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子学习方式在小学中年段语文学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1-02-27吴慧敏
吴慧敏
【摘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开展模式,但是其中的不足之处也渐渐浮现,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尝试以更小单位的两两结对的结对子学习方式应用到小学中年段的语文学习中。根据结对子学习方式的特点、中年段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本文主要对结对子學习方式在小学中年段语文学习中应该如何开展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结对子;中年段;语文学习
一、小组合作方式的必要性,选择结对子学习方式的原因
合作学习的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诗经·卫风》中说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记》中也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以前很多私塾都会选择“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20世纪初期,小组合作学习得到美国的一些学者进行研究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杜威所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学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领域的研究已非常普遍。
如今,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国内已总结出了许多合作学习理论,并且对合作学习的理性认识和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笔者在对中年段三四年级学生进行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过程中,不难发现:同一个班学习小组较多,小组成员的性格、学习习惯不同,导致小组合作的管理不到位,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能很好地把控,有时合作过于频繁,导致拖堂现象;有时进行毫无意义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深度合作的程度。同时,导致评价不全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效果不高也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产生走过场的现象。
为了解决传统小组合作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选择了更小单位的小组合作方式,为两两之间结对子的模式。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明晰组员双方的任务,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并且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落到实处,更好地实现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学习效率等优势。本论文旨在浅析小组合作中更小单位的一对一结对子学习方式在中年段语文学科中应该如何开展。
二、根据中年段学生心理特点,结对子学习方式的使用优势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处于从小学低段向高段学习的过渡阶段,其总体发展特点是较平稳、稳定。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如他们开始;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更感兴趣。随着学生交往范围的扩展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年段的学生开始对很多事情形成自己的想法,渴望交流与分享;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年级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在对自我的评价上,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他人的评价,开始独立地对自己评价。
而在结对子学习方式中,由学生以两两结对的方式成为一个小组,彼此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通常形成结对子学习方式后,在课堂中,教师更偏重由小组之间共同学习、互相讨论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独立表达与展示,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多展示的机会。而中年段的小学生恰恰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更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结对子的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得到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在独立思考中,形成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得到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
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学习能力在不断锻炼中快速增强。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的思维形式,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过程。而在点对点,“兵带兵”的结对子学习方式中,需要组员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在这种学习方式中组员间是一种隐形的约束,需要高度集中地投入其中进行思考与讨论,而讨论也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小组内,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最后,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能力,学生要学会倾听同伴之间的发言。让学生明白倾听是对发言人的尊重,从而完善自我,激发学生的同理心。
在结对子的学习方式中,最重要的便是教师需要制定出一套评价机制,通过自评、互评、他评、师评等,使学生在多方面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及时修正不足之处,得到进步与成长。这也恰恰符合了中年段小学生不再完全依赖于他人评价而开始独立自我评价的心理特点。
三、结对子学习方式分组标准
分组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但与此同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干预,使每一组对子尽量遵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文科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结成对子,对子成员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便促成对子间的合作。
1.语文科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根据语文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下转第29版) (上接第28版)可以分为两种对子。第一种为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与语文后进生结为对子,他们形成一种师徒关系。通过兵带兵、兵教兵、兵练兵的方式,让优秀学生对后进生进行帮扶,提升后进生的学习成绩。第二种为对子两人语文学科成绩差异不大,两人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关系。通过互相交流合作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在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学生性格要互补,尽量外向的学生与内向的学生结为对子,利用外向学生的热情开朗和敢于表达带动内向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学习。过于好动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沉稳的学生来中和,从而达到一种平衡,提高学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