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林永相依

2021-02-27谢蓉钱书琴

铁军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四军

谢蓉 钱书琴

在江苏高邮大运河旁,有一个用烈士的名字命名的周山镇,英雄已去,英名长存。周山曾有一个未婚妻叫施奇,也是烈士,人们称她为中共机要战线上的“丹娘”。施奇回到了故乡平湖,烈士的铜像成为东湖畔的一道美丽风景。

初识于战地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

为支援前线作战,上海煤业界的爱国工商业者、青年工人和店员学生组成了煤业救护队。 煤业救护队成立后,在上海开滦煤矿售品处当职员的周山担任了分队的队长。此前,他任上海职业救国会中区干事会的干事。

周山和救护队同事们一道,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轰鸣、弹雨倾泻的战场上不知疲倦地救护伤兵、送慰劳品、分发传单。此间,他和施奇戏剧般的相识了。

当时周山所在的第一分队救护了不少伤员,但沿途伤兵医院都已挤得满满的。后来,好不容易找到成立还不满24小时的第19伤兵医院。救护伤兵的车辆开到了医院门口,周山急匆匆跳下车,闯进医院,却与正在查房、闻声外出的护士施奇碰了个满怀。

当年只有17岁的施奇,怀着对革命的向往和满腔热情,离开了做工的纺织厂,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她被分配在第19伤兵医院担任护士工作。

周山看见被他撞红脸的姑娘,连忙道歉解释:“对不起!请你帮个忙,我们救回来一车重伤员,无论如何请马上收治进行抢救。”施奇看着这个热情、勇敢又有几分冒失的小伙子说:“没关系,但這里已经满员了。”周山请她再想想办法,施奇立即请示了院长,把伤员暂时安排在通道走廊里。周山和救护队同事帮着用门板搭起了临时床位,把伤兵抬了进来。临别时,周山感激地说:“谢谢你,再见了。”施奇挥挥手说:“再见!”周山嘴里唱着“英雄抗战英雄愁,荼毒人民沉神州。十年统治十年乱,烽火满天血泪流”,随即转身而去,心中却对这个圆脸大眼的姑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爱于丽水

不久,上海失守,煤业救护队随军撤退,向苏、锡、宁等地区转移,在宣城车站,周山带领大家抢运一批汽油时,又遭到敌机轰炸,煤业队员中有人被炸伤。看到战友受伤,周山悲痛难忍,义愤填膺,更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经过了千辛万苦,1938年初,煤业救护队在南昌找到了新四军办事处。当新四军领导人听到这支队伍有几十辆汽车、上百人时,欣喜万分,要求他们利用中国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的身份运送江南红军游击队到岩寺集结, 参加新四军。周山和队友顾不上疲劳,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工作。

后因工作需要,周山到了浙江丽水,负责当地的工作,没想到竟然巧遇了在那里工作的施奇。二人在异乡客地再次邂逅后,更觉分外亲热,相互叙述撤退经过,共商继续抗日的志愿,开始并肩作战。周山以上海职业青年救亡工作团名义,利用上海、宁波、定海的同乡、同学、朋友的关系,吸引了许多热情的知识青年。一时,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山乡小城掀起了抗日的热潮。他俩利用各种机会,运送红军游击队和上海地下党,还动员进步青年参加新四军。同时,在丽水、永康一带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抗日宣传活动,写标语、办报纸、办学习班、组织宣传队,还编演话剧。在剧中周山和施奇扮演夫妇,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剧本、排戏。上街宣传时,施奇主演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

交往时间长了,周山知道了施奇的身世。施奇出生于1919年,浙江平湖人,14岁时被迫去当童养媳,受尽折磨,同情她的邻居偷偷帮她逃到上海,并介绍她去纺织厂当女工,她自己起名施奇。在此期间,她参加了进步的读书班,接受了革命的教育。全面抗战爆发后,施奇和千千万万热血青年一起,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

在这艰难的岁月里,周山与施奇日渐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施奇对周山的豪爽、能干、坚毅无畏的性格很敬慕。而施奇的淳厚、忠实,一心革命的本质也赢得了周山的倾心,感情在默默地滋长起来。

1938年,是周山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他和施奇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正式参加了新四军。

定情于皖南

参军后,周山与施奇进入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第一期训练班,成为首批学员。经过半年的学习,于1938年9月毕业。周山去了军政治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施奇被分配到军部速记班工作。半年后,施奇被调到军部机要科,且担任了江北大组组长。机要科作为新四军军部核心部门,和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同在罗里村大夫第宅院内,项英在一楼工作和起居,二楼便是施奇等机要科人员的工作和起居室。施奇留一头齐耳短发,身着灰军装,腰束黄皮带,圆脸蛋白里透红,两只大眼睛清澈明亮,英姿飒爽,充满着朝气和活力。

项英知道了周山和施奇的恋情,当时新四军有“二五八团”的规定,即:年满25岁、参军8年、团级干部才可以谈婚论嫁。一天,在看篮球赛时,项英跟他俩说:你们虽不符合“二五八团”的标准,但你们参军前就确认了关系,我们也是认同的。不过,你们不要着急结婚,等打败日本侵略者,我给你们证婚。从此,他俩关系便公开了,互助互爱,同定山林之盟。

作为战地恋人,在云岭的日子,无疑是周山和施奇最幸福的时光。两人同在军部工作,见面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但他们自觉地遵守部队纪律,将全部的精力加倍地投身革命工作中去。

1939年秋天,周山接受了新的任务,给战斗在苏北的新四军挺进纵队送密码。领导明确告诉他,挺进纵队刚刚完成整编,机关缺人手,组织上决定派他去那里帮助组建军法处。同时,领导考虑到周山去苏北不知何时回来,准备对他和施奇放宽条件,批准结婚。两人已经热恋两年,海誓山盟,何尝不想早点结婚,然而商量之后,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推迟结婚。施奇沉思了很久说:“我们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回家结婚吧。”周山爽快地答应:“好,听你的,等抗战胜利了,我们回到父母身边结婚,让老人们也高兴高兴。”

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云岭之别,竟会是这对红色恋人的永诀!

守望于山林

1939年秋天,因为工作的需要,一对红色恋人劳燕分飞。1941年皖南事变前夕,国民党大军压境,形势紧张。组织上考虑女同志困难,动员施奇和一些老弱妇幼先撤到苏北解放区去。施奇拒绝了,说身体很好,坚决要求留下。不久皖南事变爆发,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联络特别密切,施奇一刻也没放下耳机。1月14日,部队弹尽粮绝,她发出了最后一份电报。根据叶挺军长要求,施奇将密码本销毁,向外突围,在突围中,她和大家走散,隐蔽在一位老大娘的家里。国民党军在搜山时发现了施奇,十几个匪兵残暴地蹂躏了她,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她下半身大面积溃烂,被抬进了上饶集中营。施奇大小便都不能下床,敌人为了省事,在她的床板上挖了个洞,洞下放了个马桶,并把她单独关押。马桶上爬满了蛆虫,整个屋子臭气冲天,敌人嫌臭,就让狱中战友们去看望和照顾她,因为她的病已经很严重了。敌人威胁利诱她,只要她写自首书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她尽管重病缠身,但始终坚持革命气节。

集中营男女分开监管,各个房间之间不能交流,她利用战友们来照顾她的机会传递消息,帮助上饶集中营的地下党组织完成了很多狱中集体斗争的工作。她的病房成为特殊的情报中转站,1941年底,战友告诉她正在准备越狱,渴望自由的施奇脱口而出:“你们带我走吧!”但转念—想,她又说:“不要管我了,你们快走,找到组织后,告诉首长和同志们,我是清白的,我是多么想活下去,多么想看到革命的胜利啊!你们要把我的遭遇告诉大家,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要替我和千千万万烈士报仇啊……!”她还提供了上海、苏北的新四军联络站地址,为越狱做出了突出贡献。

施奇念念不忘周山,为了寄托对恋人的思念,她在集中营里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周琳,寓意为“你为山,我为林,山林相依,心心相印”。

1942年6月8日下午,国民党特务把施奇抬到了上饶集中营内的雷公山麓,施奇明白最后的时刻来到了,她用嘶哑的喉咙怒斥着:“你们这群畜生,今天你们埋了我,明天你们连同你们整个阶级都将被我们埋葬!”这是年仅23岁的施奇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

再说周山。1939年,他奉命将密码从皖南送给苏北的挺进纵队,穿过敌人七道封锁线,胜利完成了任务。1940年郭村战斗前夕,周山奉命到泰州进行谈判被“二李”扣押,他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地与对方进行说理斗争,直至胜利归来。1942年夏季,日军在泰(泰兴)黄(黄桥)路南地区进行所谓“实验清乡”。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候,周山负责泰兴路南和靖江整个地区的党政军工作,他率武工队深入敌后,在日军鼻子底下穿插,发动群众挖路毁桥,破坏交通,惩处汉奸,狠狠地打击敌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他在给战友和亲人们的信中说:晚上,头枕着丰收的大地,眼望着星光璀璨的天空,透过微弱的月光,阅读《联共党史》,这是多么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1943年,周山被调到了苏中一地委任组织部部长,当时,他身体不好,肺炎发了,脚气也很严重。他拄着拐棍儿,坐着小船走遍了地委所辖的江(都)高(邮)宝(应),建立健全了当地的党组织。他还带队到柳堡建立三三制的试点活动。因为工作做得好,柳堡参军的人最多,电影《柳堡的故事》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的动人情景。1945年,他调任华中军区政治部锄奸部部长并担任淮阴、淮安的公安局局长。

1946年国共两党谈判结束,新四军北撤,周山身体不好,组织上希望他跟着部队一起北撤,但周山坚决要求留在敌后,还兼任苏中区党委社会部副部长兼公安处处长。国民党纠集数十万军队向苏北解放区大举进攻,这时,陈丕显、姬鹏飞考虑到周山肺病还未痊愈,身体很虚弱,决定派他去苏中一地委,一边休养,一边代表上级党委帮助地委工作。但周山看到苏中二地委是苏中斗争全局中最危急的一环,坚决要求到苏中二地委去帮助工作。1946年11月23日,周山带着县、区、乡干部和少数武装人员,夜行50里,秘密插进敌人重兵“清剿”圈内的江苏高邮周家垛宿营,由于还乡团告密,受到国民党保安团和整编二十五师的联手围攻,听着大炮機枪声,周山觉得不对,马上决定自己带领一个班断后阻击追敌,两个班负责县政府干部撤退。警卫连长不干,他说:“首长,我们的任务就是保卫你。”周山瞪了他两眼,说:“这是战场,我的话就是命令。”说着,周山挥动手枪带着一个班向南冲去,其他的干部在战士们的掩护下往另一个方向撤离。 高邮是水乡,水网纵横,敌人越来越近,喊声也越来越近。突然,又一条大河横在了面前,汹涌的河水挡住了去路,既无渡船,又无桥梁,他们完全陷入了绝境之中。

周山不会游泳,危急时刻,他不顾身体虚弱有病,不顾经过猛烈的战斗和奔跑已筋疲力尽,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紧握着打光子弹的“快慢机”,毅然决然地跳入河中,大家也都跟着跳下去。

敌人追来,看到空无一人的堤岸,用几挺机枪疯狂地扫射河面,河面上飘起了一大片血花,周山29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

(作者单位: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猜你喜欢

新四军
白菜心·新四军·人民江山
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新四军英烈和英雄群体
红色李巷
“新四军与新中国”征文与研讨活动参考题
新四军图书馆图书资料征集工作初见成效
表彰首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获奖作品
新四军廉政文化研讨会征稿启事
盱眙新四军黄花塘党性教育基地开建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有85名英烈一个英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