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药物对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氧化损伤的影响

2021-02-25田术平湖南省安化县第三人民医院413517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氟烷咪达唑仑自由基

李 泉 田术平 湖南省安化县第三人民医院 413517

心脏手术是指以手术的方式治疗心脏病,如通过瓣膜置换术、心脏搭桥术等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脏类疾病,其手术风险较高,手术中血管结扎开放造成的缺血—再灌注心肌氧化损伤极易造成手术失败,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是心脏手术关注的重点。现相关临床研究显示[1],术中选择适当麻醉药物不仅能够产生麻醉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减轻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氧化损伤,降低手术风险。现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种类繁多,如咪达唑仑、七氟烷和丙泊酚等,其各有优势,但关于不同麻醉药物对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氧化损伤的影响效果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就咪达唑仑、七氟烷和丙泊酚不同麻醉药物对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氧化损伤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期望为心脏手术更佳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60例,根据使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A组)、七氟烷组(B组)、丙泊酚(C组),各20例,纳入标准:(1)术前无影响心肌保护类药物(茶碱、腺苷)的服用史;(2)患者与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1)伴随高血压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2)手术不耐受的患者。本次研究所纳入病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A组患者年龄为37~64岁,平均年龄(47.45±6.25)岁;男9例,女11例。B组患者年龄为36~65岁,平均年龄(46.61±6.33)岁;男10例,女10例。C组患者年龄为36~67岁,平均年龄(47.28±6.78)岁;男11例,女9例。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min进行麻醉诱导,肌肉注射0.006mg/kg东莨菪碱和1mg/kg盐酸哌替啶;A组使用0.1~0.25mg/kg咪达唑仑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H2006704)、0.15mg/kg维库溴铵、1μ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H20054171)静脉注射。麻醉诱导后采取间歇性正压通气 ,1∶2的吸/呼比,8~10ml/kg的潮气量,保证30~35mmHg(1mmHg=0.133kPa)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大于98%的血氧饱和度,通气频率:13~16次/min。B组使用体积分数8%的吸入用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保证6L/min的氧流量。睫毛反射消失后将七氟烷体积分数与氧流量将至0.5%~2.0%、2L/min,然后使用0.15mg/kg维库溴铵、10μg/kg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其余操作与A组相同。C组使用1~2mg/k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0.15mg/kg维库溴铵、1μg/kg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其余操作与A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1)对所有患者在术前(T1),动脉开放后30min(T2),动脉开放后60min(T3)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并整理记录,CK、CK-MB、LDH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cTnI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量。(2)对所有患者在T1、T2、T3时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并整理记录,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盐法。

2 结果

2.1 心肌损伤指标比较 T1三组心肌损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三组心肌损伤指标均有显著的变化,且B组与C组的cTnI、LDH、CK-MB、CK均显著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心肌损伤指标比较

2.2 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T1三组氧化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三组心肌损伤指标均有显著的变化,且T2时刻B组、C组的MDA显著低于A组,SOD显著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3 讨论

心脏换瓣手术、心脏搭桥手术等各类手术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手术,是治疗心系统疾病的重要方式,但术中对血管的阻断与开放会使心肌组织缺血在灌注,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导致心肌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造成心肌氧化损伤,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现临床研究显示[2-3],手术中选择适当麻醉药物,可有效抑制氧自由基产生,降低术中心肌氧化损伤情况。但不同麻醉药物的效果不同,若选择不当,不仅无法减轻患者心肌氧化损伤,还有可能因麻醉作用加重的心肌损伤,因此麻醉药物的选择对心脏手术至关重要。

张维等[4]对隔缺血预处理联合不同麻醉方式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确实不同麻醉药对患者在心脏手术中的保护作用不同。笔者对临床常用麻醉药物咪达唑仑、七氟烷和丙泊酚对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氧化损伤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临床研究显示[5],心肌损伤时会向外周血释放可被检测蛋白质类和酶类物质,通过对该类物质的检测可进行心肌损伤情况监测,cTnI作为心肌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其释放量的检测可直接表现患者心肌损伤情况,而LDH、CK 和CK-MB作为心肌高含量酶,其水平检测则可辅助反映其心肌损伤的情况,现研究显示与术前相比,在使用不同麻醉药物进行手术后患者各心肌损伤指标均有显著的变化,B组与C组的cTnI、LDH、CK-MB、CK在T1、T2时刻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A组,表明使用麻醉药物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方面,七氟烷和丙泊酚的效果优于咪达唑仑。心肌损伤多由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通过多种机制造成,其氧自由基使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产生MDA,阻碍细胞代谢;SOD侧是自由基的清除酶,因此通过测量MDA与SOD的值可以综合反应机体氧化程度与细胞受损情况。本研究显示T2、T3时刻B组与C组的cTnI、LDH、CK-MB、CK均显著低于A组,且T2时刻B组、C组的MDA显著低于A组,SOD显著高于A组,说明七氟烷和丙泊酚在抗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比咪达唑仑强,进而可更有减少手中心肌损伤,主要原因可能是七氟烷可改变细胞膜的脂溶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处理与清除氧自由基,进而降低患者心肌氧化损伤;丙泊酚则可有效保护细胞膜表面元素,抑制氧自由基作用,进而使心肌氧化损伤降低,因此两种麻醉药物均能很好的作用以细胞表面,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心肌氧化损伤。

综上所述,在心脏手术中采用七氟烷与丙泊酚可更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进而降低对患者的心肌损伤,在心脏手术中可根据情况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氟烷咪达唑仑自由基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比较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氢吗啡酮联合咪达唑仑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吸入用七氟烷药理毒理研究综述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二氧化钛光催化产生超氧自由基的形态分布研究
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