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背景下方志敏斗争精神研究

2021-02-28王洪春俞好爱

老区建设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方志敏红色基因

王洪春 俞好爱

[提 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宗旨,为此要充分发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品质等红色资源。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品质,方志敏就是一個伟大典范,他的斗争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为穷苦人民谋福祉的斗争立场;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斗争理想;清醒的斗争方向和坚韧的斗争意志;灵活应变的斗争策略;服从命令、忠诚担当的斗争原则等。培育斗争精神,方志敏经受了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学习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三有”:有方向、有立场和有原则;努力培养“三力”:判断力、坚忍力和应变力;积极进行“三炼”: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

[关键词]敢于胜利;敢于斗争;方志敏;斗争精神;红色基因

[作者简介]王洪春,中共上饶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江西上饶 334000)俞好爱,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统战理论政策及区域经济。(江西南昌 3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1]回首百年奋斗历程,那一幕幕气壮山河的历史片段、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楷模,无不印证了伟大建党精神、丰富了红色基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力量。而诞生于赣东北这片红土地上的方志敏精神,既是伟大建党精神在赣东北生根开花的结果,也是方志敏个人不懈奋斗的精神结晶。在方志敏诸多精神品质中,不仅包含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赤子情怀、求真务实的奋斗创造和清贫奉献的浩然正气,[2]还蕴含着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正是这一斗争精神,推动和支撑着方志敏在重重困难以及生死考验面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典范。

一、方志敏斗争精神的表现与特征

(一)为穷苦人民谋福祉的斗争立场

方志敏来自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作为一个农村青少年,方志敏不但不甘于命运对自己的限制和束缚,而且还关注那些贫苦的底层农民,敢为他们鸣不平。这使得他很早就萌生了“如何使太富者小康,赤贫者不贫”[3]的思想,这不但为他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深厚的阶级基础,也为他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心理认同和价值基础,使得他的斗争精神逐渐萌发。在弋阳高小读书期间,方志敏就在本校学生中发起组织九区青年社,积极开展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理论的学习、宣传活动,还组织了几次反劣绅官僚的斗争。此时,方志敏对自身乃至底层人民遭受到的剥削压迫与痛苦有了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并开始进行一定程度的斗争。

(二)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斗争理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方志敏积极参与其中,并萌生了真诚的报国愿望:要么从事实业,要么报考军校。在此愿望激励下报考了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即甲工)并顺利入学。学习期间,他带领学生与腐败教育体制开展斗争。后来弃学到上海谋生时,深刻感受到列强对中国的凌辱。虽然倍感耻辱,但他“却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3]此时,方志敏除了继续与反动势力作斗争,还认识到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产生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这充分证明方志敏的斗争精神中饱含着爱国主义情结,斗争理想也升华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了。

(三)于危机中育先机的斗争韧劲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身兼中共江西区委委员等职的方志敏依然处在斗争的最前沿,遭到通缉和追捕,处境极为凶险。但是,方志敏“毫无悲观失望的情绪”,[3]认定“这次的失败,只能是暂时的,中国革命的复兴,革命新的高潮,必然要很快到来的”,[3]坚信“革命一定要得到最后的胜利。”[3]所以,他决定回到家乡弋阳县,组织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在弋阳老家,即使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搜捕,面对一些乡亲的不理解甚至是白眼,方志敏却全然不以为意,一心想到的是“重起炉灶,再来干吧!”[3]这表明斗争精神在不断地供给他行动力量,支撑他投身土地革命,组织发动弋横暴动等一系列农民运动,从大革命失败的危机中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机会。

(四)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灵活斗争策略

革命斗争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方志敏领导农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历程也是艰难困苦、几经磨难的,挫折与牺牲、失败与痛苦是伴随始终的。而他们辛苦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也不是固若金汤的,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拉锯战反复上演,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斗争场面也经常出现。

然而,方志敏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挫折中梳理经验、从危机中看到先机、从变局中努力开创新局。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善于调整心态和认知,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带动战友、影响群众。这正是一个革命家的斗争艺术。正是有着这样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灵活应变的斗争艺术,帮助方志敏领导赣东北广大人民,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被毛泽东同志称赞的“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纵横数百余里,范围所及达52个县,人口达100多万,游击人口2000多万。[4]

(五)服从命令、忠诚担当的斗争原则

1934年10月,面对国民党军队对闽浙赣苏区的疯狂“围剿”和封锁,方志敏本来计划转移到闽北去打游击,但是中央军区却决定由他“亲自率领红十军团向皖浙边出击,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宁、沪、杭地区,继续执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使命。”[5]事实上,仅有6000余人的红十军团孤军深入国民党统治中心,显然是凶险无比的。但是方志敏却能够服从大局、服从命令,下决心去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党要我做什么,虽死不辞。”[3]并写信安慰妻子和家人说:“这次出发,任务是非常伟大的,将来的胜利也是伟大的,你今后将至无线电话里得到我们胜利的消息。”[6]这充分表现了他的大局意识、服从意识,以及向死而生的斗争心态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心态和精神,显然是他那坚不可摧的意志力——即斗争精神和斗争意志的充分证明。

二、“三种磨练”:方志敏斗争精神的培育方法

(一)思想淬炼:系统扎实和持续不断的教育学习滋养着斗争精神

与其同时代的人相比,方志敏毫无疑问接受了比较系统且相对完整的教育。由于天资聪颖和热爱学习,他获得了比家族同龄人更多的读书机会,并在少年时期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语言文字功底相当扎实、书面表达能力也十分突出。在甲工的两年求学时光,方志敏更加注重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但努力补习英语、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开始阅读《新青年》《东方杂志》等进步书刊。及至在九江南伟烈学校不到一年的时间,方志敏苦读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钻研社会主义理论,发起组织“读书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这些求学经历不仅让方志敏提高了知识阅历、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斗争经验等方面也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他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价值追求开始明确。而此后十多年的革命斗争经历中,方志敏同样不乏苦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意志;及时学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用以指导自己的斗争实践;同时在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虚心向同志们、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

(二)政治历练:目标远大、明确坚定的政治理想引领着斗争行动

考察方志敏领导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及建设之斗争历程,可以发现他具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和“四个意识”。无论是在大革命时代兼任中共江西农委书记和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农民部长的“双重身份”,还是作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方志敏都积极向中央看齐,严格服从命令、注重请示汇报。这是他作为一个党员的党性觉悟和政治原则,也是他有着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表现,更是他经受严格政治历练的明证。这方面的事例如方志敏“顾全大局,调栋梁之材支援中央苏区”。[7]哪怕遇到赣东北苏区人手不够,“干部缺乏到万分”等困难,[8]方志敏也毫无怨言。另外方志敏还克己奉公,全力在财政上支持党中央。自1930年向中央提供价值十万大洋的黄金开始,赣东北苏区总计提供黄金千两、白银四十八箱。更令人感动的是他“高风亮节,自觉在军事上服从中央”。[7]1933年1月,方志敏将他一手打造出来的红十军送往中央苏区、归属中央调遣,然后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一支新的红十军,以应对白军的“围剿”。

(三)实践锻炼:艰难曲折和讲究策略的斗争行动磨砺着斗争精神

1.历经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实践而不畏惧退缩。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前后,方志敏的一系列斗争行动诠释了他的实践锻炼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遭遇打击而不退缩、身陷险境而不畏惧、历经艰险而不气馁的方志敏。一是奋笔疾书,以笔为武器动员劳苦人民。撰写《李烈钧原来如此》一文,揭露李烈钧追随蒋介石反动政府、袒护土豪劣绅、反人民的真实面目;撰写《江西省农协训令》,要求各地农协严惩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并号召、组织和主持农民集会游行和讨蒋大会,部署斗争行动。二是奋起反抗,组织革命武装抗击反动势力。指派江西省农协干部丘倜等率领农民自卫军,赶赴永修县消灭当地地主武装;派农民自卫军到宜丰县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领导弋阳、横峰两县农民武装发起暴动、打击反动势力、营救革命人士等等。三是逆势而上,培训农运骨干、壮大革命队伍。如再次开办江西农民运动训练班,亲自到训练班授课、邀请革命人士如朱德来授课等,积极培育和遴选从事农运工作的干部和党员,培养革命骨干;说服国民革命军中的武装力量,壮大革命队伍等。

2.注重实事求是、讲求斗争艺术的斗争行动。一是肯定中央的领导,但能清醒面对部分激进冒险、错误指示。1930年7月,对于“立三路线”,方志敏面对冒险急进的做法,“中央的领导是对,但我们执行要一步一步的来;我们去打鄱阳[进而夺取九江],是送红军去死的;这样猛烈的发展,要坍台!”[5]二是服从部分指令、坚持正确做法。方志敏遵照中央命令成立了赣东北革命委员会,但没有完全执行“公开指挥[赣]东北各县的地方暴动,以夺取鄱阳、九江等城市,实现革命在江西全省的首先胜利”[5]这一“左”倾冒险错误的指令,而是致力于发展和巩固赣东北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三是积极汇报沟通,陈述个人主张。为了消除唐在刚等同志的误会和中央对赣东北的误解,方志敏委派邵式平带着书面报告赶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苏区的工作情况及现实问题,争取中央理解和支持。

三、继承红色基因、培育斗争精神的原则与方法

(一)始终坚持“三有”:有方向、有立场和有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9]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斗争的方向要特别清晰、立场要特别坚定、原则要牢牢坚守。

一是要确立斗争的政治方向,即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9]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

二是要明确斗争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10],因而党员干部在斗争过程中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努力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把握斗争的价值原则和评判标准。党员干部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坚持原则,也要在小事小节上讲党性、讲原则,坚持“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11]同时,更要讲规矩、守底线,即党的纪律、国家法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等等。

(二)努力培养“三力”:判断力、坚忍力和应变力

“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9]我们要在各種复杂斗争中求得胜利,必须注重提升各种斗争能力,而判断力、坚忍力、应变力就是三种必备能力。

首先,对斗争的客观环境有清醒的认知判断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9]因此,党员干部首先要借助学习、观察等途径,努力提高对外在环境和客观基础的认识,为斗争时机、斗争路径、斗争方法等提供判断依据;其次要通过专家咨询、民主讨论等过程,认真收集各方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对斗争形势和矛盾问题形成全面完整认识,避免错误判断;最后还要借助实践、反思等方法,深入基层一线,密切关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及时反思和修正片面或错误认识。

其次,对斗争的艰难困苦有足够强大的承受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党员干部努力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告诫党员干部“要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决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12]所以,党员干部首先要对斗争的复杂性、艰苦性有足够的认识,千万不能奢望一帆风顺、一气呵成造就伟业;其次更要始终秉持“心怀天下苍生”的情怀,坚守为民谋利的价值观,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观,努力减少和清除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的狭隘观念;最后还要对斗争胜利的前景始终抱有信心,培育乐观主义等积极心态。

最后,对斗争的辩证发展有灵活有效的应对艺术。首先要坚持辩证思维,保持昂扬斗志,不要奢望凡事按部就班甚至一成不变,而要辩证看待矛盾对立面及其斗争,始终对可能的变化保持接纳、包容心态;其次要善于因势利导、主动适应形势。在意外或风险出现之后,要及时观察、科学研究、细致分析、准确判断,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拿出有效对策方案;最后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9]既要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分清轻重缓急、把握时机效度,做到有理有节;又要适当分散力量打游击战,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合理选择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做到有利有效。

(三)积极进行“三炼”: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9]这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明确指出了培育斗争精神、锻造斗争本领的方法和路径。

1.思想淬炼:以扎实严谨的学习不断夯实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9]因此,我们要以扎实严谨的学习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思想根基。

首先,要通过学习明确斗争目的、端正斗争态度、把握斗争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巨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解决为什么斗争和为谁斗争的方向问题——明确我们党的所有斗争都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要解决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斗争的问题——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积极面对斗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还要解决开展什么斗争、如何开展斗争的问题——要立足岗位、服务群众,把党的政策方针贯彻到底、落实到位,不折不扣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其次,要通过学习掌握斗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共产党人提供了观察、解释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是我们开展各种斗争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源头。因此,我们不但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读原文、悟原理,跳出时空的限制和个别观点的束缚,扎实掌握贯穿其中的方法原理,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灵活运用。而且更要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最后,要通过学习补足精神上的“钙”。伟大斗争需要伟大理想作为支撑,只有具备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才能经得住新征程中的各种挫折考验。因此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读、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精读、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彻底摒弃错误思想的干扰,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思想上的纯粹。

2.政治历练:以忠诚执着的坚守不断强化方向指引。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13]因此,党员干部加强政治历练,首要的就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准政治方向,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要始终牢记一切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像方志敏那样,一切斗争都是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了让穷苦人民翻身做主人。明确政治方向,就要坚定不移跟党走,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其次,要严守政治纪律、锤炼政治品格。在实际斗争中,难免会出现言行上的偏差,要校准和调整,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就要借助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因此,要时刻牢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还要强化党性修养、锤炼忠诚的政治品格,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捍卫党和人民及国家民族的利益;又要在小事小节上不犯迷糊,对于别有用心的“低级红”“高级黑”等现象也要敢于斗爭,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尊严。

最后,要扛起政治担当、履行政治职责。一方面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把党中央政策方针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要主动经常对表对标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及时校正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正确政治方向的行为,坚决反对阳奉阴违、山头主义和“独立王国”。另一方面就是要扛起管党治党的责任,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强,使之成为贯彻党的主张、推动事业进步的坚强战斗堡垒,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一些弱化党的作用、损害党的形象等言行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斗争。

3.实践锻炼:以担当灵活的实干不断提升斗争能力。

实践中出真知,实践中长才干。然而“现在我们一些干部最缺的是实践经验,特别是缺少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经历。”[9]所以,党员干部一定要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像毛泽东、方志敏等革命先辈那样不贪恋机关案牍的舒适,主动投身斗争前沿,联系群众、直面问题,摸爬滚打、积累经验。

首先,要直面现实问题、勇于担当实干。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虽然毋需进行生死存亡、血肉横飞的搏杀,但是也不乏形式各样的斗争。概括来说,面对危害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等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亮剑、捍卫原则;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要耐心细致、妥善化解;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或发展难题,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面对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歪风邪气,要态度鲜明、堅决斗争。

其次,要善于因势利导、形成斗争合力。应对变化不能依赖主观愿望,也不能依靠单打独斗,而要争取团结、谋求合作、实现共赢,既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客观环境等有利条件,因地制宜、灵活施策,又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斗争艺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更要善于“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大力分化、瓦解和削弱对立面的力量,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最后,要正确对待成败,及时总结经验。在任何斗争实践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正视成功和失败。成功时固然可喜,但也要保持谨慎的乐观,不因为斗争进程符合预期或比较顺利就盲目乐观和过度自信,而要关注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和隐患,尽可能地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失败时也要寻找积极有利因素,保持乐观心态,及时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尝试新的方法和路径,以永不言败的劲头继续奋斗,直至成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前进,2021,(7).

[2]周萌.方志敏与苏维埃运动的实践探索[N].光明日报,2021-03-03.

[3]方志敏.方志敏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杨华履.方志敏研究[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

[5]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方志敏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6]缪敏.纪念方志敏同志逝世十周年[N].解放日报,1945-07-22.

[7]张志荣.群众中的一面旗[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

[8]江西省档案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9]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J].共产党员,2019(19).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8).

[11]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和学习出版社,2017.

[12]习近平.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J].共产党员,2021,(7).

[13]习近平.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 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J].紫光阁,2018,(7).

猜你喜欢

方志敏红色基因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狱中文稿的待解之谜
方志敏向死而生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