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法司法保护推动与高质量发展
——评《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证研究》
2021-02-27刘磊
书名:《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证研究》
作者:梅术文,郑伦幸,张颖露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5241-2
出版时间:2019 年6 月
定价:98 元
互联网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是互联网这一热门产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模块。切实结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实情、互联网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建设的基本规律等多种因素,进一步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司法救济等多方面研究对于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年出版的《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证研究》一书以互联网产业内典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集群”观点和实例论证的研究方法,细致客观地分析了互联网基础设施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产业、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多个互联网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给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和策略。作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互联网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竞争整体态势,并就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的战略趋势和未来走向作出预测。该书主要内容涉及互联网产业的著作权管理、专利权管理、互联网知识产权管理实证研究以及互联网商标管理等理论知识,可谓丰富多样、数据翔实,特别是书中多个互联网知识产权企业的实例分析,如字节跳动公司的版权管理、网易和亚马逊等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参考价值颇高。该书适用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教学培训阅读,也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工作者参考借鉴。
本文参考《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证研究》中关于互联网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及大量互联网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经典实例分析,结合我国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实际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特征,并借鉴国际互联网知识产权管理法律体系的理论知识,尝试探讨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以及互联网知识产权法司法保护、司法救济的方法和可行性路径。
其一,优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互联网市场的多边性决定了互联网经济的相关产业新业态会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制约,知识产权法的基础功能是鼓励创新和保护创新,因而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的法制建设就是为互联网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且跨界融合日趋频繁,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也就是说相关技术和产品的“专利化市场效益”周期在缩短,如果仍旧沿用以往的知识产权法保护相关专利申请流程显然不符合互联网的发展实际,故而需要进一步提升互联网的创新成果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畴的效率。
其二,进一步强化平台现代化建设。据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9)》及相关资料数据显示,互联网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的探索创新推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例如知识产权司法实践裁判规则库、案例库进一步丰富化,以及“知产法庭云”建设,切实满足当前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多样化需求,但是互联网是在迅速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庞大经济产业,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成果的出现必然会对原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因而互联网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需要紧密结合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法的相关平台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
其三,平衡知识产权人的权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同时也是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法律,如何平衡互联网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是互联网知识产权法需要科学把握的核心问题。互联网创新技术、科研成果专利化可以为相关知识产权人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可以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推动力,造福社会公众,二者之间的利益平衡需要知识产权法合理、科学的把握和界定。
其四,加强司法保护队伍建设。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队伍的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相关基础建设,以及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廉洁教育和知识产权司法能力教育,并积极探索多样化、高效化的人员交流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推动审判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升互联网知识产权人司法获得感的同时,也为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法司法保护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提供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