会科学院成为《西藏研究》发文最多的机构,其次是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西藏研究》需要拓宽稿源渠道,吸引更多的机构、学者投稿,以此丰富稿源,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扩大期刊影响力。

1.2.6  关键词聚类图分析

1.2.6.1  共词分析

通过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共现的个数能够找出共词共同指向的研究文章,更好地说明文章与文章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关联程度。进入Citespace操作界面,node types选择keywords,其他操作保持不变,自动生成关键词聚类图,具体内容如图8所示。

笔者选择了中心性高且共现个数高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松赞干布(中介中心性为0.11)和吐谷浑,图中显示关键词松赞干布频次105,关键词吐谷浑18,共现为8,说明这八篇文章關系亲密,关联程度高,进行同类研究时这8篇文章同时被引用的可能性较大。

1.2.6.2  关键词聚类图分析

关键词是帮助读者解读文章的一把金钥匙。为了更好地从微观角度了解《西藏研究》刊发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关键词入手,利用Vosviewer1.5.16软件制作知识图谱,通过解读重要关键词把握研究主题的内容,探索新兴的趋势和转瞬即逝的潮流。在Vosviewer操作界面,选择keywords,最小共现次数改为14,共有81个关键词,共有7个聚类,具体内容如图9所示。

除“西藏”关键词外,关键词节点最大,频次最高的是关键词松赞干布,它处于第五聚类的核心位置,共与31个关键词之间有连线,连线强度为139,频次为110次。关键词松赞干布与关键词文成公主连线强度为14,如1996年恰戈·多杰才让的《佛教传入藏区若干因素试探》,文章通过五个部分论述佛教传入藏区的有力政治条件、法律保障等,其中第五部分指出松赞干布与尼、汉联姻,建立寺庙,为佛教传入藏区打开了方便大门。1981年任乃强的《松赞干布年谱》,作者以《旧唐书》《新唐书》《西藏王统记》等史料为依据,论述松赞干布在位七十年的重要事件,其中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辛丑,七十三岁,禄东赞来长安迎公主,太宗以宗女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等。关键词松赞干布与关键词吐谷浑(连线强度为10)、布达拉宫(连线强度为5)、青藏高原(连线强度为6)、吐蕃传(连线强度为6)联系紧密。

关键词农牧民处于第六聚类的核心位置,共与23个关键词有连线,连线强度为79,频次为72。它与关键词农牧业生产、旅游业、社会主义、青藏高原、尼泊尔等关键词都有连线,其中与关键词农牧区连线最高,强度为24。

关键词格鲁派处于第四聚类的核心位置,共与25个关键词有连线,连线强度为79,出现频次为55。它与关键词班禅额尔德尼、五世达赖、喇嘛教、日喀则、宁玛派、桑洁嘉措等关键词都有连线,其中与关键词噶举派连线最高,强度为8。

1.2.7  高热度文献下载量

为帮助读者了解《西藏研究》创刊以来的热点文献,统计下载量排名前十的文献,检索时为2021年7月15日。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该刊下载量最高的文章是2002年11月石硕发表的《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2 761次),作者通过参加“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考察,结合亲身经历,着重论述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当前开发茶马古道对藏、川、滇三地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是2005年边巴琼达发表的《浅析西藏天葬习俗的成因及文化含义》,文章从藏传佛教、藏民族古老的宇宙观和世界观、西藏独特地理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天葬习俗的成因,简述了天葬所赋予的民俗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1995年宗喀·漾正冈布发表的《史前藏医史发展线索研究》,通过对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过渡时期、泥质陶、夹砂陶并行的新石器时代等分析,生产工具和各种石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先民的医疗卫生和保健水平。

通过上述高热度文章可以看出,《西藏研究》刊登的热点文献紧扣西藏社会的历史事实和发展现状。有些学者紧扣历史史料,研究藏医史等;更多学者关注西藏社会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等,如天葬、藏传佛教、苯教等在社会中的不断演进过程。

1.2.8  文献共被引关系分析

为了更好地探究《西藏研究》论文的知识基础和演进脉络,利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通过对《西藏研究》中高共被引文献的分析探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

利用Citespace软件导出的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效果不佳,因此选用Vosviewer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选择co-citation 点击cited reference,将minimum number of citations of a cited reference的值设为6,显示5 167个参考文献中,有31条文献符合上述要求。

通过图10可以看出,王森的《西藏佛教发展史略》节点最大,连线20,连线强度为38,共被引27。此书根据藏文、汉文和外文资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藏传佛教发展演变的历史,并将藏传佛教置于藏族社会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体现了藏学大家的思想方法。其中对于吐蕃末期至萨迦政权建立前400余年分治时期背景的概括,以及对元代西藏的十三万户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在当时具有填补这一时段历史研究之空白的意义。其中与《西藏佛教发展史略》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土观·洛桑却吉尼玛的《土观宗派源流:讲述一切宗派》,两者的连线强度为6,其次为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两者的连线强度为4。

还有王尧的《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牙含章的《达赖喇嘛传》、王尧的《吐蕃金石录》等都成为重要的参考文献。

1.2.9  引证指标统计分析

以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5—2020年)为依据,对《西藏研究》2014—2019年六年的影响因子、各类计量指标、被引频次及可被引文献量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具体数据如表3~表5所示,力求科学准确地分析《学报》的学术影响力[5]。

通过表3影响力指数及影响因子统计表能够看出,2014—2019年,除复合总被引呈下降趋势外,其余指数呈波浪式逐年上升趋势,复合类影响因子2014年为0.182,2019年为0.321;期刊综合总被引2014年为352次,2019年为505次;期刊综合类影响因子2014年为0.103,2019年为0.241;人文社科类影响因子2014年为0.085,2019年上升为0.198。

通过表4各类计量指标统计表能够看出,可被引文献比、基金论文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被引文献量于2018年达到最大值126;总下载量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7.66万次。

通过表5被引频次及可被引文献量统计表能够看出复合统计源引用、期刊综合统计源引用、社科统计源期刊引用频次都在逐年升高。

2  结  论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应用CiteSpace、Vosviewer软件,通过对《西藏研究》创刊四十年来刊发论文载文量、学科分布、主题脉络、知识演进、发文作者及机构、关键词聚类图、高热度文献下载量、共被引关系图以及引证指标数据等进行计量分析,描绘其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刊发论文载文量、學科分布研究。1981—2020年,总发文量为3 277篇。自2008年《西藏研究》调整为双月刊后,载文量迅速增加,2008—2020年载文总量为1 259篇;按照学科分布进行不同的分类,最多为宗教(638篇,占比18%),其次为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456篇,占比12%)。

第二,主题脉络、知识演进研究。以timeline聚类信息作为数据基础,共显示有13个聚类信息,其中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是#0农奴主、#1松赞干布、#8尼泊尔;以timezone对1 188个关键词进行阶段性划分,其中频次大于等于5次共有119个。对于高频关键词解读,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学报》关注热点的发展动态以及研究方法的改变。

第三,作者与机构研究。本刊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达瓦次仁共21篇,王代远的合作关系最多为6条连线,此网络中共形成了四个聚类;发文最多的机构是西藏社会科学院299篇,其次为西藏大学256篇,西藏民族大学210篇。

第四,关键词聚类图分析研究。利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高频词有西藏、松赞干布、农牧民、格鲁派等。

第五,高热度文献下载量及共被引关系研究。本刊下载量(2 761次)最高的文章是2002年11月石硕发表的《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文献共被引最高(27次)的是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期刊共被引最高的是《中国藏学》,被引次数197,连接强度139.64。

第六,引证指标数据分析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为依据,全面对《西藏研究》2014—2019年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以及各类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研究》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期刊中的影响力指数及影响因子排名逐年上升。

《西藏研究》始终将弘扬藏学事业作为自身的重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时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机构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然成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成为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展示窗口。总之,《西藏研究》是一本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希望《西藏研究》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办刊的特色,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向《西藏研究》不吝赐稿,进一步提升本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从而推动和引领藏学研究事业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西藏研究.期刊简介 [EB/OL].[2020-12-31].http://www.xizangyjzz.cn/html/list-9-1.html.

[2] 李琬,孙斌栋.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知识结构与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研究 [J].经济地理,2014,34(4):7-12+45.

[3] 司红运,施建刚,陈进道,等.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审视国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主题脉络、知识演进与新兴热点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7):166-176.

[4] 方晓玲,周娟,宋博瀚.在西藏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原则与路径 [J].西藏研究,2020(3):1-7.

[5]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 [M].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0-2019.

作者简介:孙瑶(1989.04—),女,汉族,陕西咸阳人,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文献计量分析;孔繁秀(1965.04—)女,藏族,甘肃天祝人,馆长,研究馆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藏学文献。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国内酒店品牌管理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专家知识图谱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