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赶考”精神的新诠释

2021-02-27巩茹敏

奋斗 2021年8期
关键词:赶考考题治党

■ 巩茹敏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恢宏画卷,不懈奋斗、理论创新、党的建设贯穿其中。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就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三大法宝,革命胜利之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进京赶考”之路的探索。历史发展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如果用一个字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行概括,可以浓缩为一个考试的“考”字,换言之,中共百年历史彰显了“革命”“建设”“改革”的“赶考”三部曲。中国共产党的“赶考”之路,充满着不断自我革新、保证纯洁性与先进性的清醒与坚毅。

一、什么是“赶考”精神

“赶考”一词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饱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其源于“进京赶考”。1949年3月23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今天的北京。临行前,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有一个经典的“进京赶考”的对话。这里,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意味着接受执政的考验。毛泽东以“进京赶考”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诫共产党人在未来执政的路上将面临严峻考验,考验产生的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像书生赶考金榜题名那样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另一个结果是像书生赶考名落孙山那样失败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没有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结果一样,即使夺取了政权最终还是被赶下历史舞台。“进京赶考”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忧患与责任意识,即共产党人离开西柏坡进入北京,绝不是去城市里坐江山、享清福,而是要去“进京赶考”。

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再到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一直处在“赶考”的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告诫全党同志,执政路上的考试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全党同志不要忘记“赶考”历程艰辛的初心,不要忘记“赶考”为了谁而奋斗的目的和宗旨的初心,必须始终不渝地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否则随时面临“赶考”失败的危险。“赶考”精神内涵丰富,其实质仍是中国共产党需要秉持执政路上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觉与初心。

二、为什么“赶考”在继续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同时,在国际上,中国在对外经济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维护地区局势稳定、反对恐怖袭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日益成为勇挑重担的负责任大国。应该说,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前相比,今天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向好的趋势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预料的复杂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处于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由于“赶考”时代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意味着未来中国共产党“赶考”路上面对的考试任务将会更加艰巨、“赶考”考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与考验、“赶考”考题的难度将不断加大。这些因素决定了“赶考”仍在继续。

其一,“赶考”任务艰巨。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第一个历史任务以新中国的诞生为标志已经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仍然处于全力推进的过程中。众所周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殊国情与主要矛盾决定了富强之路的艰辛与漫长。从弱小到强大,化贫穷为富裕,成为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强烈渴望与期盼。

2012 年11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明确阐释了“中国梦”概念,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契合,即建党一百年时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建国一百年时要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新时期的历史任务。

2020 年,我们完成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两大考试任务。一方面,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另一方面,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即使我们完成建党百年的第一个艰巨任务,还有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等待着我们。因此,“赶考”的任务将会无比艰巨,“赶考”之路仍在继续。

其二,“赶考”考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面临挑战。建党初期,全国仅有50多名共产党员。如今,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9100 多万党员、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党。也就是说,党的规模越来越大,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党的规模大、党员数量多并不必然代表每个党员的质量精、作风硬。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仍面临严峻挑战与考验,这就决定了“赶考”仍在继续。表现在:

某些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不信马列信鬼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中国共产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那么,在利益诉求多样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如何补“钙”,塑造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经受住任何考验,这是作为“赶考”的考生——中国共产党必须思考并解决的一个大课题。

不仅如此,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路上的最大危险。习近平总书记直言不讳: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他引用古训,“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的话,暴风骤雨可能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树干内部滋生蛀虫,这个蛀虫就是腐败。

此外,一些国家亡党亡国的教训也令我们深刻警醒。其中,苏联共产党就是一个应该特别引起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反复思考的反面教材。学者们往往用20万、200万、2000万3个数字来概括苏共建党93年、执政74年的历史,即苏共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二战时苏共拥有200 万党员时打败希特勒,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1991 年苏共党员数量达到2000万时却亡党亡国,党群关系演变为“油水”关系,人民群众最终抛弃了苏共。

可见,作为“赶考”的考生,如何提高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永葆青春活力,绝非一日之功,不能一劳永逸。因此,“赶考”之路仍在继续。

其三,“赶考”考题难度加大。“赶考”考题的难度加大是指前行路上遇到的困难、阻力、障碍越来越大,既有内政、外交上的考验,又有国际上的较量、理论上的争端,所有的一切问题与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前所未有。

新时期,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使用“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利益固化的藩篱”“暗礁”“潜流”“漩涡”“险滩”来表达改革路上面临的困难与障碍。4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也积累了一些不应回避的问题。如国内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民生领域等问题;在周边地区安全上中国也面临一些棘手的难题。特别是伴随世界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日益增多,中国发展的周边环境并不太平。个别境外大国恐惧中国崛起,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进行干扰和围堵。这些复杂多变的局面更增添了“赶考”考题的难度;此外,大国竞争空前加剧,国际矛盾空前尖锐。外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伴随着理论上的争端,从“妖魔化中国”“唱衰中国”到“中国威胁论”“捧杀中国”,所有的一切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压力和诸多不利因素。可见,“赶考”路上,遇到的考题会越来越难,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不断产生。因此,“赶考”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

基于上述考试任务的艰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面临挑战,考题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国共产党的“赶考”之路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仍要再接再厉。

三、怎样“赶考”出好成绩

在“赶考”任务、“赶考”考生、“赶考”考题等诸多因素中,“赶考”出好成绩的关键在于考生——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怎样使党“考”出好成绩呢?

“考”出好成绩的根本路径就是管党治党。如何管党治党?围绕一条主线,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突出“严字当头”的最大特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四自能力”;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最终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目标。

作为“赶考”的考生,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从严治党”,强调“治党”的常态化和长期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细节入手,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打老虎、拍苍蝇,通过互联网开门反腐,开展反腐跨国追逃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在反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日益认识到,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穿全过程,扎紧法律制度的笼子,和严肃党规党纪相联系,做到制度从严,防止“牛栏关猫”现象的产生。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8 年再次进行修订,其中的纪法衔接条款的完善,是修订的最大亮点之一。既打通了党纪党规与监察法的联系,彰显了党纪之严、国法之威,又适应了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推动党内纪律建设与监察法的衔接,让纪律处分、政务处分、法律惩治有效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共修订颁布了90余部党内法规,使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衔接,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经过百年自身建设的不断探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革命、自我净化的有效路径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党更加坚强、更加纯洁、更加先进,焕发出新的强大的生机活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换言之,只有管好“赶考”的考生,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才能让党成为真正的考霸,才能“考”出让人民满意的优秀成绩。

总之,透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赶考”之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永不停歇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一定会不断书写出崭新的令人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赶考考题治党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新中国70年执政党管党治党研究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特别的考题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
在夯实组织保障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依法治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