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1-02-26刘电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房颤心电图缺血性

刘电华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心电图室 广东 广州 511400)

心房颤动本身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且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让该疾病的发病率处于逐年增加的趋势[1]。目前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心头颤动的主要并发症和危险因素,为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死亡风险。当前临床的主要治疗措施以射频消融手术为主,但对于某些早期症发性房颤患者而言,由于其本身的发病时间持续较短且临床症状不够明显,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难以捕获准确结果[2]。相关研究表明,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提升房颤的临床检出率,且监测时间越长,检出率越稳定。所以本次研究也旨在探讨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筛查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8 年—2019 年期间的80 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这里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然后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且临床诊断非常明确。观察组中男性26 例,女性14 例,年龄55 ~79 岁,平均年龄(67.1±1.1)岁;对照组中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58 ~78 岁,平均年龄(67.9±0.7)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明确诊断为心房颤动,心电记录超过30 s 符合心房颤动指南的有关标准。患者为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排除标准:患者预期生存时间在1 年以下,或是已有置入心脏起搏器者。排除心肌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者。

本次研究内容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患者、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采用博英BI9000 动态心电记录盒将导线安放在相应的位置后将心电信号同步连续采集并放大,然后将其使用主机软件展开分析和诊断。在整个监测过程当中患者需2 ~3 d 入院一次,直至检查阶段结束和最终的动态心电图结果全部监测完毕。患者日常的进食、运动和睡眠等生活持续期间也需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不适状况要及时进入医院检查。

1.3 观察指标

之后通过患者的房颤情况、频发室性早搏、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和ST-T 改变情况作为心房颤动筛查过程中的主要参考依据,了解这些指标变化和检出率与动态心电图之间的联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经过24 h 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之后,在房颤、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和ST-T 变化方面的检出率都要大于对照组12 h 的动态心电图监测,说明监测时间越长,就越能够发现患者在心房颤动有关指标方面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结果差异显著(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检出率对比[n(%)]

3 讨论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而言,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比无房颤患者更高,房颤本身也是导致脑卒中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会引起患者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病变情况[3]。对于此类患者而言,早期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房颤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危害程度成为了临床工作的重点[4]。实际上在目前的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具有房颤,如果此类房颤患者在脑卒中发作后能尽快明确病情特征,将有助于临床医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选择抗凝治疗或手术治疗措施对病情进行控制[5]。但早期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病情发作时间较短且临床症状不够明显,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获取的结果不够精确。例如很多患者在出现房颤后,不会产生头昏或胸闷等典型症状,尤其是隐匿性房颤患者的病情筛查难度更高。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可永久安装的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都可通过心房电极记录电活动信息诊断并发现某些心律失常事件的产生,但由于目前的临床价值尚存在争议,所以很多研究对安装了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了后续的随访的调查,都表明大部分患者都能检测到有心房颤动事件的出现,且多数患者的心房颤动负荷每天大于10%。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心房颤动检出率与长时间心腔监测结果存在密切联系,但也可能与患者本身的基础性疾病有关。因此在今后的随访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对患者的心房颤动负荷进行合理监测。这里也涉及到某些植入性心电监测装置的应用。但考虑到植入性芯片装置属于侵入性检查,因此其临床应用必然受到限制,单纯作用于某些不明原因导致晕厥患者的病因筛查。

当前的筛查手段主要包括血压监测仪检测、脉搏检查、非十二导联心电图等,其中系统性心电图筛查作为一种最可靠的诊断方式,在既往的研究当中得到了证实。在以往的研究当中已经证实心电图对患者合并房颤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本次研究的主要方向在于分析动态心电图的监测时间和监测结果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是否能通过延长监测时间的方法捕获房颤患者的其他心律失常表现。

从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来看观察组经过24 h 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之后,在房颤、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和ST-T 变化方面的检出率都要大于对照组12 h 的动态心电图监测,说明监测时间越长,就越能够发现患者在心房颤动有关指标方面的变化情况。这提示我们30 d 可能是最佳的监测时间,但是具体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和耐受程度进行筛选,选择最佳的时间段用于监测工作。对于已经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而言,进行超长时程的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有效降低因房颤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发生率,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另外监测结果越准确就越能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行单程度,通过早期抗凝治疗或手术治疗,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以较少的治疗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某些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患者而言,采用此类监测方法也能合理控制监测时间,即便是非常复杂的心律失常诊断工作也能获取稳定的心电资料。

例如以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方案为例,手术后的早期房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且基于临床症状进行的事件记录,可以作为早期病情复发判定的参考依据。不同研究对于早期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研究工作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当前对于心房颤动的处理方法研究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早期抗凝药物治疗成为了目前的主要措施之一。

总而言之,心房颤动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各类心电设备的技术进步能够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或并发症之前,就被检测出心房颤动情况,采取早期抗凝治疗,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一方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降低社会公共医疗的严重负担。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筛查过程中可以发挥非常有效的作用,且不同时间的监测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当中我们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确定最佳的监测时间。

猜你喜欢

房颤心电图缺血性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预防房颤九妙招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