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过后葵花开
2021-02-26李林洁
摘 要:兒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以苦难为底色,含蓄地穿插那段特殊时期的历史事件,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即青铜和葵花。尽管他们的生活中充满艰辛与苦难,兄妹俩依旧能乐观地直面生活中的不如意,向我们展现出了善良、坚忍等美德,令读者不禁潸然泪下。
关键词:《青铜葵花》;苦难;人性美
作者简介:李林洁(1997.8-),女,辽宁省新民市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3-0-02
曹文轩的代表作《青铜葵花》以儿童的视角,坚守苦难的表述,以平和的语调向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幅苦难的画面。正如作家在书的扉页上写道的那样:“谨以此书献给遭受苦难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在曹文轩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难,苦难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不可回避的。而作者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苦难中发现美丽,发现温情,发现人性的光辉。
一.《青铜葵花》——爱让苦难褪色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以苦难为底色,讲述了那段特殊时期生活在农村的哑巴哥哥青铜和城市小姑娘葵花的一段震撼心灵的兄妹情。曾经生活在城市的葵花跟随被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的爸爸来到了大麦地,虽然爸爸每天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想到可以陪着女儿慢慢成长,爸爸获得了很大的慰藉。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无情地夺走了爸爸的生命,葵花成为了孤儿;所幸在这个时候她认识了乡村男孩青铜,并被善良淳朴的青铜一家收养,他们一起生活,一同经历着生活中的快乐,哥哥青铜悉心地呵护与长情的陪伴中逐渐长大,他们还一同直面困苦,在蝗灾、洪灾、饥荒等灾情肆虐的情况下,依旧互相陪伴,在苦难面前仍然能够保持着积极阳光的心态和坚强的品质。直到那天葵花不得不回到城市去,青铜在码头旁日夜守望,痴痴地盼着葵花有一天能回来,在无限思念的驱使下,青铜突然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吼出了“葵花”两个字!这是爱的奇迹,是长期积蓄在心中的那份爱的尽情释放!这个结尾是全书的高潮,人们在惊讶的同时又不由得肃然起敬。
我们不妨将兄妹二人的名字看作是两个意象,“青铜”象征着苦难与坚强,“葵花”象征着希望与阳光。看似这两个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则是最纯粹的疼爱、最长情的陪伴、最无私的守护、最温情的牵挂。我们了解到,青铜是一个不幸的男孩,五岁时就成了哑巴,他内心敏感却无法表达,他也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1]。葵花的出现使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照顾并保护妹妹,而此时刚刚失去父亲的葵花孤苦无依,也将青铜当作自己的依靠。
青铜带着妹妹看马戏,为了让妹妹能够清晰地观看马戏表演,青铜让葵花坐在自己的肩膀上,自己却累到几乎虚脱过去;面对邻村孩子的恶语挑衅,青铜担心葵花受到伤害,固执地支开妹妹,独自和那群孩子们扭打起来;为了让妹妹能够有钱照相,青铜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光着双脚,在冰天雪地中独自走回了家……当葵花不得不回到城市上学时,青铜仍然日夜坐在草垛上痴痴地等待她的归来。书中这样描写这段情节:恍惚中看见葵花从水帘中跑来,他向葵花跑去,从草垛上摔了下来,醒来后,他看到葵花——她还在水帘下跑动,并向他摇着手,他张开嘴,用尽平生力气,大喊一声“葵花!”眼泪泉涌而出。[2]这是爱的宣泄,是情感的迸发,是生命的蜕变。
二.苦难——苦难中不乏美丽,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曹文轩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继续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3]青铜一家人,虽然贫困但是没有丧失生而为人的良知与底线,在蝗灾、洪灾、饥荒等灾难面前,他们依旧生挺着和命运进行着殊死较量。正如村长怒吼的那样:“把腰杆儿挺直了!挺直了!挺成一棵树!”诚然,青铜一家人就像一棵棵粗壮的大树,他们伤痕累累,却从未倒下![4]
《青铜葵花》这部作品虽然通篇都在讲述苦难却并不生硬刻板,比如在渗透特殊历史事件的时候,能够巧妙对其进行诗化的处理,既没有哭天抢地也没有自甘堕落,而是哀而不伤地叙述苦难,展现着对生的执念与倔强。当然这部作品也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能动反映,曹文轩的童年恰逢“三大改造”、大跃进等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使得他早就体验到了苦难的滋味,这激发出了他内心深处的“苦难意识”。所以当我们读到洪灾、饥荒等灾难的场景时,会有强烈的代入感,我们的情绪会在潜移默化中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不断变化,沉浸其中,产生共鸣。
曹文轩在接受《信息时报》时表示:“苦难的确存在,但我不想把苦难描写得让人感到绝望。事实上,我们在经受苦难的时候,往往看到的是美好的东西。我的母亲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宁愿自己饿着,说自己不想吃,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多吃一些。当我在回忆那段历史的时候,感受到的并不是像很多作家书中描述的人吃人之类的极端残酷,而是一种美丽。”因此,我们在作品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一种唯美的意境就不足为奇了。
三.人性的光彩——苦难中的一缕暖阳
爱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给苦难的人们带来安慰与希望。灾难给人们带来了痛苦、饥饿、绝望等一系列负面的情绪,但爱能在无声无息中抚平人们的伤口,赐予人们和命运抗争的力量。
葵花刚来到青铜家时,经历了大洪水,房子被冲垮,生活用品所剩无几;又经历了肆虐的蝗灾,庄稼颗粒无收,所有的辛苦付之东流;经历了大饥荒,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每次苦难对于这个贫苦家庭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是因为爱的力量,是亲人之间的默默付出,他们都在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呵护着彼此,守护着这个家庭的安定与幸福。葵花为了凑钱给奶奶治病,偷偷地采银杏,和大人们坐船到很远的地方卖,这一情节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只是一个孩子,苦难让她不再幼稚天真,在她小小的身躯中增添了些许成熟与责任,让这个小姑娘承受了太多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压力与辛劳,实在令人疼惜。青铜为了让妹妹吃上一口鲜美的肉,跑到河中打来了一吃只野鸭,顾不上自己已经累得大汗淋漓,立刻给葵花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鸭汤,催促葵花快快尝尝。不是亲兄妹,胜似亲兄妹,这种无私的关怀和澄澈的亲情真是让人感动又令人震撼不已!
善良永远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底色,从古至今都深深地烙在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血里,成为历久弥新的美德。青铜一家人对待邻里向来是和善宽厚的。他们对待动物也是如此,和他们一家走过无数次风风雨雨的老水牛早就成为家里的成员之一,爸爸和奶奶对待它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般温柔。劳作时,从不轻易抽打它,不因为它年老不能快速地犁地而喋喋不休地谩骂,在它大限将至的时候,人和牛仿佛有了心灵感应,都在无声地告别。
不仅仅是青铜一家人,大麦地的村民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大家应该对嘎鱼这个孩子印象深刻吧,平日里他顽劣不讲理,总是和青铜葵花兄妹发生小冲突。但是嘎鱼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并不是一个恶劣的人。在得知奶奶病重时,嘎鱼给青铜家送来了鸭子,在市里的领导来接葵花回去时,他为青铜通风报信并帮助青铜葵花兄妹俩保守藏身地的秘密。这段描写既彰显了孩子们之间纯粹的友谊,更能突出善良的美好品质。
人之所以能够战胜苦难,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除了过人的勇气,坚忍不拔的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为了让葵花能够顺利地参加学校的集体拍照活动,青铜一家人开始日夜编织芦花鞋,编好后让青铜拿到集市上卖。青铜为了多挣些钱,不惜卖掉了自己穿的那芦花鞋,光着双脚,独自在凛冽的寒风中踏着厚厚的白雪走回家去。为了给奶奶筹集医药费,葵花听说银杏能卖很多钱,就偷偷地跑去捡银杏,独自和大人们坐船到好远的地方卖。在这期间,两个孩子经历了不计其数的艰辛,但是没有叫苦不迭,兄妹俩坚忍得近乎固执,只要能给家里人带来好处,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生活很苦,有太多的艱辛需要自己消化,生活很甜,只因有家人们陪伴在身边。
结语:
曹文轩苦难叙事的背后蕴含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既讲述苦难又表达感动。通过苦难让我们意识到真善美的可贵与人性的温情,更促使我们明白:苦难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存在,其本质就是让社会和人类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真正要义。曹文轩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我们需要的是面对困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5]通过苦难,我们能够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更加敬畏生命的绚烂。
曹文轩在《青铜葵花》这部小说中讲述了一段爱与苦难相互交织的故事,带给我们和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葵花从城市来到农村,必然会回到城市,城市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比较完善,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各方面都比大麦地便捷得多。但是也许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葵花也许再也无法享受那份久违的静谧,可能人们之间就缺少了那种干净而真挚的情谊,但是,也许到某一天,当兄妹俩共同回忆起这段珍贵的时光,回想到大麦地这片人间净土时,能会心一笑吧。
注释:
[1]曹文轩.青铜葵花[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第125页.
[2]曹文轩.青铜葵花[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第242页.
[3]曹文轩.青铜葵花[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第246页.
[4]曹文轩.青铜葵花[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第184页.
[5]曹文轩.青铜葵花代后记.《美丽的痛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第261页.
参考文献:
[1]吴思雨.触摸诗意苦难 铺展唯美画卷——我读《青铜葵花》[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1):72-73.
[2]李昳华.以树的姿势迎接苦难——论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中的苦难美学[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56-59.
[3]曹文轩.青铜葵花[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4]李文萍.从《青铜葵花》看儿童成长的“苦难”及其意义[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4(S1).
[5]胡晓芳.苦难中开出的花——《青铜葵花》读后[J].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07).
[6]我读《青铜葵花》[J].周海峰.江苏教育. 2017(06).
[7]余璐.曹文轩小说创作论[J].文教资料. 2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