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保就业”对策研究
2021-02-27栾美薇
■ 栾美薇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是人们实现价值、解决温饱、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尚未完成,内部经济环境不乐观;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中美经贸摩擦、逆全球化趋势、全球经济减速等风险,就业问题逐步凸显,就业难度不断增大。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
可以预见的是:受疫情影响,“保就业”相关政策在一两年内仍将持续推进。
一、就业状况及特点
新冠肺炎疫情给黑龙江省就业带来较大的影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往年相比明显增大。疫情直接冲击企业收入端,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成本上涨,实际的就业压力远超城镇调查失业率,尤其是从业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第三产业的重点群体,其就业压力大增。2020年,黑龙江省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从36万人调整为2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目标从4.5%以内调整为5.5%左右。
与此同时,从产业转型升级角度来看,疫情背景下“新经济红利”正在逐渐释放,例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定义为“新基建”领域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由此,就业形势也呈现新变化。
(一)新兴产业发展。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提升就业率的新模式、新路径。当今时代已经进入智能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各行业迅速“云”化,科技产品“数据化”、居家生活便捷化、健康医疗远程化和智能化等,各行各业都和互联网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医疗、短视频、网游等线上行业快速发展。疫情暴发以来,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问诊等线上医疗产品的新用户注册量和访问量暴增。同时,在线办公和在线教育等行业也得到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也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进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且,新兴产业释放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就业结构上出现新变化。在线上发布就业创业信息逐步被多数地方政府和企业所接受,通过网络开展宣讲和面试也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路径。当前,将就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才能实现高效、便捷、优质的就业服务。
(二)就业新模式发展。新就业形态改变了传统就业模式,是经济业态发展的趋势,是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业模式已经产生了质的改变:从过去的固定岗位到灵活工作、从定时定点到随时随地、从单一工作到身兼数职、从雇佣关系到合作关系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众消费升级,一些去雇主化、平台化的新就业模式开始出现。新一轮工业革命带动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新就业形态的工作模式已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载体。这种新模式降低了就业门槛和组织管理成本,是目前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动力方向。
(三)订单式培养机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过去发展较为缓慢。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及规格向学校下达人才培养订单,学校接单后在企业的主导和协作下按订单进行人才培养,人才经企业验收合格后即被企业录用。在疫情期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的冲击较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则受影响相对较小。究其原因,订单式人才培养具备人才录用指向性和信息沟通有效性。这两大优势凸显出来,提高了被培养人才的就业成功率,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二、制约“保就业”的因素
受疫情影响,制约就业的各类因素的负面影响更加凸显。
(一)就业总量激增。2020年黑龙江省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约为22.4 万人,为历史最高。黑龙江省是劳务输出型省份,每年约有超过30 万农民工在省外就业。受疫情影响,就业总量激增,一是由于人员流动受限制,一些正常开工复工企业缺少工人,而务工人员无法及时到岗就业;二是企业经营遭受冲击,用工需求减少,导致留在省内就业的人员增加,加重省内就业压力。
(二)结构性矛盾增强。一是随着黑龙江产业升级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减弱。而新兴产业尚未全面崛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持续增加。二是人口净流出。黑龙江省人才流失形势仍然严峻。全省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前往省外就业,高学历高层次的大学毕业生留省比例较低。而且,伴随着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的农民工群体年龄更加老化,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更加凸显。多重因素叠加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就业矛盾。
(三)中小微企业面临困境。受疫情持续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订单客源不足、入不敷出、资金短缺、用工成本加大,面临“降薪难留人、高薪难经营”的两难局面。其中,服务业中的餐饮业,以批发零售为主的个体经营、私营企业等所受影响最为严重。同时,疫情持续导致了整体消费市场需求下降,进而限制了市场中的就业需求数量。短期内,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速度下降,岗位流失风险增加。
(四)创新创业发展较慢。近期以来,疫情对社会创业形成了较大冲击。餐饮娱乐、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许多热门创业行业遭遇重创,很多企业经营困难。这也使得很多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观望情绪浓厚。毋庸讳言,现阶段较高的创业风险导致许多人暂时放弃了创业想法。据统计,2020 年1~6 月,黑龙江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8.12 万户,同比下降16.6%;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87 笔3.84亿元,发放笔数与金额同比分别下降41%和19%。
三、持续推进“保就业”的路径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社会就业压力将在一两年内持续存在。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大力度稳岗拓就业。多措并举增加就业岗位,比如,可实行企业扩招、研究生扩招、基层就业扩岗等措施。针对高校应往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可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针对特殊就业群体,积极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
特别建议,积极开展数字平台经济促就业助脱贫行动。根据目前形势可制定实行四项计划。一是定向招聘计划。可协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美团、京东、顺丰、盒马鲜生、滴滴、到家集团等平台,提供外卖骑手、派送员、网约车汽车维修、家政服务员等岗位,通过招聘会的形式定向与外出务工滞留人员精准对接。二是居家就业计划。可与电商平台合作,为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劳动收入。三是创业带动计划。协调电商平台针对贫困地区提供一批创业项目和创业支持,根据当地特色特点,有计划地开展项目。四是爱心助农计划。利用电商平台资源的优势,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助其增收。
(二)鼓励新经济新动能发展。受疫情影响,大众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这也直接引发产业结构和产业模式的变化。伴随着电子商务、线上教育、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加速发展,黑龙江省需要一批新技能人才和新经济企业。当前,亟须鼓励引导广大创业者投身新经济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比如,出台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资格认定办法,指导各级人社部门规范高效开展借款人认定工作,进一步释放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效能,强化重点群体创业融资支持。比如,研究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相关措施和意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比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激发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活力。
(三)稳定劳动力就业市场。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具体情况,精准施策,制定激励政策,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力度,制定完善减租减税政策、返还失业保险及提高职业培训补贴等激励措施,稳住现有的就业岗位。持续打造“春风行动”品牌。搭建全省统一的招聘信息服务平台,举办融媒体“云聘会”,开设职业指导“云课堂”,推出百大项目、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招聘专场。搭建网上人才市场,建立系统的线上直播培训体系,变“面对面”为“键对键”“屏对屏”,提高就业服务质效。
(四)加大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保就业”就必须要保企业,重点是快速恢复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活力。一是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尤其是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稳定就业岗位;二是针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调整区域融资政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办法等措施,加大信贷融资供给,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五)防范和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关注规模裁员、欠薪降薪、劳动争议等风险点,加强劳动关系形势监测,及时分析研判形势,制定问题处置预案。发挥三方机制作用,采取协商方式柔性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问题。此外,应当采取措施扩大失业登记地范围,做实就业常规统计、就业失业登记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监测和失业动态监测。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行业给予重点关注,建立失业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规模性失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