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值法的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2021-02-25刘晓宇

山西农经 2021年3期
关键词:武汉市能源指标

□刘晓宇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1 研究背景

经济发展和低碳环保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日益突出,低碳环保已是全球最大的话题之一,低碳经济综合发展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基本定义方面,任卫峰(2008)[1]明确提出了低碳经济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而是一种更加广泛的思维和行动模式。在研究方法方面,郑林昌等(2011)[2]采用多种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省域2007 年低碳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周泽炯等(2013)[3]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 模型对我国中原经济区2008—2011 年低碳经济的发展绩效进行了评价。

目前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分析我国整体的低碳发展状况,且大多为文字分析,缺乏相关数据支撑。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学者中很少有基于熵值法的实证研究。运用熵值法对武汉市2013—2017 年低碳经济发展作出综合评价,分析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阻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助力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

2 基于熵值法的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分析

2.1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熵值法是一种可以用来评价数据指标离散程度的方法。若某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则该指标对综合分析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在《信息论》中,信息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尺度。指标的信息熵越小,变异系数越大,则该指标的权重越大,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就越大。根据各项指标值的差异程度,利用信息熵客观地分配各指标的权重,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4-6]。

2.2 指标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根据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各项指标数据的可取得性以及有关学者提出的指标评价体系[7-9],依据科学性、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低碳能源、能耗、消费、环境、科技和经济6 个方面,建立了由6 个二级指标、18 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估系统,见表1。其中,人均CO2排放量指标的相关数据无法直接获取,所以采取某年的CO2排放量/该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的方式计算出所需数据。由于部分年份数据无法准确收集,所以在计算时舍去3 个无法统计的指标A11、A21 和A31,重新赋予权重。2013—2017 年,武汉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为100%,因此该指标不会影响最终的综合评价,在计算时将该指标拿掉。

数据主要来源于武汉市统计局2013—2017 年《武汉统计年鉴》,数据来源准确、可靠、客观。

表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

3 评价结论以及建议

3.1 基本结论

通过熵值法计算得出2013—2017 年武汉市低碳经济综合发展得分分别为0.121 3、0.127 3、0.162、0.334 7、0.254 7,可见武汉市近年总体低碳经济综合发展势头良好,2015—2016 年实现飞跃式增长,2017 年评分虽有下滑但总体向好。

对6 个二级指标进行评分后发现,除低碳能耗和低碳环境指标评分下降外,其余4 个二级指标皆随着年份的增长总体向好,原因如下。

第一,得益于武汉市“两型社会”的建设,以武昌造船厂为代表的工业生产企业已完成了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现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第二,为实现“十二五”中的降碳目标,同时推动湖北省经济发展,湖北省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建设降碳工程。

第三,2016 年是“十三五”计划的第一年,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综合发展,且此时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最终推动2016 年的综合评分达到近几年的峰值。

第四,共享单车从兴起到过剩,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与污染,不利于低碳经济的综合发展。

依据熵值法计算出的权重进行排名,得出影响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前8 个主要指标分别为:天然气用气人口、人均CO2排放量、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量、R&D 人员、平均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耗量、单位GPD 能耗下降百分比、人均GPD 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低碳能源和低碳消费指标靠前,说明武汉市清洁能源的推广度和实用度较低,能源相关的消费结构优化程度还不够。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量等低碳能耗指标所占权重较大,说明目前武汉市的能源效率较低,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R&D 费用内部支出排名优于R&D 人员,说明武汉市科研经费利用率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3.2 相关对策建议

3.2.1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和能源利用率,调整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

消费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低碳经济的基础。武汉市政府应根据煤炭需求量控制煤炭生产企业的数量以及生产天数,加速清洁能源开发,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同时,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加速能源技术创新,降低单位GDP 耗能。逐渐降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优化产业结构,避免重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碳排放高等问题[10]。

3.2.2 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突破口。武汉市政府应加速推进与武汉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对接工作,尽全力增加武汉市科技创新人才人数,为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形成坚硬的后盾。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企业之间技术创新交流,增加国内外相关创新技术的交流机会与渠道,促进低碳经济发展[11]。

3.2.3 倡导低碳生活

增加低碳相关讲座等公益活动,通过线下宣讲等多种途径宣传低碳生活,鼓励人们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政府应建立健全垃圾分类体系,改善当前仅有极少数人参与垃圾分类的尴尬现状。武汉市各学校应定期开展低碳生活系列宣讲活动,让学生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12-13]。

3.2.4 设立碳金融市场,实现低碳和经济发展双赢

虽然节能减排机制已经启动了很多年,但目前仍缺乏碳交易市场,人们尚未充分意识到利用碳及碳衍生产品的价值。政府应借鉴国外的碳交易机制,因地制宜地建立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加快推进各类碳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发展及碳交易场所搭建。银行应加大对低碳环保型企业的贷款发放力度,开发碳信用交易机制[14]。

猜你喜欢

武汉市能源指标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