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铲煤者》及其元小说特征

2021-02-26骆思达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基思福特

摘  要:《铲煤者》是一篇典型的元小说,夹叙夹议、打破线性叙事的传统、故事内容的碎片化、虚构性被放大等元小说的特征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Keith Fort是美国的后现代主义作家,文学创作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同时还发表了不少文学评论和评论写作文章。《铲煤者》是福特众多具有后现代小说实验特点的作品中最为知名的一篇。本文介绍了《铲煤者》的作者基思·福特和主要内容,并探讨了《铲煤者》中的元小说特征。

关键词:铲煤者;基思·福特;元小说

作者简介:骆思达(1995.12-),女,汉族,北京人,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2

1、《铲煤者》的作者基思·福特

基思·福特生于1933年,逝世于2004年。这位生活年代离我们并不久远的作家,在国内研究他的作品的学者非常少,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在文学领域,他的成就颇高,不仅在1964年获得明尼苏达州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得富布莱特奖学金到法国的蒙彼利埃大学进修。他的人生经验也非常丰富,不仅当过18个月的空军,还在新闻行业当过记者,这为他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考问题的批判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基思·福特是一位思维活跃且敏锐的作家,其后现代小说家的特征在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活跃在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和评论圈中,见解独到。就如同其他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一样,福特重视形式上的革新,认为形式是工具、是表达想法和批判的武器。其元小说的叙述特征,对叙述话语本身的再叙述的表达、削减作者对故事可靠性的权威、凸显故事内容的虚构性和多种可能性,在《铲煤者》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铲煤者》的主要内容

基思·福特的代表作《铲煤者》是一篇讨论小说创作的小说,是一篇典型的元小说。该小说以铲煤者和铲煤这件事情为题材,“试图”写出四个不同的故事,而就在读者刚沉浸于阅读每一个故事没多久的时候,作者便会被自己的思路打断,会顺势写下在写到那里时想到的作家、理论进行引用。

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雪天,“我”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街道时的所思所想:这个街道由曾经的辉煌衰败到如今落魄的样子,此时一个铲煤的黑人男子在呼啸寒冷的北风中,往地下室铲煤。作者对街道、房屋、大楼、煤块被铲起、掉落的过程进行了白描。但写到这里作者立即停笔,他认为文字是具有整体性的,哪怕故事中完全没有带感性色彩的词,笔下所描写的世界也是作者通过加工而表达出来的。他认为以小说形式进行对现实场景的描写超出了文字本身的能力范围。

在第二个故事中,场景依然是冬季,六岁的阿米莉亚在家觉得烦闷无趣,央求母亲带她出去,可是身为全职太太的母亲依然有很多家务活没有忙完,通过母女的对话得知,这家的男主人迈克尔是一个作家,且掌握着家里的话语权。他最近要发表的文章有关华盛顿城区的黑人问题,他认为他对问题的抨击有多种角度而且在这之前从没有人提出过相同的观点。他觉得带女儿出去散步,可以让大脑,于是就准备和阿米莉亚出门了。随后,福特写到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迈克尔会发现他自己再怎么认真的分析黑人问题,他也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黑人。福特提到了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他指出有些时候象征手法的运用过于生硬,认为象征的运用必须得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作品中运用到象征,就必须确保读者能够接受作者象征背后想要表达的内容;最后作者论述了为何选择写小说而非散文随笔。

第三个故事作者塑造了一个“反英雄式”人物雷吉诺德·考珀史密斯:28岁已婚但正处在失业中,在路边找到了一份临时的铲煤工作,故事中并没有描写雷吉诺德在拿到5美元的工钱后铲煤,而是决定去旁边的居民楼找“乐子”。他把目光锁定在了一位独居的女子身上,谎称自己是清洁员,负责查看暖气片,就这样进了那名女性的房间。他装作很有学识,正在为写一部有关黑人的小说而来体验穷人生活,博取了该女子的好感。就在女子准备烧水请他喝茶的时候,雷吉诺德采取了“行动”。作者写到这里便又停笔了。他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写这种故事情节的“混蛋”的厌恶,在这里格外批判了失落的一代,他认为那些所谓的反英雄式的人物并没有真正挑战社会最根本的规则,而且到最后这些角色总是会被赋予更驯顺、脆弱的特质,创造这些角色的人会希望读者能够爱上这些角色。然而福特在读这一类文章时,会把关注点放在故事情节中的受害者身上。

在第四个故事中,主角变成了一个黑人铲煤工,这位铲煤工休息时去了一家酒吧放松。这里作者特意强调了这间酒吧不论人种肤色都能进来。在黑人准备离开时,一直坐在酒吧旁边电话亭里的男子拦住了黑人,并请他喝酒。这位男子与黑人聊了自己正在写的小说,就是关于这位黑人铲煤工的。作者通过这位男子表达了自己对小说写作过程的独特理解,比如文学语言的渲染色彩太强烈,仿佛“full at once of absences and replenishments”;文字是象征的一种,光靠文字是无法进行全面解读的;人们利用文字只是为了更多的利益,連艺术也变成了一种职业,等等。

到了结尾,作者依然在试图厘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所看到的现实和基于现实创作出的文字,依然是个问题。

3、《铲煤者》中的元小说特征

《铲煤者》作为后现代小说中的一篇典型,有着很鲜明的特征,其中第一点便是在不断强调故事的虚构性。从开篇的第二段,作者不仅写到自己对第一段“The clock is ticking”的运用作为整个故事的开始表示不满意,同时也说了“题外话”,即自己真的有个呼呼作响的电子钟。正当读者开始沉浸于故事的阅读中,对这个铲煤工和冬天的街道进一步产生兴趣的时候,作者笔锋一顿,认为这个故事写不下去了。同样在第二个故事的情节快要步入正轨的时候,作者认为“From there on the story writes itself”并且对故事男主角迈克尔未来的发展做了简要的概括,随即便指出自己以下雪作为故事背景是参考了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第三个故事也同样戛然而止了,因为作者“hate bastards who wrote stories like that”明确表示了对失落的一代相同或相似的主题情节的厌恶,认为这一类的反叛完全是自私自利的。第四个故事的结束并没有那么突然,但是作者将自己代入了那位与黑人铲煤工分析现实与文本的关系、在社会不断发展中文学的意义的男子,以至于作者突然跳脱出来的时候,读者已经适应了作者这种强调虚构性的写作手法。

另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夹叙夹议,作者创作这四个故事并不是为了构造一个文学世界或是塑造什么立体饱满的人物,而是通过碎片化的故事对文字文本的创作过程进行评述,提及了大量的文学历史上知名的人物和观点以及一些社会问题,并对有些进行了尖锐的抨击。比如说在第六段,作者写到“but who could fail to see in my story a comment on the white noose that is strangling our black inner-city?”。作者很有趣,一方面在探討写作手法,比如象征的运用,认为象征的运用带有一定风险,不能够完全表达象征内容背后的含义,这需要作者和读者对这个象征达到共识才能实现;一方面又在这里用“white noose”象征白人资本主义,“black-inner city”象征为城市的基础做着艰苦和辛勤贡献的是底层黑人,讽刺这个充斥着种族主义的社会。另一个被作者着少量笔墨提及的社会问题出现在第二个故事引起的反思中。即“black from whites and whites from poor whites.”,黑人与白人被区分开,有钱的白人和穷困的白人被区分开,轻描淡写地告诉读者社会中鲜明的层级。

另一个在夹叙夹议中作者提到了现实观察与角色独立之间关系的思考,在第一、第三和第四个故事中也有体现。作者想要尽可能地贴近故事中的黑人铲煤者,但是发现无论再如何观察,描写时不用任何带有感情色彩的词,但是只要作者落笔,感情色彩就不由自主地流露在文本中了,而且所创作的内容突破不了自己的认知范围,那么这样的描写大大降低了可信度。同样的在第二和地四个故事中,作者也承认了,故事的主人公们有多么想以一位底层黑人铲煤工为原型,写一本畅销小说,他们都对这位铲煤者进行了非常认真和细致的观察,但每次总觉得自己快大功告成的时候就会陷入思考:到底如何才是对现实的真实描述以及小说故事到底有没有义务还原现实画面。

因为本文是一篇讨论小说创作的小说,因此Keith Fort提到了许多文学派别和作家。比如在第一个故事中,提到的“新小说”(the new novels)并将其只对客观事物(things and objects)进行描述运用到了第五段对街道的描写中。在第二个故事中,Fort提到了James Joyce的《死者》,福特在这里也给所有的故事片段以下雪作为故事背景,对乔伊斯表示致敬。在第三个故事中,福特试借鉴“失落的一代”来讲述故事中男主角试图侵犯一名独居女子,但后严厉抨击和讽刺了这个派别的宗旨观念。

4、结语

《铲煤者》作为基思·福特元小说的典型作品,其主题、内容和写作风格技巧都有着福特鲜明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基思·福特这位在国内学界鲜少被研究的学者,论述了他的代表作《铲煤者》的主要内容和元小说特征。福特的作品值得研究,希望能给对元小说和基思·福特感兴趣的学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刘玉红,赵宇.英美短篇小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谭光辉.元小说的类型及小说的认知自觉[J].学术论坛,2016,(4).

[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陈世丹.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基思福特
探索未知——2022款福特BRONCO EVERGLADES
福特领裕
福特EVOS
遗忘理论视角下《坠落的人》
福特牵手众泰进军移动出行
小城风云(十二)
福特嘉年华车起动困难
天降“巨屎”砸屋顶 夫妇放置冰箱保存申请索赔
小城风云(六)
小城风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