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新品种千乡优220的选育

2021-02-27陆建康吕乐城杨俊涛罗德祥

中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稻区中稻大田

陆建康 梅 佳 吕乐城 杨俊涛 罗德祥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1500)

水稻在中国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超过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1]。近年来异常气候频繁发生,中国主要稻区稻瘟病大流行,年发病面积达330 万~570 万hm2,每年损失稻谷数亿公斤[2-3],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稻米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因此,选育产量稳定、品质优良、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是杂交水稻育种工作的重点。千乡优220 是以优质、抗稻瘟病不育系千乡059A 为母本,以高产、抗稻瘟病、强恢复力恢复系苏恢220 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新品种,于2019 年10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千乡优220 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不育系千乡059A千乡059A 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用千乡411B/(地谷B/宜香1 号中系选的F10单株)与(金23B/宜香1 号中系选的F8单株)/千乡654B 杂交,经系谱选择,F2优选单株与不育系金23A 杂交,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2018 年7 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20 年1 月1 日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公告,公告号:CNA029514E[4]。不育系千乡059A具有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分蘖力强、配合力好、稻瘟病抗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1.2 恢复系苏恢220苏恢220 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高产、抗病、高配合力恢复系,其亲本来源为:苏恢374/75-1-127//苏恢374,从BC1F3开始,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含有稻瘟病普抗基因Pi-9 基因的单株,同时结合井冈山稻瘟病高发区田间鉴定筛选抗稻瘟病株系,经多年加代、鉴定、筛选育成。恢复系苏恢220 具有株型紧凑、叶片卷挺、茎秆粗壮、抗稻瘟病、产量高、恢复力强、恢复谱广等特点。

1.3 选育过程2015 年在海南安排千乡059A、荃香9A 等多个不育系与苏恢220 进行小面积制种;2015 年正季千乡059A×苏恢220 在小区品比试验中表现突出,定名为千乡优220;2016 年在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多点测试品种比较试验中,千乡优220 表现出生育期适宜、株高适中、丰产性好、外观米质优、田间抗性好等特点;2017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试;2018 年续试并同步生产试验;2019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6116)。千乡优220 品种系谱图见图1。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2.6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0.1d,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叶片卷挺,叶色浓绿,株高124.9cm,有效穗数15.4 万穗/667m2,穗层整齐,穗型中大,穗长24.9cm,每穗总粒数189.7 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7.7g,后期转色快,熟相好,落粒性中等,谷粒呈金黄色。

图1 千乡优220 品种系谱图

2.2 稻米品质2018 年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糙米率77.1%,精米率67.2%,整精米率63.4%,粒长6.3mm、长宽比3.0,垩白度2.8%,直链淀粉含量14.2%,胶稠度84.0mm,透明度2 级,碱消值5.0 级,米质达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

2.3 抗性2017-2018 年经8 家国家级区试抗性鉴定单位2 年鉴定,结果表明: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分别为3.8 级和3.7 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 级,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最高9 级,高感白叶枯病;褐飞虱最高为9 级,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5 级,耐热性中等。

3 产量表现

2017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为604.89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15%;2018 年续试平均产量为617.80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24%;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11.34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69%。2018 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为630.26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28%。2019年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示范种植,每667m2平均产量为635.30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13%;2020 年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省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出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性好、抗倒力强等特点,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收测产,每667m2平均产量为653.30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35%。

4 配套栽培技术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一般在4 月底至5 月初播种,每667m2大田手工插秧用种量1.00kg 左右,大田机插秧用种量1.75kg 左右,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杀菌工作,预防种传病害。秧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风向阳地块,每667m2施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后同)20kg 作基肥,2 叶1 心期追施45%复合肥10kg作断奶肥,移栽前3~4d 施尿素5kg 作送嫁肥。秧田期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稻飞虱和稻蓟马,移栽前2d 喷药治虫,做到带药下田。

4.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手工插秧移栽秧龄25~30d,株行距16.7cm×26.6cm,每穴插2 株谷苗,单株带2~3 个分蘖[5];机插秧秧龄控制在18~20d,株行距16.7cm×30.0cm,每穴插3~4 株谷苗,单株带1~2 个分蘖,确保大田基本苗在6 万株/667m2以上。

4.3 科学水肥管理千乡优220 穗型中大、茎秆粗壮、植株较矮、耐肥抗倒,适宜在中上等肥力水平的田块种植。底肥一定要施足,一般每667m2用45%复合肥35kg 和尿素10kg,在大田耕翻前一次性施入;移栽后5~7d 施分蘖肥,用尿素10kg 拌大田除草剂,促进秧苗早发、多发分蘖的同时防控杂草;穗肥应根据田间长势合理施用,一般施45%复合肥7.5~10kg,过旺田块应少施或不施穗肥。水浆管理做到前期浅水勤灌促分蘖,够苗后及时搁田,中期建立适当水层,促进穗分化和发育,后期田间干湿交替,利于灌浆结实,收获前7d 左右断水,便于机械化收割,切勿断水过早。

4.4 强化病虫害防治大田期根据当地历年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植保部门预测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螟虫等病虫害。

猜你喜欢

稻区中稻大田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稻区冬闲田种植油菜经济效益研究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