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1-02-25田贵贤陶永朝
田贵贤,陶永朝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田贵贤1,陶永朝2
(1.萍乡学院 商学院,江西 萍乡 337000;2.山东社会科学院 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0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行为的诱因及其形成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基于312组有效调查数据,以普通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的作用路径,以及创业认同与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揭示了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不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而是通过创业认同与创业激情两个中介变量共同影响农村创业行为。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农村创业的理论研究,而且为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社会责任感;创业认同;创业激情;农村创业行为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充分调动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对实现乡村振兴起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创业活动,激发创业价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目前关于农村创业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谢佳奇[1]实证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的现状,并提出如何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的具体培育策略。张志平[2]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以及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需要,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育路径。刘月秀[3]分析得出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受个体背景如性别、年级、专业、社会兼职、是否参加创业实践、是否家庭创业等因素影响。钟强等[4]调查发现创业教育因素、个人自身因素、资金因素、人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基层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汪红梅等[5]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79名学生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上研究大多强调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1–2]及提升农村创业意愿[3–5]等方面,尚缺乏开展农村创业行为的相关研究,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创业活动这一行为是如何诱发的,又有怎样的形成机制,仍处于探索之中。农村创业存在较强的利他动机,是一种相比于创造经济价值更突出社会责任的创业行为,属于社会创业的重要范畴。在这种创业行为中,创业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价值目标,具有显著的社会目的性和使命驱动性。因此,在农村创业行为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基于情感视角的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普通大学生创业者的情感视角出发,将创业激情与创业认同引入到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中,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的作用路径,揭示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内在机理。本研究既有助于我们找出影响开展农村创业行为的核心和关键要素,拓展关于国内农村创业领域的研究,也有助于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资源予以重视,加强创新教育,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责任感与农村创业行为
Brayfield[6]首次解释了态度对行为的影响。Ajzen[7]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态度是一系列影响行为模式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社会责任感是个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帮助他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认知的态度[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创业态度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同样对其创业行为有着较强的预测作用。学者向春[9]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态度可分为名利追求态度、精神追求态度和社会责任态度三个维度,并表明了社会责任态度对创业意识倾向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创业存在较强的利他性,创业者在社会使命的驱动下到农村进行创业,表现出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为社会服务、关心他人等特征。蔡禾[10]在关于返乡创业的研究中提出社会心理因素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朱明芬[11]也表示农民工的社会认知越高,具备较高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可能性越大,也越有可能选择创业。因此,提出假设:
H1: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二)社会责任感与创业认同
Jones[12]认为,创业认同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对自我角色的清楚认识和肯定性评价,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创业者角色身份和接受创业活动的重复认知过程。在这种形成认同的过程中,外部因素对个体创业认同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Gill[13]表示,个体的创业认同会在外部环境要素的作用下不断强化,其中社会环境要素对创业认同的作用最大。信息论认为,创业者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创业认同起着重要作用,在创业过程中创业个体的价值观会逐渐同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相融合,进而推动创业者考虑社会目标。Vesala[14]发现在创业者集中的城市,创业者会因为创业关联的原因越发注重创业企业带来的社会责任,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创业认同感也随之增强。因此,提出假设:
H2:社会责任感对创业认同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三)社会责任感与创业激情
Cardon等[15]认为,创业激情是在投入具有企业家或创业者身份的活动中产生的积极情感,是创业者在创业这一活动中的主观感受,是一种情绪体验。按照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观点,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创业,为农村创造了经济价值,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增长,这一行为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情绪。与此同时,这一行为也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了社会价值,营造了正向的社会氛围,使得大学生产生正面的心理能量,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Cardon[16]基于80名创业者的调查数据发现,创业激情有六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创建和壮大企业的热爱、对人际关系的热衷、对产品或服务的热爱、对发明的热爱、对竞争的狂热和对社会责任的热爱。因此,提出假设:
H3:社会责任感对创业激情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四)创业认同与农村创业行为
个体的创业认同度高,则他就会更加认可自身作为创业者角色的身份,会以一个创业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创业活动也会产生更多的投入,继而激发出更多的创业行为。Miller[17]认为创业认同直接影响到创业机会的判断、创业者的决策和执行,是创业者开始创业生涯、开展创业活动的催化剂。Murnieks[18]分析了创业者的创业认同对创业活动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认同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创业行为,还可以通过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激情间接对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在中国情景下,学者张秀娥[1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具有高度社会认同的大学生具有更强的创业意愿。包建华[20]表示个体对创业的认同感越强烈,对自我的评价越积极,个体通过行为来表达这一认同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提出假设:
H4:创业认同对农村创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五)创业激情与农村创业行为
Cardon[21]认为,创业激情是促使创业者产生创业行为,引发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富有创业激情的创业者,在积极情绪的渲染下更容易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创业激情作为个体重要的情感因素,会影响创业者的行动决策,创业者的情感越积极,对开展创业活动也就更加期望,也就更有可能做出相关创业活动的行为决策。Cardon[22]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创业者的创业激情对其创业行为有积极的直接作用。Amabile[23]发现创业激情可以使得创业者坚持不懈地投入到创业活动中,识别出环境中有利的信息,用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并且追求创造性的行动路线。Murnieks[24]在实证研究中表明创业激情能够激发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和创业倾向,使创业者在面对创业困境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综合以上可知,许多研究均证实了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有着积极的正向关系。因此,提出假设:
H5:创业激情对农村创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六)创业认同与创业激情
创业者对创业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来源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个人价值的实现,当创业者在创业活动获得社会认可、满足自我需要时,人们也更倾向于参与此类活动以享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继而激发出对创业的热爱与积极情绪。Murnieks[18]基于221名创业者的调查数据发现,创业者的创业认同越高,创业激情就越高,当创业者的创业认同较低时,创业者激情也就随着创业认同的降低而降低。同时她表明了创业者的创业认同可以通过激发创业激情间接对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创业认同感使得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都会产生积极的创业情绪,而这种积极的创业情绪会刺激创业者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投入大量创业资源。Mageau[25]研究发现个体对某一活动的认同会产生驱动相关行为的激情。因此,提出假设:
H6:创业认同对创业激情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H7:创业认同在社会责任感与农村创业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H8:创业激情在社会责任感与农村创业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H9:创业认同与创业激情在社会责任感与农村创业行为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图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讨大学生农村创业行为的诱因及其形成机制,因此,数据收集对象为普通大学生创业者,受访对象主要选取了江西省萍乡市在农村从事创业活动的大学生,调查行业包括服务业和制造业,主要涉及餐饮业、娱乐业、租赁业、广告业、医疗行业等,尽可能选取不同行业和不同组织的被调查者,从而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本研究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现场发放纸质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有效回收率89.1%,问卷发放从2018年5月至7月。其中,被调查者中男性占比64.6%,女性占比35.4%;年龄方面,20~30岁的创业者占比9.7%,30岁以上的创业者占比90.3%;在受教育方面,本科以上学历占比48.6%,专科学历占比51.4%。
(二)研究工具
社会责任感从大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测量,主要借鉴罗香群[26]的社会责任感量表,共有6个测量题项,典型条目如“我积极参与社会集体活动”,该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905。创业认同的测量来源于Obschonka[27]的创业认同量表,共有3个测量题项,典型条目如“参与目标行为以使我的研究商业化,不符合我的自我概念”,该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781。创业激情的测量借鉴自Cardon等[22]开发的创业激情量表,包括了创业者非常积极的情绪和身份认同两个维度,共有8个测量题项,典型条目如“寻求最佳团队使我感到兴奋”,该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944。农村创业行为从创业者初始创业行为角度进行测量,改编自Carter[28]的创业行为量表,增加了“到农村创业”“农村的创业活动”等有关词语到题项中,共有5个测量题项,其中典型条目如“拥有一个创业团队在农村创业”,该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945。以上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测量,采取正向计分的方式,1表示非常不赞同,5表示非常赞同。
(三)实证分析
1. 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使用AMOS24.0软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收敛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的结果(χ2/df=1.673<2,GFI=0.923>0.9,NFI=0.948>0.9,CFI=0.9,78>0.9,RMSEA=0.047<0.05),这说明所构建的模型是可以接受的且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将三种备选模型与原模型比较进行区分效度的检验,选取了χ2、df、χ2/df、NFI、CFI、GFI、RMSEA这7个指标来说明模型的拟合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四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其匹配指数都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之上,并且拟合情况明显优于三因子模型、双因子模型和单因子模型,这表明了各个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即认为社会责任感、创业认同、创业激情、农村创业行为四个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1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注:三因子模型中社会责任感与创业认同合并为一个因子;两因子模型中社会责任感与创业认同合并为一个因子,农村创业行为与创业激情合并为一个因子。
2. 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其中,社会责任感与创业认同、创业激情、农村创业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r=0.443,p<0.01;r=0.542,p<0.01;r=0.385,p<0.01);创业认同与创业激情、农村创业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r=0.519,p<0.01;r=0.424,p<0.01);创业激情与农村创业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r=0.547,p<0.01)。以上结果初步表明了主效应假设的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从表2中可以看出,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平均抽取量(AVE)平方根,表明各变量间的区分效度较好,进一步验证了前述内容中区分效度检验结果,说明了研究设计的合理性。
表2 各变量相关系数
注:**表示表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相关,括号里的值为AVE平方根。
3. 假设检验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AMOS24.0软件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优度拟合指标(χ2/df=1.673<2,GFI=0.923>0.9,NFI=0.948>0.9,CFI=0.9,78>0.9,RMSEA=0.047<0.05)良好,路径系数与显著性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不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r=0.087,p=0.185;),假设H1没有通过检验。社会责任感对创业认同、创业激情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r=0.469,p<0.01;r=0.358,p<0.01),假设H2、H3通过检验。创业认同、创业激情对农村创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r=0.169,p<0.01;r=0.429,p<0.01),假设H4、H5通过检验。创业认同对创业激情有显著的正向作用(r=0.169,p<0.01),假设H6通过检验。
表3 路径系数与显著性检验结果
注:**表示表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相关。
进一步检验创业认同和创业激情的中介效应,使用Bootstrapping方法进行5000次的重复抽样,并构建95%的无偏差校正置信区间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三条中介路径对应置信区间均未包括0,表示中介效应均显著成立。其中,创业认同的中介效应为0.075,95%的置信区间为[0.011,0.184],不包括0,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不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表明创业认同在二者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假设H7通过检验。创业激情的中介效应为0.154,95%的置信区间为[0.115,0.283],不包括0,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不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表明创业激情在两者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假设H8通过检验。创业认同与创业激情的链式中介效应为0.085,95%的置信区间为[0.034,0.152],不包括0,表明领导认同与职业认同在两者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假设H9通过检验。
表4 中介效应检验分析结果
四、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从情感视角出发,以普通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运用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的作用路径,揭示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内在机理,深入剖析了创业认同与创业激情在上述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表明:(1)社会责任感对农村创业行为不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而是通过创业认同与创业激情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农村创业行为;(2)创业认同在社会责任感与农村创业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创业认同在社会责任感与农村创业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创业认同和创业激情在社会责任感与农村创业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推动农村创业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需要通过创业者对于创业活动的认同以及强烈的积极情感加以实现。普通大学生创业者在对自身创业者角色的认同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更多个人价值的实现,产生对创业角色的情感认可,继而激发出积极的创业情绪。在积极情绪的浸润下,结合创业者的个人背景提高自身能力,开展创业活动。
(二)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样本的选择大多是通过有关社会关系网络寻找的,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增强数据的说服力。其次,本研究是基于横截面数据的静态研究分析,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对创业者的创业活动进行动态跟踪,探究社会责任感在不同创业阶段对创业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结论。最后,农村创业行为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可以进一步挖掘影响农村创业行为的其他因素,如创业学习、社会资源配置等因素。
[1] 谢佳奇,李潇潇.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培育策略[J]. 继续教育研究, 2016(1):31–33.
[2] 张志平.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 2014(5):58–61.
[3] 刘月秀.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农业院校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 33(9):48–53.
[4] 钟强, 刘月秀. 大学生农村基层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8(4):82–85.
[5] 汪红梅, 薛建宏, 赵帝焱. 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479名学生的调查[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7(3):90–97.
[6] Brayfield A H, Crockett W H. Employee attitudes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55, 52(5):396.
[7]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1, 50(2):176–211.
[8] Starrett RH. Assessment of global social responsibility[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6, 78(2): 535–554
[9] 向春, 雷家骕.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5):116–124.
[10] 蔡禾, 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7(6):86–113+243.
[11] 朱明芬. 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杭州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3):25–34.
[12] Jones R, Latham J, Betta M.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entrepreneurial ident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 2008, 14(5):330–345.
[13] Gill R, Larson G S. Making the ideal (local) entrepreneur: Place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entrepreneurial identity[J]. Human Relations, 2014, 67(5):519–542.
[14] Vesala K M, Peura J, Mcelwee G. The split entrepreneurial identity of the farmer[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07, 14(1):48–63.
[15] Cardon M S, Wincent J, Singh J, et al. The nature and experience of entrepreneurial pas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9, 34(3):511–532.
[16] Cardon M S, Glauser M J.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Sources and sustenance[C]//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Montreal, Canada. 2010, 24(3):11–22.
[17] Miller D, Breton-Miller I L. Governance, Social Identity,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in Closely Held Public Companie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11, 35(5):1051–1076.
[18] Murnieks C Y, Mosakowski E, Cardon M S. Pathways of fire: An empirical look at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J].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2011, 56(3):101–106.
[19] 张秀娥, 方卓. 社会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 2016(3):57–63.
[20] 包建华, 方世建, 刘强强. 身份感知构念下创业动机对创业行为影响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9(6):79–85.
[21] Cardon M S, Wincent J, Singh J, et al.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The Nature of Emotions in Entrepreneurship[J].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2005, 2005(1):G1–G6.
[22] Cardon M S, Gregoire D A, Stevens C E, et al. Measuring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scale valid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3, 28(3):373–396.
[23] Amabile T M.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7, 40(1):39–58.
[24] Murnieks C Y, Mosakowski E, Cardon M S. Pathways of passion: Identity centrality, passion, and behavior among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4, 40(6):55.
[25] Mageau G A, Vallerand R J, Charest J, et 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and obsessive passion: the role of autonomy support, activity special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ctiv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9, 77(3):601–646.
[26] 罗香群. 大学生责任心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7.
[27] Obschonka M, Silbereisen R K, Cantner U, et al. Entrepreneurial Self-Identity: Predictors and Effects With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Framework[J]. Journal of Business & Psychology, 2015, 30(4):773–794.
[28] Carter N M, Gartner W B, Reynolds P D. Exploring start-up event sequen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 11(3):151–166.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IAN Gui-xian, TAO Yong-chao
(1.School of Business, Pingxiang University,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2. Institute of Marine Economics and Culture, Shan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China)
The incentiv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academic circles. Based on 312 groups of effective dat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rural entrepreneurshi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identity and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revealing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rural entrepreneurship.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no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rural entrepreneurship, but affects rural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wo intermediary variables: entrepreneurial identity and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not only enric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but also provide a direct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trepreneurial identity;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rural entrepreneurship
2021-05-10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8-22-6)
田贵贤(1975—),男,山东聊城人,副教授,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创业与创新管理。
F279.2
A
2095-9249(2021)04-0098-06
〔责任编校:吴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