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2021-02-27邓琦
邓 琦
(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2)
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017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1]。习近平总书记还曾指出:“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2]。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转型、增长动能转换和国内国外双循环的背景下,将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湾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大湾区建设肩负着将香港和澳门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建设大湾区是我国“一国两制”实践的新探索,有利于破解粤港澳三地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协同发展,迈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二是大湾区建设肩负着推进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规划纲要》提出,大湾区要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以高端技术引领经济发展,推动产业互补,不断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实现大湾区可持续发展,形成向内地辐射的效应。三是大湾区建设肩负着增强港澳同胞对祖国认同感的重要使命。《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还提出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机制、完善环境,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珠三角9市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
可见,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不仅肩负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而且肩负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港澳同胞对祖国认同感的重要使命。因此,为加快形成以大湾区内人才资源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首先培养好、用好大湾区本地青年资源,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是将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上述重大战略、重要意义贯彻落实、付诸实现的重要举措之一、重要行动之一。但目前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因素。对此,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在科技人才方面的主要挑战和影响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思路。
2 文献综述
国内一些学者对大湾区青年人才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推动大湾区青年科技交流方面,柴茂昌等[3]认为需要明确原则,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品牌,科学设计交流项目;多方联动,健全组织机制;加强宣传,提高交流项目的影响力。在加强大湾区青年人才相关政策设计方面,朱峰等[4]认为在中国特色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正逐渐完善的新时代条件下,要将青年发展置于大湾区建设中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以顶层设计,实现大湾区城市群青年发展政策的整体性建构和精准化设计;王阁[5]认为可以通过政策改革和经济合作升级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通过文化交流增强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感,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便利港澳青年向内地流动;谢宝剑等[6]提出加强政策协同与引导,完善港澳人才政策,发挥企业和行业团体作用,推动港澳青年组织化融入大湾区发展;曾峥等[7]提出加大政策导向,加强信息协同,以“同心”思想做好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思路。在完善对大湾区青年的教育培养方面,颜华等[8]提出加强粤港澳互联互通,建设青年教育培养体系,完善青年自由交往制度,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章熙春[9]提出通过构建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刘胜[10]为优化大湾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提供有关政策建议;周振江等[11]在借鉴欧美国家和地区经验基础上,对大湾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在发动共享社会资源方面,陈晓运等[12]提出出台有关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行动计划,充分联动粤港澳三地和党政团社四方,推进协商交流、资源共享和吸纳融合。在加强大湾区人文融通方面,周仲高等[13]提出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协同机制、强化人文融通、聚焦服务贯通、建设载体平台等方面促进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在大湾区城市发展定位方面,崔世平[14]从澳门回归祖国20 年来的科技发展历程、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方面阐述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中的机遇、担当。
综上可见,现有研究鲜有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背景下,有针对性地研究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方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首先明确了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然后分析目前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在科技人才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影响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思路。
3 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由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在科技人才方面的主要挑战和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组成。
3.1 科技人才资源方面的主要挑战
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是重要基础。据统计,大湾区内各类高等学府有170多所,香港有4 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世界排名前100 位的高校[15-16]。盘活、用好港澳创新资源、科技人才是夯实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所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重要基础的关键。建设大湾区以来,大湾区各地积极搭建多样化科技创新平台,定期、适时举办高交会等科技成果交流会,推进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一小时生活圈”等各项建设等,为粤港澳三地人才共享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是,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核心城市协同创新面临不同政策、制度、机制等之间对接、融通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如港澳人员在大湾区内地从事经济活动的执业资格证明亟待进一步共享认证,且大湾区城市群内部在社保、医保等方面的衔接、融通尚未具体落到实处,较严重地影响了港澳科技创新人才在大湾区内自由高效流动,进而影响了港澳科技创新人才在大湾区内地的生活、就业,也就导致了大湾区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困难。大湾区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目前仍然存在人才要素流通不畅、人才同构现象严重、高端科技人才资源较为匮乏等现状,这也是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在科技人才资源方面的主要挑战。
一是人才要素流通不畅。虽然政府一直在鼓励和推动人才资源共享,但由于科技人才的稀缺性和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目前的人才共享范围、领域具有限制性。粤港澳三地之间的政府已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方案等致力于消除三地制度壁垒,但目前仍存在“大门开、小门不开”、创新做法落地难等问题;三地发展大湾区的整体观念、理念未切实统一,阻碍了人才的高效流动。如各类人才申请成为大湾区人才储备资源的注册、审批环节复杂,同时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放管服”改革仍处在政务便捷和减少耗时阶段,加强和规范事后监管等较高阶制度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是人才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在内地改革开放初期,港澳与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了“前店后厂”垂直产业分工体系,但是随着广东经济发展,以及要素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等,粤港澳三地产业间的关系已向竞合关系转变,这在机场、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2017 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提出,珠三角各地市产业同构现象明显,要素流动成本过高[17]。随着产业的同质化发展,大湾区人才的需求亦趋于相似,导致了人才同构。因此,如果大湾区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协作、产业间无序竞争、经济梯度布局不合理等继续发展下去,大湾区人才同构现象将愈演愈烈。
三是高端人才资源较为匮乏。根据对粤港澳教育体系的分析,顶尖院校较集中在香港;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7》,广东有147 所高校,但大多数学校为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高端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制约着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
3.2 影响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
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湾区建设离不开青年人才的积极参与、积极融入这一国家战略,以实际行动推进港澳与内地的创新协同发展,也是新时代新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同时,青年群体思想更为活跃,探索和了解外部世界的需求旺盛,也处于思想塑造的关键时期。然而,根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2020 年11 月25 日发布的《施政报告》,按照香港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青年人的失业率可能会维持双位数字一段时间[19]。据澳门最新公布的2016年人口报告,澳门13~29岁的青年有14.7万人,约占澳门总人口的1/4,是一个所占比重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其中青年人口的失业率从2009年的5%下降至2016 年的3.5%,澳门青年的就业状况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20]。大湾区的建设有赖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但目前的客观现实与我们的良好愿景相距甚远。据广州市的一项调查,78.5%的港澳青年不了解广州市所提供的各类创业空间、孵化器等平台,对各类平台所获认识模糊,认为各类平台很有帮助的仅占16.8%,认为几乎没有帮助的占15%;在穗近90%的港澳青年认为未能享受医疗、养老、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其中少数能享受相关社保(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的港澳青年主要是因为其父母在广州工作、曾在广州就读或供职于内地民营企业;港澳地区普遍认同的内地高校主要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985工程”“211 工程”高校,其他非“985 工程”“211工程”高校的港澳毕业生面临在港澳地区求职缺乏学历上的认可,在内地求职缺乏地域竞争力,造成他们在留内地发展和返回港澳就职之间处于两难局面[21]。全球范围内,2018 年深圳排在香港人才选择就业城市的第8 位,新加坡保持成为香港人才的第一选择,其他属于香港人才热衷的就业目的地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国工作和定居似乎成了香港大量人才的一致选择[15]。香港的人才流失也是大湾区的人才流失,影响着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
总体来看,影响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大方面。
3.2.1 港澳的科技人才培养、就业问题
澳门虽然一直致力于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但目前仍以博彩业为主,是国际著名休闲旅游城市,也导致了其年轻人、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所相应侧重。而香港,在《2017 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综合排名16 位,其中虽然创新投入排第8 名,但创新效率排名落后至第73 位[22],可见相关创新投入产出相距甚大;此外,香港本地科技人才的培养、就业问题也制约着香港科技发展。
一方面,与大湾区内地比较,香港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产业、市场、科研投入、社会关注、企业成本、人才培养、政府行为等方面。香港经济集中在四大支柱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和旅游)上,产业结构上的“偏科”影响着香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导致了香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科技创新青年就业出路收窄,也影响了香港在科技方面的产出。科技创新发展市场规模较小,缺乏作为市场主体的高新企业带动,也一定程度束缚了香港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目前香港的科技创新投入在香港生产总值中仅占不到1%,而深圳这一指标占比为4.1%,香港的创新及科技事业仍相对落后,科技创新生态仍需进一步完善,整体社会的科技创新氛围仍有待持续提升。就薪资而言,近年来香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起薪增长率放缓。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虽然香港有一流学府、科研人员,然而理工科学生入学率比商科低,学校内鼓励创新的氛围也不够浓厚。目前,香港不仅缺理工科专业毕业生,职业培训机构的不足还令香港缺乏适应科技岗位的有基础经验的人才。此外,按照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在初期,需要政府引导、鼓励和扶持,而香港特区政府所秉持的“积极不干预”理念也是影响科技创新在香港步履维艰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香港高校与企业联手运作的产学研机制因政府作用的缺失,运作起来也不顺畅,毕竟高校需要政府科研投入,科技企业需要如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以及两者共同需要的政府推动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与香港青年自身相关的制约因素有关。一是在上述科技创新大环境影响下,香港青年对创新创业热情不够高,而且香港社会缺少像阿里巴巴集团的马云和腾讯的马化腾这样的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的榜样效应。二是香港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够浓,科技创新人才更倾向就职于跨国大企业,而非耗时费神地去创业或加入初创企业。三是香港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做法较为现实,往往主要结合香港四大经济支柱考虑就业,由此主导选择就读大学的专业,导致了香港青年的知识技能侧重于商科或金融类。四是香港本地青年视野存在局限性,未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如在面临香港科技创新资源存在某方面匮乏的时候,未能积极拓展接受学校以外更多的培养形式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到香港以外更大的环境抢占发展机遇。
3.2.2 引起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1)收入、福利差异。目前,珠三角地区的薪资、税收、福利保障等收入再分配与港澳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如税制不同,港澳税负轻,主要是直接税,而珠三角税负较重,主要是间接税,港澳人士身处内地超过183 天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货币的差异、利率的不同也是产生大湾区城市群“9”与“2”物价水平、金融理财收入等差异的重要因素。另外,香港在公立医疗体系、高等教育领域和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内地比较存在一定优势。2020 年1 月广东省人社厅出台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推进深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加快推进粤港澳三地社会保险规则衔接。可见,三地社会保险规则衔接工作仍亟待细化落地。虽然,目前如港澳居民在内地的个人所得税补贴政策已落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不再需要办理就业证、粤港澳通信漫游费用显著下降等,但这些初步措施还远远不够。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20 年6 月发布的《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第71 号报告书》,关于香港人口到大湾区生活意向,在2019 年4 月至7 月期间开展的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结果表明,在有想过将来到香港以外地方生活但没有兴趣将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生活的15 岁及以上人士,以及没有想过离开香港到外地生活的15 岁及以上的人士中,14.4%表示假如大湾区内地提供与香港相近的医疗服务,会增加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生活的兴趣;其次是香港医疗及福利可以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享用(14.1%),以及大湾区提供跨境交通费津贴(13.2%)[23]。2019 年香港与广东的学校应届毕业生平均入职月薪分别如表1、表2 所示[24]。
表1 2019 年香港学校应届毕业生平均入职月薪 单位:港元
表2 2019 年广东省的学校应届毕业生平均入职月薪 单位:元
(2)信息获取呈碎片化。在获取大湾区资讯方面,目前港澳青年仍主要通过Facebook、微信等媒体方式,且获取信息渠道比较单一。这类通过媒体渠道获得的信息属于二手资料,实地考察、游学等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一手资料的途径未能得以推广应用,更不用说有社会力量参与的组织化、制度化的集体行动。同时,大湾区的相关配套制度机制等大部分仍在顶层设计阶段,虽然在不断推进中,但相关的理念、方案、措施等信息未能切实落到大湾区广大青年中。相较于珠三角其他地市,广州、深圳提供较为丰富且优质的大湾区信息资源,也意味着大湾区信息资源亟待有效共享、整合。以上存在问题客观地降低了港澳青年认识大湾区内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对公共产品、服务治理的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有别于国际上三大著名湾区的特点:“一国两制”、3 个关税区、3 种货币和3 种法律制度,粤港澳三地的工商注册登记、商务法律制度以及与财税、金融有关的法律制度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港澳青年跨境就业而言,与劳务、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差异容易成为“拦路虎”。在为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如通关便利化、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等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方面,粤港澳治理模式差异也较大,大湾区内地治理主体目前仍以政府为主,通过职能部门管理和制定政策等,而港澳地区更多的是通过社会力量如行业组织进行业界治理和指引。政府管理的程度与多中心主体共同治理的程度之间的差异,也是产生粤港澳三地在政府决策和监管等社会治理方面差异的源头之一。
4 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治理思路
与国际三大著名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其科技创新优势。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轨迹并非直线型,而是呈现跳跃式增长,这由科技创新的本质属性决定。相较于科技发展时间较长、创意已趋于相对稳定的国际三大著名湾区,迈上新征程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正迸发着闪耀世界的光芒。基于区域治理理论,区域治理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政府、国际组织、私人部门、公民以及利益相关者,通过商量、谈判、讨论、伙伴关系等方式对区域内各类事务进行共同行动的过程[25]。大湾区建设需要政府、社会、民众(这里主要指港澳青年)加强沟通、互通意向、达成共识,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共同行动,实现对大湾区的社会科技创新进行有效治理,这也是设计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有效路径的重要基础之一。
4.1 建设更多世界一流大学,激发院校创新活力
2012 年经济合作组织发布全球创新报告认为,在科技竞争中我国有两个短板,一是缺乏硅谷那样的区域创新龙头,二是缺乏世界一流大学[26]。目前在大湾区内,虽然香港有不少名校,珠三角有不少名校办有分校或研究院,但尚未形成龙头效应。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结合现有基础,下力气多举措建设更多一流大学,使大湾区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之一。此外,还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管理,充分发挥一流大学引领科技发展和培育创造型人才的基本功能。一是发挥院校科研优势。建立研究型院校的对接机制,围绕生物、健康以及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紧扣前沿科技和关键性技术建立高水准的攻关研究中心。二是以研究平台集聚世界顶级科学家。研究型科研院校、一流大学是世界顶级人才集聚的枢纽,搭建枢纽平台,吸引、汇聚世界一流学者,推动大湾区内外人才资源双循环,提升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创新制度机制。完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可以考虑设立专门机构把科研产出和企业需求连接起来,负责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保障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畅通[27];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四是大湾区高校密切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针对港澳青年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构建有侧重性的思政课程、基础学科兼有跨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实验研究“四位一体”的课程教育体系;建立大湾区高校联盟制度,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教师、学生相互交流,学分互认;以切实措施鼓励大湾区城市群大学生密切交流,共同举办三地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推进大湾区“青年同心圆计划”等青年合作互动项目。五是精准推进国际协同。精选全球前150 强高校中排名于前30 位的学科,与其相关学院合作办学,引入国外优质资源,开展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多样化合作项目,整体提升大湾区高校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如大湾区高校院所与欧洲顶尖研究所设立大湾区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生命科学及工程科研发展平台,与美国著名学府共同构建大湾区生物科技、转化医学合作平台等,与国际先进的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充分对接,打造青年科技创新共同体。
4.2 结合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扎实推进大湾区青年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规划纲要》提出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等,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不是直线向前发展的过程,当中有曲折。大湾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就业形势面临着新增就业岗位阶段性减少、落后产业劳动力转移、对专业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等一系列变化和新问题,这些变化关系到科技(专业技术)青年人才的基本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推动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需要扎实推进大湾区青年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2.1 深化产业分工合作,源头解决人才同构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政府要加快退出微观市场的步伐,积极消除制度壁垒,并创新制度机制,持续推进能够支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良好营商环境的构造,为人才资源等要素流动提速。其次,整合资源优势。大湾区每个城市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找准自身在大湾区的功能定位,充分整合大湾区资源,促进产业分布与人才资源分布合理结合,如广东利用土地资源、市场规模和产业多样化等比较优势,结合香港在法律、品牌建设、金融、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等优势,形成资源整合,吸引港澳科技企业到大湾区生产、生活成本较低的非核心城市设立分公司;澳门立足“中葡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合作基地”“世界旅游休闲中心”3个功能定位,搭建大湾区对外交流平台,整体拓展大湾区对外科技文化交流;香港稳固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优势,继续发挥大湾区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为大湾区各要素和科技产品顺利“引进来”和“走出去”打通国际市场网络。最后,以产业引领人才培养。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结合产业梯度发展,推动人才梯度流动,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全面推进科技人才的数据共享,实现大湾区城市群产业的合理布局,避免人才恶性竞争。
4.2.2 整体设计大湾区高校学科专业,精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大湾区城市群应该协同设计对口市场需求且能够引领大湾区发展的高校学科专业,避免人才资源重复建设,并重点、科学地设计自然科学等基础科学学科专业和与高端制造业相匹配的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结合香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优势,重点设计相应的学科专业,培养出更多符合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结合澳门国际休闲旅游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平台等,重点设计相应学科专业,培养出更多符合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需要的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人才;结合大湾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着力完善理工科类课程设计,为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培养各种工程创新人才。同时,可设计理工科与商科科学结合的课程、设置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跨领域学部,在提高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传授学生兼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的知识技能,培养STEM 类专业的学生科技创业,甚至在中学设置STEM 园地,为师生提供有效互动的基础科学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其次,建立健全联动培养机制。通过系列联合行动,如制订培养方案、设置工程模块课程以及针对实习和科研项目,联合培养研发型人才,深化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企业提前、全链条、多层次参与院校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与行业合作设立基金计划等,通过实践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创业思维和精神,帮助毕业生创立科技企业;可试点推广东莞科技创新园模式,院校与制造业基地相连接,产生包括科创人才在内的创新要素流通、碰撞,激起创新火花,同时也能起到降低科技创新和创业风险的作用。各类平台所形成的良好创新服务环境将科技创新要素与科技管理服务要素联合起来,规范高效运作。
4.2.3 构建大湾区青年智慧新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科学技术为支撑,粤港澳三地协同构建青年就业服务体系,特别应注重通过科学的数据建模,形成科学的服务评估系统。通过这一评估体系,不仅能够精准评估市场需求,这里特别指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需求,还能评价港澳青年人才应用该就业服务系统投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成效,并且能够根据就业供求失衡、失业等风险评估引导港澳青年人才正确择业。其次,服务于该就业服务体系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国家关于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培训工作规划,落实师资力量并与时俱进优化、提升,切实能够以数据建模,应用数字化就业评估系统,作用于现实——高效引导就业、解决就业问题等,避免只是在形式上使用了一个网上登记、流转办理即简单由纸质转电子就算是“智慧新就业”,而是真正充分发挥智慧新就业服务系统作用,服务大湾区广大青年,实现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目的。另外,该体系也可包括“港澳青年内地实习自助计划”,拓宽渠道,便利港澳高校学生到珠三角地区企业、机构实习,为港澳青年提供不同类型的实习岗位。
4.2.4 系统构建大湾区再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体系
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变过程,决定了就业适应性的曲折发展过程。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存在阶段性的不适应性,失业人数增加,需要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发挥调节作用,缓解失业率、助力就业供需平衡。目前大湾区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就业结构必然随之发生改变。就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而言,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建设,既要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也要考虑港澳青年的特点,怎样将具有自身优势的港澳青年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需求更有效结合,实现就业对口、提高岗位适应性,再教育、再培训是关键。其既发挥为港澳青年武装能力的作用,也发挥着港澳青年适应就业的“润滑剂”作用,使港澳科技创新、专业技术青年人才更快、更好地成为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所需的基础研究型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如针对香港缺乏适应科技岗位、有基础经验的人才,加强科研成果(产品、服务)知识、应用技能教育以及与顾客交流、使用信息、适应社会行规等方面的实践培训。此外,应该注意到,对港澳青年再教育、再培训的内容不应仅为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还应该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爱国、热心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发展,切实建设好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4.3 推进制度创新,加强统筹协调
青年是大湾区的未来,港澳青年更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放宽视野,积极投身到大湾区建设中来,把自身事业发展与大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跨出港澳地域界限,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赢得自身发展更多机遇、更广空间。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需要大湾区各治理主体间协调联动、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是城市群的建设,可适用尺度重组,创新制度机制,调整各治理主体间行为关系。尺度重组理论侧重于探索如何经由国家权力的“尺度上下移”,实现对城市空间结构、资源要素配置及其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尺度重组来构建区域治理的新规制[28]。大湾区可探索以尺度重组调整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等,引导、鼓励社会公众治理主体等参与、主导区域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为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提供良好的制度和社会环境。
4.3.1 政府加强协同与引导
政府是现阶段大湾区建设中推动三地交流与合作以及制度创新的主要力量,三地首先务必放开视野、拓宽思路,切实形成统一共识。成立大湾区专门委员会、湾区任务小组等联合机构,将共同协调推进港澳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的任务纳入大湾区城市群政府部门协调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对大湾区的青年人才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定期或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跟进政策的适应性与协同性并予以及时调整,形成政策的持久合力,同时设置专业咨询机构,支持专家智囊团、商会、行业精英等参与决策;以大湾区领导小组下设的专项工作职能部门贯彻执行联席会议决定,切实解决“大门开、小门不开”问题,使各项措施、做法落地有效。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到大湾区内地经营发展的港澳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支持港澳科技企业带动港澳科技创新型、专业技术型青年人才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发展。政府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要通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审制度,提高研发投入资金的有效使用率。三地政府创新制度机制,协同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如沿着国家科研经费在大湾区内跨境使用等做法,拓宽思路,并制度化形成体系,切实推动要素资源特别是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在大湾区内高效流动;建立健全对口帮扶机制,如香港特区政府设立“青年发展基金”,为有意到广东自贸区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资助,大湾区内地的地方政府引导社会组织设立机构对口接洽、提供创业就业服务;三地政府与高校、商会、行业协会等形成合作机制,组织港澳青年科技人才到国际著名的创业中心和跨国企业历练。
粤港澳三地联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高校包括教师团队和学生组织等,多方合力攻坚,将科技创新因素渗透到青年个人成长、发展的每个阶段及其生活工作的每个环境,形成其有效成长发展链,并在关键节点予以重点加强。如在中小学阶段,开始营造包含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因素的科学文化环境;如对报考大湾区内地高校STEM 类专业的港澳生源予以资助,在奖学金方面放宽条件并提高奖励额度等;如在加强宣传力度促科技创业就业方面,可组织大湾区内地科技企事业单位等赴港澳,联合港澳高校等举办招聘会;如在科技初创阶段,通过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予以引导、扶持;又如在培养人才方面,既注重大学教育也注重职业教育培训等。并且以点及面,将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上升到大湾区建设发展战略层面,不断提升大湾区现代化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紧跟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社会创新的需要,更新顶层设计、调整行动规划等;对标国际,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退出经济微观领域,促进要素资源切实高效流动;持续不断加大以创新驱动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此形成从下至上、从上到下的“大气环流式”科技创新社会火热氛围。
同时,粤港澳三地协同做好促进港澳青年人才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梯度行动方案,并制定时间节点倒逼落实。第一步,培养好、服务好、支持好、鼓励好目前已经在大湾区内地工作、生活的港澳科技创新型、专业技术型青年人才投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第二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搭建交流平台、举办专题活动等,组织在大湾区内地培养成长、发展起来的港澳青年及其亲友等,宣传带动还在港澳地区的青年人才,着重带动港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4.3.2 建立大湾区青年科技创新平台
企业发挥好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搭建科技创新、专业技术交流互动平台。大湾区城市轮流举办科创企业家交流活动;联合各城市的青年团体共同举办大湾区青年“科创周”“创新创业金点子竞赛”等创新创业活动,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为主题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文化交流、城市考察等系列活动,打造服务大湾区青年成长、发展的多层次平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搭建大湾区青年专业人才的交流合作平台,大力助推港澳青年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科技创新、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优势互补、业务合作、项目对接,共同参与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并且,以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龙头,为大湾区青年创新发展提供科技平台支持,推动青年创新项目的孵化更加顺利。在大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同时,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分支机构,形成科技创新的网格化;将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纳入大湾区总协调机制之中,通过整体规划、联动协调,为港澳青年的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渠道,降低其科技创新创业成本;积极引导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科技创新大潮,发挥所长,将所学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应用于大湾区建设实践。
4.3.3 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非政府组织是大湾区科技创新治理的重要力量,如熟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社会团体,通过发挥其专长和优势,利用其专业资源以及社会网络资源,助力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事业;广泛收集港澳青年人才意向,向大湾区内地输送港澳青年人才的需求、期望;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多渠道宣传介绍,包括实地参观、考察等,共创有利于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内地科技创新的大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创立专业性社会组织,如青年科技文化交流联盟、青年基础科学研究联盟、青年智能制造联盟,共享信息、对口提供公共服务,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4.3.4 鼓励港澳青年积极作为,爱港爱澳爱大湾区爱祖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港澳同胞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港澳青年是建设大湾区的重要力量,已经有许多,今后也必将会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看到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大湾区发展的光明前途。目前,已经有不少港澳青年人才积极投身大湾区就业创业,大湾区各地政府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港澳青年,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来,让港澳青年人才把个人理想、事业和大湾区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在大湾区建设中施展抱负,成为大湾区发展的生力军。随着大湾区有关青年发展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地,加上港澳特区政府对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发展的支持,港澳青年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的机遇会更多。这不仅将有利于港澳的稳定和发展,也将极大提升港澳青年的归属感、主人翁感和国家认同感[29]。港澳青年要在分享大湾区发展的红利中担当使命,消除顾虑,奋发向上,敢于作为,为大湾区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
4.3.5 创新大湾区公共治理机制
港澳青年会成长,会成家立业、繁衍后代,为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并且能留得住港澳青年人才,形成大湾区科技创新持续驱动力,大湾区应加快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使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享有与内地青年科技人才同等待遇。推广自贸区成功经验,将港澳人士投资优惠政策和人才安居落户、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政策范围扩展至整个大湾区内地。完善优惠细则,便利港澳青年科技人才在大湾区内地开展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引导部分香港投资者和创业团队在前海工作和生活,为香港年轻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落马洲河套地区附近建设深港科技人才生活小区,建设兼容两种社会管理方式的示范性小区,如可参照深汕“飞地”模式,在大湾区内地选择适合的城市解决港澳青年科技人才居住难等问题,并为其提供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福利服务,引进香港澳门中小学和幼儿院,为港澳青年科技人才子女入学、教育培训提供方便。在尊重三地社会服务政策差异的基础下,适度对接港澳标准;港澳的教育、医疗等机构在珠三角设立分支机构,为在内地工作的香港、澳门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服务。在专业认证方面,合理放开港澳地区医师、律师、会计师和建筑师的从业准入限制,促进港澳与内地在传染病防控、医疗合作、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发展等方面衔接联动,便利港澳青年科技人才在大湾区内跨境就医。在《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下,促进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深入合作,并以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规制和管理及其运营机制的对接为重点,积极建立健全大湾区公共卫生应急联动机制,加快大湾区公共卫生协同发展进程。此外,以革新做法共同开创土地使用新路径,统筹协调大湾区土地资源,解决住房、商租问题。一是丰富住房形式,构建满足不同对象、需求以及防止炒房并配套现代化住房制度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二是在保障住房用地的同时提高土地管理能力,做好科学规划,用精用好每一寸土地,切实保证土地使用质量。三是提高城市改造速度,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的同时加强“城中村”等的改造或转型,释放空间潜能,专供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和科技创新企业商用。四是进一步解放思想,革新土地管理理念,以区域性行政和合作治理的思路引导,共同开创土地使用新路径[30]。
5 结论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肩负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而且肩负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港澳同胞对祖国认同感的重要使命,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落实大湾区建设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分析认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人才资源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人才要素流通不畅、人才同构现象严重、高端科技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并分析认为影响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港澳的科技人才培养、就业问题,以及引起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创业顾虑的主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包括建设更多世界一流大学、激发院校创新活力,结合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扎实推进大湾区青年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政府加强协同与引导、建立大湾区青年科技创新平台、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不断完善人才在大湾区就业生活的社会保障政策等,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治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