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的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2021-02-25王勤红刘健伟
王勤红 刘健伟
梨是浙江省主栽落叶果树,浙江省属亚热带果树混交带,十分适合南方蜜梨栽培。目前浙江省梨树品种结构布局以及熟期结构合理,栽培技术水平完善。2018年,全省梨树种植面积达32.2万亩,产量38.3万吨,产值14.5亿元。
推广良种
翠玉,浙(非)品审2011-028,早熟品种,果实形状扁圆形,果型端正,果顶稍平,果皮浅绿色,果面光洁具蜡质,果锈少,果点极小,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汁液多,口感脆甜,易成花,丰产性好;翠冠,浙农品认字第254号,早熟品种,果实圆形,果型大、品質优,综合性状优,果肉脆,汁液多,树势强,易成花,丰产,果面易形成锈斑;新玉,CNA20151364.7,早熟品种,果实形状扁圆形,果型端正,果实底色黄色,果锈极少,果面光滑,外观优美,果肉脆,汁液多,口感佳。
种植范围
无论山地和平原,只要土质、气候条件适宜,无环境污染皆可种植推广。
土壤要求:梨对土壤中的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大,pH5—8的土壤均可栽培,但以pH5.8—7为最适;土层厚度大于80厘米;土壤水分适宜(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
环境要求:海拔100—800米之间的山地或平原,缓坡地,整体开发坡度不高于20度,局部开发不超过25度;梨树喜温,生育期需要较高温度,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13℃—21℃,冬季要求低于7.2℃的低温530—1000小时才能打破休眠;梨是喜光果树,年日照需1600—1700小时;无环境污染。
栽培技术
栽植技术:秋冬落叶后至次年立春前种植为宜。按照株行距先定点再挖穴,挖穴大小视土壤质地而异,一般穴的大小与深度分别以80—100厘米、60—80厘米为宜。每穴适当施入有机肥以及钙镁磷肥。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地形和栽培管理水平等确定栽培密度,一般行株距4米×4米或5米×4米。
土壤管理:加强深翻改土,实行生草覆盖,间作绿肥等措施,防止杂草丛生。禁止使用除草剂,提倡机械除草。
花果管理:梨树主要采取人工授粉以及放蜂授粉的方式,合理疏花疏果,控制产量。
树体管理技术:适宜自然开心形。常规树形三主枝开心形,主干高45—50厘米,主枝与主干夹角45度,三主枝均匀分布呈120度方位角,主枝间保持15—20厘米的间距,各主枝配备2—3个侧枝,在主枝和侧枝配备结果枝组。梨树修剪分为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修剪时注意树形培养,树冠扩大,结果枝培养,老树更新复壮,以及辅养枝改造。
施肥和水分管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重视秋施基肥,应占全年施肥量70%—80%;土壤施肥主要有催芽肥、膨大肥、采后肥等,施肥时注意灵活掌握,重视有机肥,控释氮肥,增施磷钾肥,提倡微生物肥料。
梨树不同品种需水量不同,适当灌水可延迟花期,有效预防花期冻害。水分不足会影响果实大小,梨树较为耐涝。
病虫害管理技术:常见病虫害有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梨锈病、梨小食心虫、梨木虱等病虫害。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病虫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化学防治为辅助,加强培育管理,用绿色综合防控的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典型案例
富阳区银湖街道郜村
基地位置及规模:面积300亩
经营业主:杭州富阳千禧园艺场
经营情况:2000年栽种梨,盛产期亩产量达2000千克/亩,按市场价10元/千克估算,亩产值可达2万元。
杭州富阳区富春街道青云桥村
基地位置及规模:面积50亩
经营业主:杭州富阳大青果园
经营情况:2003年栽种梨,盛产期平均亩产量达2000千克/亩,按市场价8元/千克估算,亩产值超1.5万元。
种苗供应
杭州富阳大青果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