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中职学校学生有效管理探究

2021-02-26李艳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1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中职学校互联网+

李艳

【摘要】    随着社会逐渐迈入数据信息时代,中职学校的管理模式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不断增加“互联网+”模式在管理模式当中所占的比重,这样才能够实现更高效的学生管理。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能够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和管理工作进行简单探讨,希望能够实现高效中职学生管理。

【关键词】    “互联网+ ”   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引言:

职业中学教育的办学规模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当中占比较大,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先进的教育资源以及相关职业信息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现代化职业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使用“互联网+”管理模式开展学生管理的优势

使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是需要将以往管理工作的优势与互联网数字技术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学生全面合理的管理。老师可以通过数字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帮助老师制定更加合适的教学和管理方式。除此之外,还能够利用该系统对学生日常消费等内容进行统计计算,从而评选出那些真正品行兼优,真正需要奖学金的学生,实现更公正公平的评奖评优工作。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系统签到,提升上课出勤率[1]。

除此之外,中职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还没有完成成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随着学生对网络的接触不断增多,接触到的不良信息数量也在增加,非常容易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而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中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高效的管理工作。

二、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无法意识到“互联网+”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倡导将“互联网+”技术与学校的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但是,根据当前中职学校实际的管理工作来看,很多学校都存在无法意识到“互联网+”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从而在實施这一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很多学校管理者都抱有得过且过的心理来开展工作,导致很多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建设相关的数字化设备,但却忽视制定与之相符的管理制度,影响数字化设备的使用效率。比如说,当前很多的中职院校都已经组建了多媒体教室,但由于有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还是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导致在申请使用多媒体教室时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程序,很多的老师为了避免麻烦就渐渐地不再使用多媒体教室,致使多媒体教室形同虚设,严重地影响了中职学校开展“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

2.2缺少相应的“互联网+”管理资源

在开展“互联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互联网+”系统,这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这也是当前“互联网+”管理模式开展受阻的原因。当前阶段获取内部软件以及组成信息库的数据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系统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学校想要及时对软件进行更新,就需要加大对系统管理维护的资金。并且在组建信息资源库的时候,需要使用匹配的互联网设备,不仅在前期组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后续日常运行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修的,这些内容对当前的中职学校来说投资成本过大,很少有学校能够独自承担。

2.3缺少“互联网+”管理人才

当前,有很多中职学校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互联网+”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探索相应的管理模式,但实际上当前很多的中职院校当中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导致无法实现高效率的数字化学生管理。“互联网+”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具有较大的差距,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当前中职学校当中很多的管理教师都不具备这一能力,无法较好地完成数字化管理工作,并且也不能够及时发现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实现对管理制度的创新,最终导致“互联网+”管理模式无法发挥自身优势,阻碍了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开展“互联网+”学生管理的方式

3.1提升对“互联网+”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

想要开展高效的“互联网+”管理工作,学校首先就要提升对这一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树立先进的信息管理意识,从而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数字化管理制度,提高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学校在开展工作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点,就是要加强对数字化设备和系统的建设,为后续“互联网+”管理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点,中职学校应该在保障学校日常开支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对“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投资,建立系统化、全面化的操作系统,这样才能够让“互联网+”管理工作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

3.2培养引进专业管理人才

在使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中职院校还应该重视对管理从业者的互联网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并面向社会聘请具有“互联网+”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工作质量。学校要定期组织互联网技术培训讲座,要根据学校中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从而有效提升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能力水平,让其能够及时发现当前信息化管理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优化方案,提高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制定于“互联网+”管理模式相匹配的绩效评价政策。学校可以在每一个学期结束对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进行考察,考察合格的要适当给予奖金或是其他方式的奖励,考察失败的可以实行调岗或是培训补考的惩罚措施,以此促进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随时学习信息化管理领域的最新内容,从而保障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3]。

3.3利用“互联网+”管理模式扩展管理范围

随着“互联网+”管理方式的不断深化,中职院校老师對学生的管理方式和地点也得到了扩展,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管理。这种“互联网+”的管理模式能够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系,这也影响到了以往使用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因此,需要老师根据“互联网+”的管理模式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在管理方式上,老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对学生们进行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地点和时间的局限性,能够对学生进行实时的管理。并且这种管理模式还能够让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4]。

除此之外,使用“互联网+”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还能让老师了解到更加真实的学生情况。通过微信朋友圈或是微博等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这一阶段的真实心理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避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出现频率较多、现象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

3.4利用“互联网+”系统增加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方式

利用“互联网+”系统对学生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增加老师开展管理工作的方式,并且能够实现根据学生性格以及能力水平发展的不同制定出个性化的管理模式,极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或是传达其他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来为学生进行展示,比如说影视频以及PPT等,结合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能够丰富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老师所要表达的含义[5]。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还丰富了中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在以往的管理工作当中,师生之间的交流经常都是通过私下面谈开展的,但是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QQ等即时交流工具的出现有效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学生对老师存在一种敬畏心理,在面谈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紧张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导致老师无法真正的理解学生造成误解。但是这种线下即时交流工具的出现,很好地改善了这一现象,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3.5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互联网+”技术具有高效、便捷以及准确等优势,将该技术应用于中职管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互联网+”技术不但能够实现即时交流,还能够通过建立班级公众号或是发送邮件的形式对班级工作进行安排,能够实现消息的及时通知,解决了学生不能及时接收到老师通知的问题。

老师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来分享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最新发展消息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在闲暇时间了解到本行业的发展情况[6]。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突发状况时,也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向老师求助。

除此之外,“互联网+”系统能够对学生三年的学习数据进行搜集整理,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管理方案,能够减少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时间,提高老师的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中的中职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及时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优化。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以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信息化教育内容,从而不断提升中职学校学生教育效率和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张帅.“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08):55-58.

[2]吴辰.互联网+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影响研究[J].作家天地,2021(13):134-135.

[3]朱玺.互联网时代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文教资料,2021(11):155-156.

[4]陈琳,陈世海.“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9(09):63-64.

[5]张志伟.新形势背景下中职学校信息化管理初探[J].职业,2019(09):71-72.

[6]班旦.浅析中职学校学生有效管理探究[J].情感读本,2018(14):105.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中职学校互联网+
德育工作浅谈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