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2021-02-27徐立辉

奋斗 2021年6期
关键词:富国强军国防

■ 陈 重 徐立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宏伟蓝图,锚定发展新航标,彰显“中国自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瞄准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对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开启了新发展阶段强军兴军新征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起步之年。全军要强化责任担当、弘扬实干精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中外历史的深刻昭示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翻开历史画卷,政权兴替、族群征伐、宗教相争,展现给我们的既有华章盛景,也有衰亡悲歌。纵观大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和富国强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只要国家存在,富国强军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梦想与追求,但两者的协调统一却很难把握。1840 年的鸦片战争,当时清朝经济总量很大,却依然被打败。1990 年的科威特可谓中东首富,但军力羸弱、疏于防备,短短几小时就被邻国伊拉克吞灭,亲王战死、国王出逃,说明富国未必能保国。以色列人少地仄、周遭受敌,但装备精良、全民皆兵、整军不懈,自1948年建国历经大小战争冲突无数,四面作战、越战越强,确立了地区大国地位,说明强军的重要性。但片面追求强军也未必是好事,苏联与美国争霸,大搞全球军事竞赛,“要飞机大炮,不要面包黄油”,苏联的GDP 不到美国的一半,军费开支却比肩美国甚至更高,最终国衰兵疲、元气大伤。

吸取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我们要实现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既不能穷兵黩武、要大炮不要黄油、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更不能只长皮毛肥肉不长利爪,任人剪羊毛、割韭菜。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观念。回望历史,我们看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恰恰始于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1953年。如今的中国历经风雨洗礼,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计划”,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军事实力作为应对国家安全发展挑战保底手段,我们必须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二、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共产党人的求索追寻

习近平主席强调,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重要位置,付出艰苦努力,取得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不仅是暴力的目的,而且是暴力的本源,是进行战争和建设强大国防的物质基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产生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的条件和资源帮助“暴力”取得胜利,没有它们,暴力就不成其为暴力。

在条件极其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把“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看作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战争进程中,又陆续提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发展生产,厉行节约,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等主张,把“取之于敌,用之于敌”方针纳入“十大军事原则”,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一系列理论原则,强调:“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国际大势,提出了“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要不失时机地、认真地搞好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和军队的长期性、根本性建设”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思考和回答强军兴军面临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实践之问,确立目标、开新图强、绘就宏图、砥砺奋进,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一脉相承中与时俱进,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开创了强军事业新局面。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胸怀“两个大局”,运用两点论、重点论和系统观念,绘就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宏伟蓝图,直指“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来源于传承赓续、发展于强军实践,可以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理论沃土深厚、科学依据扎实、实践根基牢固。

三、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当前世情国情的现实需求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当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我国由大向强、将强未强的关键阶段。我们越是发展壮大,面临被遏制打压的压力和阻力就越大,风险和危险就越多,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挑战,是躲不开、绕不过的门槛。特别是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一些外部敌对势力公开将我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从经贸、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对我进行围堵打压,并频频冲撞我们的红线底线,挑战我国核心利益,在台海、南海、香港和周边不停挑事生事,在涉藏涉疆问题上指手画脚,干涉我国内政外交,严重威胁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不能幻想所有形势都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更不能寄希望于敌对势力心慈手软、网开一面。有些矛盾可以转化,但有些矛盾不可调和。如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曾多次被列强打断,虽然割地、赔款、拜师、示好也都无济于事。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党中央要求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这就必须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快速提升部队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我们不惹事,但有事绝不怕事,一旦断然出手,就要确保决战决胜。

四、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统筹安全和发展、富国和强军,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军事能力同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来支撑。强国梦和强军梦是统一的。只有国家富强,军队才能强大,国家不富强,军队就强不了;只有军队强大,国家富强才能长久,军队不强,国家富强就没有安全保障。强国梦和强军梦是不可分离的。在强国梦里蕴含着强军梦,国家富强,就包含着军队强大,强军梦对强国梦起到支撑保障作用。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一番艰苦的磨练和斗争。我们正昂首走在伟大复兴路上,也必将屹立世界舞台中央。无论是走向复兴的征途,还是实现强国梦的明天,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必经之路、重要步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在新时代党的强军目标引领下,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必须要坚持全党全国一盘棋,军地合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国防意识,认真落实担负的有关工作,在国防科技创新、国防工程建设、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军队要全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协助地方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富国强军国防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国防小课堂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杜富国
时代楷模·杜富国
强军路上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