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02-25吴国锋罗玲玲黄燕敏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吴国锋,李 梅,罗玲玲,黄燕敏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1.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总书记说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强调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应该主动承担的神圣责任和使命[1],尤其是高等院校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课程教学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通过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2005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研究性教学是相较于传统知识传授性教学而言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为知识的搬运工,多数时候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一言堂讲课形式。而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从而构建其知识体系。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优势与价值得到普遍肯定和认可。曾秋菊(2016)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要改变过去那种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可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提示给学生,布置自学和讨论任务,制定目标要求,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任之光,梅红(2017)认为教学设计要多样化,课堂问题要开放式、注重批判思考和发散思维,给予学生可执行的、如何提升的评价。边慧敏,宋光辉等(2009)指出西南财经大学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教师一贯讲课,变为授课、录像、案例分析、讨论、个人和小组组织报告、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李惠丽(2016)认为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创新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很多高校的多数教师都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都在努力打破一直以来呈现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授课模式[8],教师单向沟通,学生专心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局面。积极探究多种形式以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置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见,研究性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愈来愈受到高校多数教师的认可与实践。

2.教学设计思路

项目团队选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绩效管理》课程作为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实验课程,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五个层面分析《绩效管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效果。

2.1 教学目标:从知识习得向知识、能力和人格形成整体发展转变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截止目前,笔者一共承担过该课程8 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一直以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绩效管理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知晓绩效与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绩效考核设计的基本程序。充分意识到树立全新的绩效管理理念,运用绩效管理技术方法对企业满足员工需求、留住人才、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的主要职责与任务就是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讲解清楚,从而促使学生知道、理解与记忆这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研究性教学改革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普遍认同。在2019年下半年,面对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两个班的《绩效管理》课程教学,按照研究性教学的理念思路对该课程进行了全新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活动丰富来实现教学目标从过去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向知识、能力和人格全面发展转变。

2.2 教学内容:从全面内容向重点与难点内容转变

前面7 个学期的教学属于典型的传统式教学,在课程教学时几乎主要依赖于一本教材加之几本参考书,按照教材的整个知识体系,凡是教材里编著的内容都跟学生讲授一遍。每个章节的教学基本按照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其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实施研究性教学后,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教师通常提前设计问题、提供案例材料和文献资料供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课堂上仅就知识的框架体系、重点与难点内容进行剖析,更多时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探讨问题、分析案例、演讲汇报成果,等等。

2.3 教学方法:从灌输式教学向探究性教学转变

过往的教学以讲授为主,由于知识点多,授课内容庞杂,为了能有效完成教学计划任务,几乎是“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往往从学期初一直讲授到学期末。课堂上教师是主体是中心,学生被动地听和记,师生之间的互动少,更别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实施研究性教学后,采用研讨式、自主学习式、演讲式和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模式。课堂上强化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增加了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

2.4 教学过程:从注重课堂设计向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位一体转变

以前在上课之前,通常要准备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和课件,为了让课堂教学饱满,一般会将教案与课件的内容准备得更加详细充实。教学过程比较单一,仅关注课堂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后作业。

实施研究性教学后,开课同样需要备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和课件,但这时的教案和课件不再是详细具体繁杂,而是概要简明精炼。其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这个阶段包含每一个章节学习前和每一次课堂学习前两个部分;课中这个阶段包含提问、研讨、讲授和演讲四个部分;课后这个阶段包含个人作业和小组实践实训两个部分。

第一阶段,课前。一是每一个章节学习前,告知学生本章节的重点与难点、本章节的知识框架体系、提供给学生3~5篇与该章节内容相关的期刊文献、1 个案例材料,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学或研讨;二是每一次课堂学习前,提供给学生3~5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并对问题进行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课中。一是每次课堂前10~15 分钟进行提问,通过提问来回顾上一次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二是用20 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互动涉及的内容涵盖课前布置的思考题和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生的疑难问题等。三是花40 分钟左右时间讲授新内容,主要围绕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四是给予学生15 分钟左右时间进行演讲汇报,汇报内容包含对期刊文献学习和案例学习的情况、本章节的思维导图、学生个人作业、学生小组实践实训成果。

第三阶段,课后。一是个人作业,作业范围涉及这6 大类(学生任选两类完成):阅读心理学或者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关的书籍;写一篇学术论文;写一份调研报告;观看一部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电影或视频;写一个项目策划书,类似创业策划书、互联网+等学科竞赛的项目;以及其他学生能够想到的具有创意或创新性的项目。二是小组实践实训,实践实训有3 大类(为保证每个类别都有小组选到,采取了限额抽选法):绩效管理制度设计与绩效考核表设计;撰写调研报告(与个人调研报告不能雷同);自选项目。

3.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充分实践,学期末的最后一次课现场派发问卷157 份,回收问卷155 份,其中有效问卷145 份,回收有效率为93.55%。

3.1 样本描述性分析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下表所示:

样本分布特征表

从上表可见,被调查人员在性别方面,男性(19.3%),女性(80.7%),女生远超男生,在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性别结构大约是男女之比为1:4。在求职意向方面,选择在本专业就业的人数不到一半;按性别分析男性与女性选择求职本专业的人数都不到50%,因此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教学模式的选择性偏好方面,有86.2%的学生更喜好“传统+非传统”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希望课堂上教师花一半左右时间开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另外的时间采用非讲授式教学。

3.2 《绩效管理》课程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适宜性

调查表明有36.6%以上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适宜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17.2%的人认为不太适合,其他人不清楚是否适合。方差分析显示:学生对该课程是否适合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态度与学生在班级的成绩排名有显著性差异,通常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认同度高于排名靠后的学生。

3.3 学生对《绩效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总体态度

统计显示有53.1%的学生较满意或满意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另有5 个学生表示不太满意、1 个学生表示不满意,其他学生为一般。方差分析显示:学生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总体态度与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偏好有显著性差异。

3.4 学生对《绩效管理》课程教学环节的总体态度

分析表明49%的学生较满意或满意该课程的教学环节,13.1%的学生是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其教学环节,其他学生为一般。

3.5 《绩效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仅有35.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方面较有效或有效,有33.8%的人认为是不太有效或无效的,其他为不清楚是否有效。方差分析显示:学生就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的认同度与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偏好有显著性差异。

3.6 《绩效管理》课程的多元化个人作业与多元化小组实践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结果表明有65.5%的学生认为多元化个人作业与多元化小组实践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较有效或有效的。方差分析显示:学生就多元化小组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方面的有效性与学生的求职意向有显著性差异,求职意向不太确定的学生其认同度较高;学生就多元化小组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方面的有效性与学生的班级排名有显著性差异,班级排名靠后的学生其认同度较高。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