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2-26杨坚邦马艳芬
杨坚邦,马艳芬
(信宜市思贺镇卫生院,广东 信宜)
0 引言
中风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突然扑倒等特点,有较高的致死率和复发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补阳还五汤是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常见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流流变学,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分别应用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临床疗效进行探究,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病例共102例,均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住院治疗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补阳还五汤A组、补阳还五汤B组、补阳还五汤C组。补阳还五汤A组患者共计34例,其中包括22例男患者和12例女患者,患者中位年龄为58.4岁。补阳还五汤B组患者共计34例,其中包括20例男患者和14例女患者,患者中位年龄为58.2岁。补阳还五汤C组患者共计34例,其中包括24例男患者和10例女患者,患者中位年龄为58.6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资料对比,结果显示数据之间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进一步分析和对比的价值。
1.2 方法
补阳还五汤不同黄芪剂量配比:补阳还五汤A组包括黄芪50g,川芎、当归尾、赤芍、牛膝各15g,地龙、全蝎、桃仁、红花各10g,患者用药周期为15d,即1个疗程。补阳还五汤B组和C组,黄芪服用初始剂量为30g;服用3剂后更换药物剂量,添加至60g;服用3剂后更换至100g;服用3剂后更换至150g;服用3剂后更换至210g,其他药方与补阳还五汤A组相同,药物服用周期为15d。
给补阳还五汤C组患者应用针刺治疗,取患者廉泉、百会、曲池、风市、阳陵泉、四神聪、患侧顶颞前斜线、太溪、昆仑等穴位,对患者行针,行针后留针20min,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治疗,治疗周期为15d,即1个疗程,治疗后让患者充分休息,休息3d后对患者进行持续治疗,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主要根据《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计分法对其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神志状态、肢体活动功能、言语表达等方面,若评估分值超过24分则代表患者基本痊愈;若评估分值大于10分则代表显效;若评估分值大于4分则代表有效;若评估分值未超过4分则代表无效。
1.4 数据处理
对补阳还五汤治疗效果调查数据应用SPSS25.0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以t值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以χ2值检验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表现形式分别为(±s)和(n,%),若P<0.05则代表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对比
补阳还五汤B组、补阳还五汤C组较补阳还五汤A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三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补阳还五汤C组较A组与B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更优,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三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全血比黏度 血球压积 血沉A组 34 4.20±0.16 41.22±3.64 26.3±3.22 B组 34 3.95±0.17 41.11±3.64 25.4±3.06 C组 34 3.26±0.16 41.66±3.77 20.4±3.33
3 讨论
中医学将中风后遗症纳入“中风”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患者恢复期间因脏肺功能受到邪实阻滞导致,机体比急性期身体更为虚弱,且损伤程度更为严重;正气无以化生,加之急性期应用清热熄风、化痰通肺等药物,导致风华之邪渐息、阴津阳气耗损、气虚无力、血流不畅而成瘀,便形成正虚邪实的现象。所以主张采用补气血药物[2-5]。
补阳还五汤药方中的黄芪为补气药,是主药,其用量与其他诸药比较明显较高;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为辅药,其中地龙能够加快优球蛋白溶解速度,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阻止血小板凝聚,使纤维蛋白血栓和血小板血栓形成时间得以延长,避免患者出现血栓干重现象。桃仁则能够起到降低血液黏滞性的作用,可有效抑制血液凝固和溶栓,降低红细胞聚集,促进微循环,以促使患者脑血流量的增加,起到强心、降压、抗炎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对患者实施三段针刺,以头针配合体针,取患者面部穴位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脑血管痉挛症状,促进患者脑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有助于患者意识的恢复,临床治愈率较高[6-8]。
本次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C组与补阳还五汤A组、B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有一定优越性。由此可见,大剂量黄芪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皮层缺血缺氧等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总体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