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环氧乙烷市场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

2021-02-27邵勇青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广东广州510620

化工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环氧乙烷羧酸减水剂

邵勇青(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0)

1 国内环氧乙烷市场供需总量及发展情况

环氧乙烷在产业链中属于中间产品,最大下游产品是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其次是表面活性剂及醇胺类等。因环氧乙烷无法进口,所以国内环氧乙烷来源只能是国内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主要来自中石化、中石油以及民企三大体系。

2015—2019年,国内环氧乙烷产能以5%~8%左右态势递增。5年间,环氧乙烷新增产能中有70%是原有产能的扩建,实际新增产能仅占比30%。2020年,国内环氧乙烷新增产能72万t,总产能达到547万t,受疫情和装置检修等因素影响,实际产量在430万t左右。分区域来看,华东地区仍是主产区,以248万t占全国总产能的45%,其次是华南地区122万t,占比22%,第三位是东北地区77万t,占比14%。2020年国内新增环氧乙烷产能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国内新增环氧乙烷产能情况

统计已开工建设的改扩建和新建装置,以及已公开规划的新建装置产能,2021年国内环氧乙烷产能将达到675万t,增幅达23%,预计到“十四五”末,国内产能将达到880万t,较“十三五”末增长超过60%。2020—2025年国内环氧乙烷产能体系分布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20—2025年国内环氧乙烷产能体系分布变化情况

国内环氧乙烷产能前几年均是以中石化、中石油主导,但近5年随着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炼化一体化装置投产和下游衍生物厂家向上游拓展,民企份额逐年递增,“两桶油”的占比,已下降至40%左右。

环氧乙烷产能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来自于环氧乙烷前期利润可观,近几年基本处于国内乙烯产业链中边际效益最好的产品之一;另一方面自2018年四季度以来,环氧乙烷效益持续高于乙二醇,联产企业都因效益原因增产环氧,减产甚至是停产乙二醇;此外,上游乙烯原料供应渠道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也助力了民营企业异军突起,而且新投资的民营企业多有下游产业链配套,可以根据效益情况调剂环氧乙烷产量。未来看,随着炼化一体化装置的投产,更多的一体化乙二醇装置将再度向环氧乙烷方向转移,环氧乙烷将逐步呈现过剩局面。

2 国内环氧乙烷产业链现状及发展情况

国内环氧乙烷消费主要集中在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领域,消费占比过半,主导地位难以撼动,其次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乙醇胺,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环氧乙烷下游消费需求分布情况

环氧乙烷下游产品分布区域性明显。减水剂消费了国内一半以上的环氧乙烷,尤其是东北和华南地区减水剂占比较大;华北地区主要是减水剂和氯化胆碱;华中地区以减水剂为主,又是牛磺酸和甲硝唑的全球主要生产基地;西南地区下游均为减水剂;华东地区产品结构最为多样化,以减水剂和表面活性剂为主,是国内最大的醇醚和醇胺的生产地。

2.1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

受益于中国近几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一带一路”强劲的基础建设及混凝土使用需求,作为主要外加剂的合成聚羧酸减水剂消费量快速增长,也导致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成为国内环氧乙烷最大的下游消费领域,消费占比从2015年的48%上升至2020年的60%左右。

国内从事减水剂单体生产的企业约为52家,预估2020年产量在250万t左右,每吨消耗环氧乙烷0.97 t,合计消耗环氧乙烷242万t。单体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和华南地区,总数约40家,占比77%。当前,国内聚羧酸减水剂单体行业产能过剩明显,行业内生产企业数量增长缓慢,新进入者较少,主要还是老企业的扩产或者新建分厂。

2.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国内环氧乙烷的第二大消费市场,广泛应用于洗衣粉、洗涤剂、匀染剂、去污剂、乳化剂等日化、纺织行业。2020年国内从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的企业约47家,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受益于日化行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对表面活性剂的需求也比较强劲,预计2020年产量在130万t左右,按照每吨消耗0.6 t计算,对环氧乙烷消耗量在78万t左右,呈现小幅增长态势。

2.3 乙醇胺

乙醇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日化、制药和纺织业上作为原料、添加剂、乳化剂、助剂等应用较为广泛。前几年,低成本的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对国内乙醇胺行业形成严重冲击,供需严重失衡,随着反倾销的最终裁定,高额反倾销税或将使得进口量大幅减少,提升国内乙醇胺行业的竞争力。2020年国内从事乙醇胺生产的企业约10家,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预计年产量在40万t左右,按照每吨消耗0.8 t计算,对环氧乙烷消耗量在32万t左右,整体消费趋势基本稳定。

3 国内环氧乙烷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3.1 聚焦区域性、阶段性供需矛盾

“十四五”期间国内环氧乙烷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东北区域,分别达到164万t和108万t。同时,下游衍生物新增需求主要集中在聚羧酸减水剂单体行业。发展区域和产业的过于集中以及对于基础建设的高度依赖,极有可能造成区域性、阶段性的供需矛盾,如:在产能集中投放的华东地区,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环氧乙烷价格的洼地,未来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东北地区基建行业每年受冬季影响,季节性明显,产能快速增长后,季节性的阶段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要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一方面要针对新增产能引进配套下游项目,实现资源就近消化,深耕周边市场;另一方面要根据区域性、阶段性市场供需和行情变化,优化资源流向,择机开展资源或下游衍生物的跨区流动。

3.2 聚焦产业链长远健康发展

纵观近几年,在环氧乙烷产能稳中增长下,下游产品发展瓶颈明显,单一化、同质化现象突出,主要下游聚羧酸减水剂单体、表活以及乙醇胺等产品已经面临产能严重过剩局面,市场价格战逐步打响后,对环氧乙烷的消费量将难有大的增长空间。环氧乙烷下游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迫切需要新鲜血液加入,进一步加大对环氧乙烷的消费。后几年,环氧乙烷同质化下游行业将面临整合竞争、优胜劣汰,预计国内环氧乙烷产业利润将回归合理化。

3.3 聚焦HSSE管理

环氧乙烷作为高危化品,对安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的要求极为苛刻严格。当前产业链发展现状和严格管理要求下,安全稳定生产是最基本的前提、最大的效益,特别是针对远距离的公路运输以及储存量大的下游客户及化工园区,应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各环节发生安全事故。

此外,近几年国家环保政策更加严格,环保政策收紧将会是常态。受此影响,下游高能耗、高污染装置若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在高污染天气将会出现大范围的停产,甚至将无复工可能。环氧乙烷下游及终端部分行业也受到影响,未来几年,政策方面的因素仍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环氧乙烷羧酸减水剂
二氧化碳制环氧乙烷研究获突破
基于净浆扩展度的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分析
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羧酸系超缓凝减水剂性能研究及应用
搅拌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中国石化扬子分公司环氧乙烷增产增效
美国把环氧乙烷列为有害物 巴斯夫、壳牌、沙索多家化工巨头受牵连
搅拌站废水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含聚醚侧链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环氧乙烷储罐安全设计及安全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