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时空限制的“云采访”
2021-02-27史兆琨
■史兆琨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记者协会微信公众号在汇总媒体报道方式时写道:“检察日报推出《两会‘云’客厅》,围绕法治、检察等话题进行‘云采访’……”
“云采访”是媒体融合技术向“沉浸体验式”和“三维化”进一步组合升级的体现,不仅契合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两会报道之需,也被视为在未来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融合创新报道形式。在疫情防控形势之下,两会新闻报道如何贯彻好报社编委会提出的“求新求变”要义?检察日报融媒体中心在两会前夕提前谋划,推出“云采访”,除硬件保障外,演播室也安排人员值守,放手让前方记者去大胆探索。
一场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在3 月3 号至10 号的晚上,检察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办公区的演播室门口上方“正在录制”的红字格外醒目。一门之隔,门外是新媒体编辑在认真盯着屏幕,门内是一场场采访录制。而我是尝试探索“云采访”的记者之一。
不到9天时间里,我在完成常规文字稿件的基础上,参与制作了5期视频,主题涉及浙江余杭案、认罪认罚、正当防卫等。从联系采访对象、写提纲、录制剪辑视频到写出文字稿,这个过程令我很受益。其中,视频采访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是“思”——今年的视频采访,我采访了18人次,写了18份采访提纲,这也使我对采访选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当我看到采访对象认真准备、思考时,我就知道我不能辜负他们的用心和信任。记得有一天我走出办公楼,看到有人出来遛狗,看了看手机,已近凌晨五点。二是“鲜”——采访对象面对镜头,有时说出的话令我有些欣喜。比如,在采访魏春代表时,我问她:“作为一位公安机关的基层代表,为何如此关注检察工作?”她真诚地说:“我对我的工作持一份热爱,与此相关的领域我都关心。”
其实,前面之所以用“参与”这个词,借用余杭案当事人谷女士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小伙伴一起并肩作战。”两会期间,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八大处么?屋外漆黑静谧,而透过一扇扇依旧亮着灯光的窗户,前方记者和编辑用咖啡和红牛压制着困意,因为想把每一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视觉部的小伙伴跟我一起把晚上录制的素材一帧帧剪辑。当凌晨加完班导出视频后,王治国主任在处理好网站的事情后,还会特地帮我们审核把关。主任看完后,无论多晚,魏星副总编都会在线。魏总把关细致到字幕中的一个错字都能看出来。每次他们把关之后,我们就会很安心。不得不说,融媒体报道看似简单,其实是一场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如何破解“不在现场”的新闻鲜活之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9.8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 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在这样令人惊叹的数据下,在5G 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尤其在疫情防控形势之下,“云采访”突破了时空限制,构筑了一幅全国两会“云”报道的生动图景,架起了媒体、代表委员与受众间的沟通“桥梁”。其实,新华社在去年就已推出“5G+全息+访谈”,以全方位、多视角对全国两会进行立体式报道。
尽管如此,“不在现场”如何令报道在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势的同时,又不失鲜活、更具可看性?对此,我有一些感触。
首先,与文字报道不同的是,视频采访连线的提问应更具逻辑性,环环相扣,同时,要有一定的节奏,照顾到被采访者的情绪,还要注意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互动。因此,在视频连线中,要尽量选择更具看点的问题,对于生动、值得深挖的点可以进一步追问。此外,还要慢慢摸索如何提问能够戳中被采访者的兴趣点,能够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视频连线作品往往涉及策划、采访、文字写作、视频制作、微信产品包装等多个环节,需要多个部门人员共同完成。这对全媒型记者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考验。比如,原来的文字记者要学习如何出镜采访、如何与视频制作者更好地沟通视频剪辑内容,从而全流程做好文字、视频、图片等方面的衔接与创新,使最后呈现出的连线作品更具整体性,以达到更优传播效果。
第三,由于受限于不在现场,远程视频连线容易出现镜头单调、同质化等问题。那么,如何在内容、形式上求新求变?我认为,首先,可以采用单屏、双屏乃至多屏呈现。比如,在记者单屏画面、受访者单屏画面、记者与受访者双屏画面之间进行切换,营造双方的互动状态。其次,精彩的视频连线作品一定要包含更丰富的视觉元素。可以在适当位置采用“同期声+视频资料”的形式。此外,可以协调被采访者,共同丰富视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可以考虑视频连线被采访端场景的变换,充分挖掘创新,使呈现更具现场感。
在实践中淬炼,不断“破层出圈”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四力”系统全面、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对于传媒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当下更具指导意义。
“云采访”只是一种形式,但不能完全替代“脚力”采访。充满灵魂的内容一定是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毕竟,只有在实践中淬炼,在传媒技术的基础之上,综合发挥好“四力”之威力,方能采写出更具鲜明时代特色、内容更硬核的力作。
在两会结束当天,检察日报社刘志远社长发在群里的致谢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做有新意、有温度、有力度的好作品。”我对此感同身受,因为“有温度才能有深度,有深度才能有广度”,才能更好践行检察新闻报道不断“破层出圈”的期望。
最后,我想提一个建议,可以考虑在两会前,记者跟随代表委员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在两会期间,可以继续就此进行跟踪报道,将会前、会后贯穿,写出接地气、有深度的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