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般农区村屯公共空间特征与优化策略★
2021-02-27李书亭沈政鑫向沛菑
李书亭 沈政鑫 向沛菑
(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1 概述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乡村未来有了具体的发展方向[1]。2018年中央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围绕推动乡村振兴提出战略部署。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经过快速城镇化进程后,乡村在空间、功能、特色、人口等方面表现出的问题给乡村振兴带来了巨大挑战[3]。
村屯公共空间作为承载村屯社会与生活功能的核心载体,在促进村屯发展与承载乡村振兴使命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规划好、建设好、维护好村屯公共空间对提升村屯社会活力,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提取研究样本村屯公共空间的特征及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黑龙江省一般农区村屯公共空间优化的设计策略,以期丰富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与实践。
2 黑龙江省一般农区村屯公共空间特征提取
2.1 调研样本选择
以典型性和差异性为基本原则,在黑龙江省平原特征及农业区特征鲜明的佳木斯地区选取20个村屯开展实地调研,并发放问卷500份,共计收回有效样本455份。调查内容分为群体社会属性、活动特征及公共空间特征[4]。
2.2 调研问卷整理与分析
通过问卷数据整理,41岁~64岁人群是受访人的主要群体,占比71.80%。受访群体中女性占比35%,男性占比65%。参与公共活动类型中,看电影、文艺下乡是村民最倾向的活动行为,其次为节日活动、逛集市、广场舞、运动会等。从活动类型来看,村民大多数活动集中于村屯公共空间。
2.3 村屯空间特征分析
利用卫星影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生成村屯的村屯空间肌理图(见图1)。黑龙江省农区一般村屯整体空间形态表达着如下特征:
1)村屯空间形态较规则,道路系统以方格网为主,建筑南北朝向,呈行列式布局。
2)村屯空间可划分为生产与生活两个功能区域。生产区域表现为体量较大的蔬菜大棚与养殖小区,生活区建筑体量较小,顺应道路走向布局。
3)村委会建筑外部空间通常为村屯建设区的核心公共空间,建设为公共活动广场并配建部分健身设施。
2.4 村屯公共空间特征提取
2.4.1村屯公共空间再分类
村屯公共空间是结合我国乡村本土特殊性与西方学者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概念所形成较为规范的概念[5]。村屯公共空间是承载村民进行生活活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的室内及室外空间。
本文以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现状村屯空间特征,构建了以投资主体、使用功能及气候适宜性为标准的空间分类。根据投资主体可分为村民自发型公共空间和村集体建设的集体型公共空间;根据使用功能分为生产型公共空间和生活型公共空间;从气候适应性视角分为“温室空间”和“户外空间”(见图2)。
2.4.2村屯公共空间特征
根据投资主体角度划分自发型公共空间,如小卖部、棋牌室、村民院落等,空间规模一般不大,以村民必要性活动为主、活动人群规模较小,最具活力,但设施匮乏。集体型公共空间,如街巷、广场等,是伴随乡村聚落一起发展生长的空间(见图3),是村民主要公共活动场所,活动时群体规模较大,但这类空间无法满足现代村民多元化的需求。
从功能角度划分的生产型公共空间,如晒场等农业生产设施空间,规模大、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4],闲置的农业生产设施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村民提供了活动场地,尤其能实现更大规模的群体性公共活动(见图4)。
从气候条件视角划分的温室空间一般是指室内空间或冬季临时搭建的具有保温、防风的公共空间,这类空间具有较好的气候舒适性,对村民的吸引力大,例如小卖部、棋牌室、大礼堂、村委会活动室与图书馆等,是冬季村民主要活动空间,但此类空间通常规模小、采暖费用及维护成本高。户外空间由于缺乏遮蔽与采暖设施,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大,冬季利用率低。总体而言,黑龙江省寒地村屯公共空间表现特征见表1。
表1 村屯公共空间特征分析表
3 问题总结
3.1 公共空间的老年人友好性差
黑龙江省一般农区村屯空心化严重,老龄化现象突出,老年人是村屯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但冬季道路湿滑,活动空间气候适应差,缺乏老年人友好性的公共活动空间,老年人在冬季出行少、公共活动不足。
3.2 温室公共空间不足
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冬季绝大多数人选择在气候适宜性较好的地方活动。即前述提及的棋牌室、阅览室、活动室等温室空间。但这类空间规模小,人群在其中只能开展小规模、非剧烈活动,缺乏能够承载更丰富形式活动、规模较大温室空间,从而影响着村民的生活质量。
3.3 设施缺乏、品质低
公共空间环境质量能否满足人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公共空间活力[6]。村屯室外公共空间以开阔广场为主,缺乏与之配套的景观、休闲、健体等设施;且缺乏与周边环境的系统设计与管理,环境卫生情况不佳。
4 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4.1 提升公共空间的老年人友好性
村屯改造中首先需在老年人住所的庭院空间、街道空间设置无障碍安全设施,在老年人活动较密集区域设置公共活动空间,设置适应气候变化的环境友好设施(如图5所示)。
4.2 增加温室空间规模与分布
对常用的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进行采暖,增加温室空间规模,提升村民冬季活动品质。此外,建筑物、构筑物以及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冬季寒风,从而增加冬季室外活动的适宜性,同时增加空间的围合感。在对公共空间进行围合时,可以考虑将服务配套的建筑放置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在剩下的方向通过小型的构筑物以及绿化进行围合。这样既可以保证冬季活动受寒风影响较小,同时也可以使得空间不会过于封闭给人压抑的感觉。如果围合的庭院空间较小,可以加设玻璃围墙、玻璃顶棚等围蔽设施,形成视线通透的封闭空间,形成“类温室”空间效果(见图6)。
4.3 改善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形成村屯特色
充分利用村屯山水田园等独特自然条件,结合人工景观形成村庄节点空间(见图7)。空间建设需布置完善的娱乐、健体等活动设施,休闲交流等休憩设施;应当考虑季节变化等因素布置一定的防寒设施。
4.4 优化管理与服务
村屯公共空间建设还需在管理及服务方面进行优化,冬季温室空间的设置可以结合村民意愿,充分利用村民自住用房,给予采暖补贴等手段提升村民建设温室公共活动空间的积极性。“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村屯公共空间还需强化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优质的保洁、环卫组织管理,改善公共空间品质。
5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村屯等基层单位的生存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村屯公共空间作为村民主要活动空间需进行合理规划、高效管理,使村屯公共空间成为环境友好、设置齐全、活动丰富的,能有效主持村民活动的生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