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实践效果

2021-02-25方玲玲何丽玲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518067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妇科外科实验组

方玲玲 何丽玲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 518067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肠胃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此外在麻醉药物发挥完作用的时候,患者疼痛会加剧,进而引起暂时性的肠道麻痹、出血等并发症,对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患者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早是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生Kelet提出的围术期处置策略,它倡导采用一系列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护理策略来安排和管理围术期的患者[1]。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最早在2001年提出并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护理效果。它提倡改善原有的围术期对患者的护理方式,从循证治疗的角度出发,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从而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2]。加速康复外科最早在肠胃外科中运用非常广泛,随后护理理念被推广至骨科、妇科以及多种腹腔镜手术中,国内关于加速康复外科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3]。现将加速康复外科运用在妇科类手术围术期护理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纳入标准:(1)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2)患者无严重的心、脑、肺等严重脏器类和代谢性疾病。(3)手术时间≤3h;(4)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2)合并严重的心、脑、肺以及代谢类疾病;(3)营养筛查提示存在重度营养风险者或体质量指数(BMI)>30者;(4)手术方式不符合,如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对照组中,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34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26例,平均年龄(35.5±2.2)岁;实验组中,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3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27例,平均年龄(34.8±2.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有常规健康宣导、术前12h禁食禁水、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术中采取局部麻醉和动脉穿刺操作,做好保温,术后鼓励早期活动,按需镇痛等。

实验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主要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①术前宣教:术前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及术前宣传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病情及后续治疗,积极配合治疗,忌烟酒。②术前体位、心肺功能锻炼:有肺功能问题者行心肺功能锻炼(吹气球、爬楼梯等),指导深呼吸、有效排痰方法,行床上截石位锻炼(盆底健康操等)预防血栓(踝泵运动、穿抗血栓压力袜)。③术前皮肤准备:清洁肚脐,常规备皮。④术前肠道准备:对于长期便秘者提前3d口服乳果糖类药物通便,对于每日正常排便者无需处理,术前1d口服泻药。⑤术前禁食:6h禁食淀粉类固体食物,2h禁食清液体[4]。术前2h以上口服碳水化合物溶液200~400ml。(2)术中护理:①抗生素使用: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在手术开始30min前给予。当手术时间超过3h或超过抗生素半衰期的2倍或术中出血量超过1 500ml时,应重复给药。②麻醉镇痛情况: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手术用时尽量使用短效麻醉剂,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术后静脉使用凯纷50mg镇痛。③术中保暖:通过空调、盖被、使用恒温箱液体输注等保温措施将患者核心温度维持在>36℃;手术结束使用暖风机[5]。(3)术后护理:①术后进食情况:麻醉清醒者予3~5ml温水湿润口腔,逐步至30~50ml/次,6h后改免糖、免奶、少油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改半流质饮食,直到能正常饮食。②术后活动情况:术后行踝泵运动,翻身1次/2h,6h协助患者坐起,估患者疼痛及活动耐受情况,按下床活动“三步曲”指导并协助患者下床。③术后尿管:患者术后6~12h拔除尿管。④补液情况:术后当日补液1d,术后第1天可视进食情况少量补液。⑤疼痛护理:充分止痛是ERAS策略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很有意义的方法。镇痛需要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目前临床护理,对疼痛也提高重视,纷纷运用各种措施使患者达到舒适无痛的状态,应用综合疼痛评估图对患者疼痛进行规范化管理后,患者的疼痛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医疗处置,疼痛完全缓解率达到98%;同时患者在舒适无痛的状态下完成物理治疗计划和主动功能练习,提高了康复质量。实验组的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可以使用自控镇痛泵、非甾体镇痛药,镇痛效果良好,能够确保患者在安静和运动的状态下术后疼痛感不明显[3]。⑥出院:患者回家24~48h 内电话随访及指导。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指标。(2)对患者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维度。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如表1所示,实验组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如表2所示,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的提出对传统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是一项挑战,在很多围术期护理方式上与传统常规方式是完全相悖的。“快速康复”这一新理念,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上,通过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系列措施,让患者经过手术后快速康复到正常状态,让患者尽快地恢复自主活动功能,通过减少卧床时间来预防血栓、肺炎、褥疮、腰痛等并发症[6]。对于患者来说,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改善患者精神面貌,以最快的速度生活自理,回到工作岗位,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7]。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腹部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此外在麻醉药物发挥完作用时,患者疼痛会加剧,对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8]。由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强调循证医学证据,它格外重视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的病理反应及生理反应,采用符合循证医学的麻醉方式、镇痛手段、无痛微创技术以及各种术后人性化的护理等的方式,目的是减少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应激反应,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最早在2001年提出并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护理效果[9]。近年来该理念逐渐在国际上传达开来,我国的现代医疗护理中也逐渐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尤其在肝脏外科、胰腺外科、妇科手术中应用非常广泛,该理念能够大大缓解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进而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提升患者对围术期住院期间的满意度[10]。我院从2019年开始在妇科手术中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的护理模式,腹腔镜手术对人体腹腔损伤小,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辅助下,能够加速患者预后。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采取快速康复理念的手术患者术后身体各项机能重新恢复运作的时间短,术后痛感小,很快可以进食,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费用负担。因此加速康复外科方式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安全、可靠、有效,能够缩短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妇科外科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外科急腹症治疗的效果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