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 扫描技术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
2021-02-27吕宏广
吕宏广
(河北献县中医医院,河北 沧州)
0 引言
肺结核作为呼吸内科中极其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消瘦、乏力、低热、咳嗽、胸痛等,对患者的工作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由于此病属于乙类传染性疾病,因此,若能早期诊断则能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2]。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单肺结核的常用方式,X 线平扫能早期发现肺结核,但随着近年来CT 扫描技术的发展进步,CT 扫描已逐渐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诊断中,同时也为肺结核的诊治奠定了基础[3]。本次研究就给予肺结核患者应用CT 扫描进行诊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于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80 例肺结核患者分别使用CT 扫描以及X 线平扫检查;其中男42 例,女38 例,年龄20~60 岁,平均(48.64±10.65)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已经结核菌素试验、特异性抗体测定、白细胞计数等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疾病;(2)所有患者均存有呼吸困难、消瘦、乏力、低热、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3)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嗜酒者;(2)认知力低者;(3)合并肿瘤患者。
1.3 方法
X 线平扫诊断,电压保持在220 V,频率保持在50 Hz,0.04~6.3 s 的照射时间。随后将患者侧后前位平片进行摄取,层距为10 mm,层厚为10 mm;扫描时开始后,患者则保持站立位,肩背部于胸靠拢,X 线则经胸骨柄处进行扫描。
CT 扫描诊断,采用德国SIEMENS 公司SOMATOM Defmition AS CT 扫描仪,螺距0.542:1,电流400 mA,层厚1.5 mm,层距1.5 mm,准直60 mm×0.65 mm。患者保持仰卧位,胸部位扩,充分显露肺部,转速为0.3~0.8 s/r,矩阵像素为>512×512。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以及对病理特征的检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
在80 例肺结核患者扫描诊断后,CT 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 线平扫的诊断准确率(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对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2.2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病理特征的检出率
CT 扫描对80 例肺结核患者病理特征的检出率显著优于X 线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肺结核作为临床中极其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此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中低热、呼吸困难、消瘦、乏力、咳嗽、胸痛等均为此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对患者生活以及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4]。而此类疾病主要分为血型散播型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以及继发性肺结核等;因此,早期及时的诊治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5]。
CT 扫描技术对比X 线平扫而言,其在结构上无重叠表现,同时有着较高分辨率,能有效地显现出患者肺部中的异常影像,而对于部分少见部位肺结核以及非典型肺结核患者来讲,CT 扫描的诊断效果尤为显著[6]。由于肺结核的病变形式多数为多形性病变,因此采用CT 扫描进行诊断,能明显地将患者肺部异常影响显现出来[7]。本次研究中,在80 例肺结核患者扫描诊断后,CT 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 线平扫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扫描对80 例肺结核患者病理特征的检出率显著优于X 线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CT 扫描能有效地将更多的病症检测出来,提高检出率,对后期的治疗与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8]。
综上所述,CT 扫描技术对于诊断肺结核效果显著,对比X 线平扫有着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