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术后护理静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1-02-26詹敏玉
詹敏玉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广西 南宁)
0 引言
小儿疝气常见于婴幼儿,其中男性的发病率较高于女性。而根据致病原因可将疝气分为腹股沟疝以及脐疝。此病的发生多因患儿打喷嚏、哭闹以及腹部肥胖等原因导致组织局部或器官偏离其原位,从而进入患儿体内间隙或薄弱部位,从而导致腹股沟区等病发部位出现明显肿块。通常情况下,小儿疝气不会自我痊愈,在临床中常常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虽然目前临床中一般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但其作为手术仍然会存有一定的创伤性,导致患儿术后会出现持续性的疼痛,同时极易出现呼吸受阻、尿潴留、感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象,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一个极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极为重要。有研究指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儿术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规范且全面的护理模式,从患儿入院开始至出院结束,不仅帮助患儿及其家属对相关疾病知识进行了解,同时此护理方式能更好的拉近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起患儿及其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的作用。本次研究就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疝气术后护理中,探讨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8例小儿疝气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在疝气术后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4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 1~5岁,平均(3.64±1.04)岁;其中37例单侧发病,17例双侧发病。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1~5岁,平均(3.72±1.08)岁;其中36例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标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相关检查诊断,所有患儿均确诊符合小儿疝气疾病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已知情本次研究,同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经检查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完整。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组别 n 下床时间(d) 住院时间(d) VAS疼痛评分观察组 54 2.10±0.48 4.41±1.07 2.27±1.05对照组 54 4.24±2.03 7.13±2.02 4.46±1.41 t 7.539 8.744 9.154 P 0.000 0.000 0.000
表2 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肾等器质性功能障碍患儿;(2)患有严重神经性疾病患儿;(3)患有其他先天性疾病或功能障碍患儿。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密切观测患儿生命体征,谨遵医嘱给予患儿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儿疝气术后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相关医务人员应主动向患儿家属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同时告知家属病情情况,环境患儿家属心理压力;为患儿家属讲解术后护理要点,指导患儿家属护理方式,纠正其错误的护理方法。
(2)医务人员应将患儿所处病房的温度以及湿度调节至舒适的程度,由于多数患儿自身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发育尚不成熟,因此,一旦病房中的温度与患儿自身体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则会对患儿自身造成严重影响,极有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发烧、感冒等;另外,对于病房应避免一切噪音和光线,影响患儿休息,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利于患儿睡眠;此外,由于患儿自身对寒冷刺激的耐受性偏低,那么手术医师在手术时则应减少术中患儿身体暴露或裸露面积。
(3)在手术开始的过程中,手术护理人员应选用操作熟练以及拥有丰富经验的,这不仅能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减少术中差错率;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陪护在患儿身旁,转移患儿自身注意力;另外,术中需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密切监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再加上患儿自身皮肤娇嫩,若手术时间较长,则需要对患儿的体位进行调整,并且对于固定肢体所使用的纱布必须采用较为柔软的纱布,同时在固定过程中应避免过松或过紧,需要注意的是,固定患儿肢体需要在麻醉起效后进行,避免患儿产生惶恐、恐惧等负面情绪;此外,为了避免因摩擦导致患儿皮肤出现损伤,在对患儿进行包扎时应在纱布下方垫上棉垫,在确保患儿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下避免摩擦损伤的出现;而对于部分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儿而言,在对其建立气腹时,一旦出现气体灌注受阻,则立即停止灌注,检查是否因为气腹装置出现问题所导致,防止因盲目加压造成患儿出现皮下气肿以及气体栓塞等情况。
(3)每日定时观察患儿手术创口恢复情况,防止患儿手术创口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另外,一旦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另外,由于患儿术后创口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医务人员需要通过语言等方式进行安抚,同时可通过听音乐、玩玩具以及看动画片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4)患儿出院后,告知患儿家属相应的护理方式,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同时,多食易消化、偏清淡的食物;另外,在患儿出院后,定期通过电话的形式进行随访,了解患儿恢复情况,同时建立微信群,有问题随时联系,随时解答,每周定期在微信群汇总发放关于小儿方面的疾病知识,帮助患儿家属解决出院后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分别为术后出血、感染、呼吸道阻塞、尿潴留。VAS疼痛评分越高则表明患儿疼痛越剧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并通过χ2进行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并通过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情况
观察组患儿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后仅发生1例出血症状,主要由于患儿自身较为好动导致;对照组患儿术后发生2例出血、2例感染、1例尿潴留;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5%(1/5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小儿疝气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在小儿疝气疾病发展过程中,患儿病发部位局部会出现包块,并逐渐变大,同时伴随着腹泻、咳嗽等常见症状。另外,若是腹股沟疝的发生,还会导致患儿出现嵌顿、绞窄等情况,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若不及时给予疝气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那么随着病情的发展,疝块则会不断脱落,疝环口则会出现老化现象,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患儿日后的生活、治疗等会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中常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手术治疗易造成患儿术后呼吸受阻、出血以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出现,同时伴随后持续性疼痛,对患儿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一种能有效配合术后康复的护理措施显得极为重要。但是由于常规护理措施,多听从医师的安排进行相关护理,其被动性无法满足于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而通过诸多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运而生[2]。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较常规护理干预而言,其护理覆盖范围极广,在护理干预展开前,通常会通过对患儿疾病情况、年龄、心理状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估,随后通过循证医学等知识为患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3]。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为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同时患儿自身具体病情为前提,同时又在护理诊断结果的指导中,首先将对患儿的护理方式制定出来,同时根据患儿的护理诊断结果以及护理研究成果和患儿自身的恢复能力进行判断,并制定出针对性护理方式,从而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生理及心理功能恢复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5%(1/5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可知,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同时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小儿疝气术后静疗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