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1-02-26蔡碧红汤文韬刘冬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根钉压缩性三维重建

蔡碧红,汤文韬,刘冬雄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放射科 广东 梅州 514000)

目前对于脊柱压缩性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脊柱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具有三柱固定的生物力学优势,可起到良好的三维固定效果,而手术中椎弓根置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最终手术效果[1]。以往临床主要根据椎弓根的通用入点和角度,在术中结合X 线置入椎弓根,但由于受到个体差异、椎体图像模糊和胸廓肋骨图像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置入情况不理想,常出现椎弓根被刺破的情况,并引起相关血管、神经后遗症[2]。随着高空间分辨率多层螺旋CT 的普及应用,在此基础上的三维重建技术有效提高了各种骨折诊断准确率[3]。将其应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术中,可为椎弓根钉置入提供有效的指导,保障手术效果。本文将对在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的效果展开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8 月在我院医治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病人2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 例和观察组14 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 例、2 例;年龄36 ~61 岁,平均年龄(50.08±3.58)岁;骨折原因:7 例为意外跌伤,3 例为高空坠落,1 例为交通事故,1 例为重物砸伤。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 例、8 例;年龄21 ~62 岁,平均年龄(46.42±3.49)岁;骨折原因:10 例为意外跌伤,4 例为高空坠落。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同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原因等一般信息,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临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②病程在3 周以下;③无手术禁忌症;④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同意加入研究并签字。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②合并恶性肿瘤、严重感染、中风等疾病者;③凝血功能异常;④存在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引起骨密度下降的病症。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置钉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Weinstein 法或者AO 法。

观察组采取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飞利浦Brilliance16 排螺旋CT),手术前进行常规螺旋CT 扫描,然后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保持仰卧体位,根据定位像明确目标椎体,扫描范围涵盖目标椎体及上下两至三个椎体的椎弓根。设置螺旋扫描参数,300 mA,120 kV,螺距为3.0,厚度为3 mm,层间距3 mm,间隔重建0.5 mm。完成扫描后通过MPR、VR 等重建技术进行处理,得到冠状位、矢状位、轴位斜位图像和立体三维图像,充分显示目标椎弓根骨折情况和邻近组织的关系,以此为依据确定进钉点、方向。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后通过CT 扫描观察两组患者椎弓根钉置入效果,分为优、良、差三个标准。优:椎弓根钉全部置入椎弓根内;良:椎弓根钉穿出管壁2 mm 以内;差:椎弓根钉穿出管壁2 mm 以上。优良率(优+良)÷总病例数。②手术后一周复查胸腰椎正侧位X 线片和CT,椎弓根螺钉准确贯穿椎弓根轴心线为置钉准确,统计置钉准确率。统计螺钉误置情况,包括节段定位错误、螺钉偏位。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椎弓根钉置入优良率

由结果得知,在椎弓根钉置入优良率上,观察组(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椎弓根钉置入优良率[n(%)]

2.2 对比两组患者置钉准确率和螺钉误置情况

由结果得知,观察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节段定位错误、螺钉偏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置钉准确率和螺钉误置情况[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年化加剧,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人数逐渐增多。现阶段各个医院已大量开展经后路椎弓根钉置入术,而术中能否准确置入椎弓根钉是保证内固定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4]。椎弓根是一种管状骨性结构,呈现为狭长状态,相邻的结构含有硬脊膜囊、脊髓、神经根以及内脏等[5]。可见椎弓根的解剖结构极为特殊,对于术中的进钉点和方向具有较高的要求,和手术最终效果密切相关。目前认为椎弓根钉置入最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影像学图像中螺钉处于椎弓根的中心部位,并且螺钉最前端未刺穿椎体皮质,螺钉边缘未刺穿椎弓根内外皮质[6]。

目前临床在置入椎弓根钉时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借助C臂X 线机辅助或者根据经验、手感徒手进行,传统置钉手段主要是依靠以往测量的椎弓根解剖学数据,根据骨性标志,结合术中C 臂X 线机透视置钉[7]。但由于患者骨折情况的不同,影像学图像存在差异,从而影响顺利置入椎弓根钉[8]。近年来多层螺旋CT 快速发展,其中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借助计算机运用各种方法重建扫描图像,形成高质量的三维立体图像,有利于临床医生观察,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作用[9]。从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椎弓根钉置入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节段定位错误、螺钉偏位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具有明显效果,能够实现良好的椎弓根钉置入效果,提高置钉准确率,降低螺钉误置风险,进而保证手术效果,提升手术安全性。术前通过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对椎弓根进行多个角度的测量,进一步明确了进钉点以及进顶点的角度和方向,实现了准确定位,减少了术中置入椎弓根钉的次数,减轻了椎弓根损伤骨质,避免术后发生椎弓根钉松动等并发症[10]。若患者椎体骨折程度较重,会导致骨性标志出现移位,常规图像测量会发生偏差,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突破角度的限制,任意的旋转,立体、完整、清晰的呈现出椎体解剖结构,有利于医生掌握和相邻组织的关系,明确椎弓根轴心和进钉点,采取最合适的进钉方案。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中,可有效提高椎弓根钉置入效果,提升置钉准确性,减少螺钉误置现象,值得广泛开展。

猜你喜欢

根钉压缩性三维重建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后路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置钉准确度分析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