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思考
2021-02-27杨冬梅
■ 杨冬梅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生态强省”“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的目标。聚焦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助推黑龙江省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一、积极宣传引导,营造整治氛围
(一)精准宣传解读国家政策。一是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及时准确宣传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决策部署和工作动态。二是加大正面引导和激励,特别是要重点解读国家和黑龙江省出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消除农民顾虑或疑问,坚定信心进而形成整治行动合力。
(二)大力推广成功经验举措。一是大力宣传浙江、吉林等省先进经验,开拓本省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思路。结合省情实际,以各村党支部为单位,按照属地化管理制定人居环境整治“作战图”。二是筛选全省整治工作成效好的自然村作为典型案例,积极宣传推广其做法,复制经验,以点带面,获得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支持和参与。
(三)全面普及环保卫生知识。一是通过动员大会、宣传栏、宣传标语、村广播、上门入户、定期开展活动等方式,提高村民对环境卫生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激发村民爱护、维护、保护居住环境的热情和自觉参与整治环境的积极性。二是宣传垃圾分类新时尚。逐步建立健全“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回收利用、末端处置”的运行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二、鼓励多元参与,合力攻坚克难
(一)切实发挥党政“铁军”的主导作用。一是构筑建管体系。确定牵头单位,明确各部门责任,做好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等治“乱”、治“脏”、治“污”重点工作,严密推进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工程监管、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各环节工作。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坚持属地化原则,制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清单。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于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整治效果不明显或根本没效果的进行问责。
(二)积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力军”作用。一是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袖手看”转向“动手干”。做好返乡创业人才队伍的组织安排,积极发动从农村走出去的企业家,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二是建议通过区域项目捆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如将全省农村道路、改厕保洁等多项业务打包,形成一个复合项目包来增加项目总收益。
(三)充分发挥各村村民的“主力军”作用。一是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委员会。将诚信较好、责任感较强、文化程度较高、环保意识较强的村民吸纳进来,带领村民出谋划策共同整治人居环境,掀起基层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示范、群众自觉参与的环境卫生整治热潮。二是开展“门前三包”、可回收垃圾积分兑换、美丽庭院评比、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方式和活动。采取沿主街主路住户污水汇集处理、边远散户污水分户处理的办法,对村内的污水坑、排污沟先行治理,地下管道雨污分离,引入活水,做到水少时能引、水多时能排。
三、拓展资金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一)加大财政投入。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资金,不断整合省、市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饮水和住房安全改造资金、危房改造资金、支持脱贫攻坚资金等专项资金和奖补资金,加大投入。二是建议从重投入转为重维护和运营,从一次性无偿补助转为分批次前补后奖、以奖代补等方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创新融资机制。一是强化建立以效付费机制,从“买工程”向“买服务”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县(市)搭建平台,采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BOT(建设—经营—转让)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二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以捐款或以其他方式积极参与其中,缓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
(三)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精准、高效使用。一是将监督的重点放在环境整治项目上,特别是严把招标、立项等关键环节。二是加大资金使用的监督与审计由合规审计转向效益审计,开展资金支出效果评价,用严格的制度管控资金出实效。
四、加大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农业
(一)加快研发推广绿色技术。一是加大黑龙江省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绿色农业种植、畜牧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监测、有机肥深翻增施、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东北地区黑土保育及有机质提升技术的研发、应用及推广。二是借力绿色技术,建议发展种植与畜牧相结合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将畜牧和农村生活排污回收处理,转化成有机肥还田。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提高对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
(二)重点研发环保高效肥料。一是深化农业“三减”行动,降低面源污染程度。结合本省实际,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手册,统筹全省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农业龙头企业等优势资源重点研发并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二是鼓励企业和村民采用生态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研制、生产无毒农药、低毒农药的企业进行扶持,对使用农家肥、禽畜粪便的农民进行资金补贴。
(三)创新农村环境治污技术。一是加快研发畜禽养殖污染减量与高效生态处理技术、新型标准地膜与农田高强度地膜回收技术、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建议加快研发微生物降解式旱厕、堆肥式非水冲旱厕和智能无害化旱厕等适应本省寒地改厕的技术模式。二是加快推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立和完善融入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绿色农业数字技术,建立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平台、农业面源污染物联网监测与预警平台,推动农村污水、垃圾处理企业有效缓解运维人员管理难、设备维修保养难、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提升其整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