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作诗、纵笔论文的曹子桓
2021-02-27靳超
靳超
曹丕在人心目中的最初形象是在曹植的《七步诗》背景中出现的,那个残暴的、逼迫手足的哥哥,那个“煮豆燃萁”不顾兄弟之情苦苦逼迫的帝王。
曹丕并不仅仅是一个“坏哥哥”,虽然他与曹植有着十余年的太子之争,也几次三番对反对者施以迫害,但他从小文武兼修,习武,八岁能骑射,之后年纪小小就跟随曹操转战四方;另一方面,“年八岁,能属文”,年龄少长,就能“博通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立曹丕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同年十月献帝退位,曹丕登基,史称魏文帝。曹丕从公子到太子,又坐上了帝王的宝座,一路艰辛是不言而喻的。当上皇帝后,曹丕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明君,他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鉴于东汉的外戚和宦官专权一事,曹丕规定“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还规定“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曹丕还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州郡设中正官推举贤才,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做好,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逐渐为后来的門阀制度铺平了路。在政治制度上,曹丕可谓功过各半。在其他方面,放宽刑律、减轻赋税;严格礼教,明确秩序;带兵屡攻江南,统一大业未成,却顺势削平豪族势力……这些都使得曹丕的统治逐渐稳定。
曹丕当了皇帝,但是他的文学情结依旧,也不失文人风范。他自幼热爱文学,以著述为己任,创作编纂贯穿其一生。尽管历来文论家对曹丕评价不一,多认为其在曹操和曹植之下,但他的文学成就依然显赫。源出《古诗十九首》的《燕歌行》是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语言朴素、韵味深长,但又构造了独特的意境,塑造了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有着深广的生命力。曹丕的散文成就也很高,尤其擅长书信体,《与朝歌令吴质书》《又与吴质书》堪称典范,吴质是他的心腹也是密友,在与曹植抗衡的十年中,是吴质不离不弃、出谋划策终使曹丕顺利胜出。曹丕在文中写出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文笔清新流利,对后世散文影响至深。
若说起曹丕在文学上最突出的成就,莫过于在文学理论上的建树了,他写了《典论》一书,虽至宋代已亡逸,但被转载保存于其他史料、类书、文集之中。魏晋南北朝被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显著标志就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繁荣。《典论·论文》首开批评之风,文中讨论了多种文体,涉及多位作家,论述了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文章不同体裁的侧重以及文章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虽短但见解独到,显示出了文学批评的新思路。
《典论·论文》首先表明要端正态度,把自古“文人相轻”的原因做了深度解析,“文人相轻”,其一是因为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较;其二是文章并非一个体式,不同文体各有长短,不可随意比较。要解决“文人相轻”并不难,“审己以度人”,正确看待自己,方能正确看待他人。接下来就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文学作品,厚古薄今的态度万万不可取。态度端正了,就可以树立高尚的文学批评观,严格地从实际出发,“向声背实”万万不可取,这样才能在批评过程中有所收益,为文学发展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
端正态度之后,曹丕开始评论了,他提到了“气”,虽然之前不少人也谈到了这一概念,但真正以“气”论文的,却是曹丕。他认为作品风格的形成,主要靠作家的才华和气质,这些不是外力能改变的,也不是常人努力能达到的。他用“清浊有体”把作品风格区分开来:“清”是阳刚俊美、豪迈洒脱,建安风骨即属此类;“浊”是阴柔凝重、沉郁深厚,文中“齐气”因其舒缓,被归入“浊”之中。曹丕在文中对建安七子做了具体评述,尽其所能将文人的才情品格与作品的短长相结合,入情入理、字字深刻,这为以后的文学批评开了个好头。
关于体裁,曹丕的论述极为精彩,但凡古代文论中讨论文章体裁,经常会指出不同体裁有不同的方法和特点,这种观点就来自《典论·论文》,他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本同”指文章的共性,“末异”则是各类文章的特殊性。奏、议用于朝廷公务,重“雅”;书、论主要用于说明道理,故重“理”;铭、诔用于歌颂和哀悼,容易流于空泛浮夸,故重“实”;诗、赋在当时正流行,其对审美有要求,故重“丽”。这种分析略显粗糙,但是却在分文体分析上开了先河,启迪了后人。
先秦时期有叔孙豹所论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汉代人们重视经学,经学繁荣。曹丕则希望不光是经典,纯文学作品也能成为不朽,他所指的文章是个宽泛的大概念,包括不在儒家“立言”范围内的诗赋。鲁迅先生有言:“用近代文学的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个时期文学观念逐渐明确,文学自觉性不断突出,文学的社会功用和价值不断得到认可,文人地位有所提高,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开始独立发展的标志。
曹丕不光在行动上鼓励文学发展、优待文人,更是在理论上贡献了新观点、新思路。提出了解决“文人相轻”的办法,也挖掘了作家的特点,区分了共性和个性,把作家的才华和其主观精神糅合到作品中去,追求体式和风格的统一,对文学批评来说贡献巨大。而后南朝文坛上一直保持着这种优良风气,是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的一个强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