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1-02-26杨娟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互联网+

杨娟

【摘要】    在步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也有受到一定的冲击,教学方法也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变化,地理教学活动实施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发的普及。地理学科本就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所以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可谓是教学效率及质量提升的关键,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则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机遇,所以本文也就“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    “互联网+”    高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引言:

身处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其主张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是有效优化教学、强化学生理解的有效方式。高中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是较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在高考中占据一定的分量,而地理知识本就是生活总结与归纳,所以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地理而言十分重要,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将“互联网+”技术有效应用起来,这能让整个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变得更加的高效,从而有效提升教学实效。可是,究竟要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开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也展开了如下探索:

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概述

1.1内涵

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新课改环境下提出的一种全新教育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主张的是在教学课堂上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对学生展开教学,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教学知识理解与感知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关联,基于学生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思索地理知识,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发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1.2意义

地理课程本就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在地理教学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倡的是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这能真正让地理知识因此而变得更加生活化,是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拉近学生与抽象知识距离、深化学生地理知识理解的有效方法。相较于灌输式教学方式而言,生活化教学更加契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也是有效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地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生活化教学则能促进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真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感悟地理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为其今后发展与学习打好基础。

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现状

2.1教学案例典型性与操作性不足

就现如今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来分析,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价值,可是在具体实践期间却没有真正立足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来为学生合理挑选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生活诉求的教学案例,反而在教学案例挑选中选出了一些典型性与可操作性不足的生活化案例,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有效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价值,甚至还会在地理教学课堂上分散学生注意力,直接对地理教学成效造成影响。

2.2缺少思维引导及有效教学评价

就现如今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情况来分析,部分教师虽然有重视生活化教学,可是在教学课堂上却经常出现盲目追求生活化教学的现象,即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地理教学课堂上只是简单地和学生进行了一些生活化互动与交流,缺少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这种流于表面的生活化教学自然也就毫无意义,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发展。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有效的教学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活化教学价值的发挥,直接对学生成长及进步造成了影响。

2.3忽视学生生活能力培养

就现如今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现状来分析的话,教师大多还是将教学重点集中于课堂会上,即在教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化元素来丰富教学,可是对于学生课后生活化能力培养却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反而在课后采用题海战术来让学生记忆与学习,没有落实课内及课外的有效结合,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也缺少参与到地理生活实践中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发展与提升,限制了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价值的发挥。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3.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及复杂性,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低下等情况,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互联网+”技術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有趣的生活化情境,这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这样才能真正优化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学生兴趣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高中地理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提高生活化教学效果,即可借助“互联网+”技术所具备的直观生动、有趣性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这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自觉参与到地理学习中。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冷热不均引起的气候变化”知识点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理解度不足,教师可以在为学生直接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如下雪、下雨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在多媒体视频情境下激发自身生活体验和感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再让学生对“冷热不均引起的气候变化”进行探究,这样就能真正有效优化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最大程度提升教学实效。

3.2利用乡土地理,丰富地理内容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要想顺利实施,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利用乡土地理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认知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立足于地理教学内容来从学生实际生活自然世界中的乡土地理来进行教学,这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感知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有效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建构,而且还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相关,从而真正优化教学。例如,教师在地理教学导入阶段,可以应用生活中常见的谚语、俗语来作为有效导入,以“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气候特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可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作为教学导入;亦或者是利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对青藏高寒地区气候特点进行概述,亦或者是可以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各种技术来丰富地理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地理生活化教学效果。

3.3借助生活实例,强化学生地理认知

地理知识与我们实际生活本就紧密相关,教师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课堂上,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教学,毕竟这些实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认知。为此,“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工作要想顺利实施,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借助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感悟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措施”知识点的时候,考虑到有些学生尚未去过西北,无法真实感受到当地的荒漠化严重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出相应的食谱,借由此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对荒漠化现象形成大概认知,之后再联系实际生活案例,如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为例来询问学生有没有种树?借此来进一步点燃学生兴趣,同时引出西北荒漠化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对其形成更为直观的认知,从而有效优化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3.4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动态化学习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各式各样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高中地理生活化伏虎教学,这能有效活跃地理教学课堂,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动态化学习地理,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效果。为此,身为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及时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打造出一个直观、生动且动态化的地理教学课堂,这能改变静态化课堂的枯燥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以及能力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若一味的灌输式讲解,学生很难对其形成有效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视频,让学生在动态视频指引下有效了解地球是如何运动的,此后再联系实际生活现象来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对这一知识点形成有效认知,从而真正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3.5借助互联网+技术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容量

“互联网+”背景下哎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要想顺利实施,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环境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生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若学生思维长期处在较为活跃的状态,整个地理教学课堂氛围自然也会十分活跃,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考虑到地理知识本就较为抽象,教师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这能深化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生活意识及尝试,真正优化高中地理教学。

另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也在不断涌现,教师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来拓展课堂教学容量,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理解和把握而言十分重要。为此,教师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来实现教学补充及拓展,有效拓展教学容量,让学生在地理教学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互联网+教育”的价值,让学生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课堂得到全面提升及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新课改提出的教育新要求,也是有效提高學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形成有效认知的重要手段,身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提供的教学机遇,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课堂,这能有效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间的距离,从而真正提供地理生活化教学效果,为学生学科素质及地理知识把我打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苏子午.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J]. 亚太教育(20):2.

[2] 梁九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 人文之友, 2019, 000(001):198.

[3] 刘军. 浅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J]. 高考, 2018, No.301(32):114-114.

[4] 张群超.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20(7):0224-0224.

[5] 吴凌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002):170-170.

[6] 任闻斌. 浅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下教学生活化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24):P.127-128.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互联网+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