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开颅手术后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及影响

2021-02-27刘娇马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开颅颅脑康复

刘娇,马静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颅脑损伤属于临床神经外科非常多发的急重病之一,疾病严重,较为繁杂,主要是因为交通意外,或者严重的外伤所造成的,存在极大的残疾率与死亡率,极易产生诸多不良症状,治疗难度较大。颅脑损伤有:头皮损伤、脑损伤与颅骨损伤,疾病情况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病人预后发挥关键的作用[1-2]。做好病人围术期护理干预非常关键,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让其并发症风险显著减少,有利于恢复身体健康。患者进行开颅的风险性比较高,导致患者死亡或者致残的概率较高。针对颅脑损伤较重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抢救的时候常用的治疗手段是进行开颅手术,从而帮助患者清楚颅内的血肿等,减轻病人的颅内压,进一步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本次针对颅脑损伤患者需进行开颅手术者,使用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意在探讨其临床的治疗效果及意义。抽取36 例颅脑损伤需开颅手术病人采取围术期护理进行干预,获得理想效果,报道如下。

1 信息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 年接收的36 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分析,均获得明确诊断;均实施开颅手术治疗;排除手术禁忌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括男12 例,女6 例;年龄18~69 岁,GCS:3~8 分,平均(5.5±1.6)分;具体分为:8 例交通事故受伤,4 例打击受伤,坠落伤有4 例,锐器致伤2 例。实验组包括男10 例,女8 例;年龄17~68 岁,入院时GCS:4~8 分,平均(5.8±1.5)分;具体包括:交通事故伤9 例,击打伤6 例,坠落伤2 例,锐器致伤1 例。通过分析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前护士应该全面掌握病人的病史与颅脑损伤原因,同时严格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例如病人的瞳孔、血压、心跳、脉搏、呼吸状况等。

(2)术前检查:在进行手术前做好必要的检查工作,具体分为CT 扫描、血常规、脑血管造影、肝功等,明确出血位置、出血量以及血肿大小;改善水电解质异常:保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3)治疗休克:体表裂伤出血患者需要进行及时控制,对于休克病人进行抗休克护理;降颅内压:采取甘露醇静脉滴注,减低颅内压。

(4)做好术前准备:准备好手术的抢救药品以及器械,同时做好备血、剃头、皮试等术前准备工作。

1.2.2 术中护理

(1)体位护理:麻醉前,对病人的四肢给予妥善的约束,避免采取肌松剂后发生肌肉下滑。固定好头架,对于头部偏转过度,垫高入路侧肩部对体位给予支撑,并且能够对头架压力给予有效的减轻。

(2)心电监护:手术全过程中,进行心电监护,能够随时监测病人的意识,明确清醒度,监测呼吸有无异常。

(3)麻醉配合:做好麻醉诱导期以及围手术期的麻醉护理,随时观察病人病情,若发生不良症状,马上通知医生进行治疗,同时,对病人具有的麻醉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不仅应该保证循环稳定性,促进脑灌注压得到保护,同时也应该进行呼吸功能的护理,确保充分氧合[3]。

1.2.3 术后护理

(1)循环系统监护:随时观察病人的心电、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有效及时地补充血容量,保证水和电解质稳定,确保正常血容量以及脑血流量。

(2)呼吸功能观察:对于采取呼吸机的病人,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按照实际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控呼吸机参数[4]。

(3)并发症的干预:按照病人的实际疾病,进行健康饮食以及体位干预,若病人术后产生泌尿感染、褥疮、消化道出血等不良症状,护士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4)镇痛止痛的干预:接受脑部手术病人若产生头痛的表现,要及时分析症状原因,给予及时的对症治疗。术后24 h 内通常会发生开刀的位置疼痛的情况,此时给患者服用常规的止痛药则可。颅内压增高造成的头痛通常可出现在术后2~4 h脑水肿的高峰期,即为搏动性头痛,甚至发生呕吐,可以通过脱水或采取激素进而有效地减低颅内压[5]。所以在患者进行手术后,需要合理地使用脱水剂以及激素进行治疗。但是需要避免在白天使用两种药物。哌替啶以及吗啡属于禁用于止痛的药物,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造成患者的呼吸困难,在气体进行交换的时候会影响患者,同时导致瞳孔的缩小。要确保病人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康复,帮助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颅内压不再升高。术后的一周内需要告知患者避免用力排便。有必要时可以使用轻泻剂,协助排便[6]。术后需对患者的营养摄入量进行保证,病人接受颅内治疗后对其的能量以及蛋白质的消耗十分严重,营养摄入不充足会导致负氮平衡,容易造成死亡或者残疾[7]。病人肠胃外的营养一般不能通过进食得到补充,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采取全胃肠内营养对病人丧失的营养进行补充。

(5)康复护理:病人由于颅内受伤较为严重,在治疗的后期会因此产生各种的生理功能异常情况,这时候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告知医生进行一定的治疗,协助患者做一些有效的活动帮助恢复生理机能。比如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说说话。指导其家属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肌肉按摩。病人在后期会产生诸多生理功能异常,这就要求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帮助病人进行一些有用的活动,帮助病人进行屈伸关节的锻炼,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康复计划制定,医生需要了解每个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内容的康复计划制定,一部分患者可在家进行康复,这时候医生就需要提前安排好用药停药的各项内容。

1.3 效果评价

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4 数据处理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分析[±s,n(%)]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分析[±s,n(%)]

3 讨论

颅脑损伤在临床中有极大发病率,是神经外科常见危急重症之一,病人会产生疾病发展快,病情严重等特点,临床通常采取开颅手术治疗,但是抢救以及护理成功率可以对病人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8]。所以,做好病人围术期护理干预非常关键,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让其并发症风险显著减少,有利于恢复身体健康。开颅手术风险大,致残和致死率高,所以,对开颅手术病人采取系统、科学的综合护理十分重要[9]。综合护理通过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各方面的护理,可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和照顾。该报告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于开颅手术病人采取综合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开颅手术病人采取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控制出血,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开颅颅脑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