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式园林浪潮下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2021-02-25张卓张彦艳

客联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中式设计思维园林植物

张卓 张彦艳

摘 要:当下国潮风浪兴起的同时,一种名为“新中式”的园林景观风潮正在国内盛行,其沿用传统造园手法的同时又结合现代园林的设计方式,营造出了深受国人喜爱的现代东方中式园林。本文就新中式园林的起源和特色,造园理论要义和植物景观设计手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为打造新中式园林的思维和设计导向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中式;园林植物;设计思维

新时代国潮风下的音乐影视创作、服饰产品设计、等人文活动在中国盛行,而发展至今的中国园林景观也逐渐产生新的变化,新中式园林便从某个时间诞生并开始呈现全新的面貌。造园不再照搬传统中国园林,不是一味地奉行国外流入的西方艺术,转而吸取世界各处最精湛最有益的技术手法,在传承悠久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又与时俱进,融合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理念,从而营造具有东方特色、适合人们生活、点缀城市的现代景观空间。

一、“新中式园林”渊源和东西方艺术底蕴

(一)新中式的渊源和发展

古典园林的历史源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一大传统文化瑰宝。近现代史种种表明整个中国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来自西方以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园林建造也不例外,古典园林逐渐淡出在人们的视线中。受传统古典的东方园林艺术的熏陶,新中式园林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诞生了,并在吸收世界各种优秀的园林艺术中得以洗礼。以1999年在云南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为重要节点,特别体现了中国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式园林的极大成就[1],而这也是中国探索现代园林打造的起点,自此新中式园林开始了更加丰富的添彩之途。

(二)来自东西方的园林艺术熏陶

世界优秀造园艺术对新中式园林的兴起具有一定的铺垫作用。英国风景式园林中大面积的草地和树丛融合,这种视觉开阔极大程度亲近自然的疏林草地的搭配方式[1],在改革开放时期就被我国所学习,并在公园、城市道路绿地中加以运用。而起源于英国的花境艺术,矮小的宿根植物混搭在乔木之下,不仅增加绿化效果还能丰富立面的景观效果。在世界文化的交织融合中,花境这一园林艺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让一座园林在花朵的衬映下富有艺术美感,能柔和较为硬朗的人工景观线条,使整体显得更加自然亲切。中世纪欧洲流行的模纹艺术,经过人工修剪后的绿植在体量和形态上比较规整有序能和建筑部分保持较稳定的尺度比例,而这种绿植因其装饰效果突出、管理简单等优点也被广泛地接受和运用。

(三)传统造园手法的沿用

传统造园植物的配置是一大重点,除因地制宜种植植物之外,还注重当时文人雅士的志趣喜好。细致到植物优美的姿态和线条感,以增添书画之感,像跃然纸上又活于画中。植株选择也受文化志趣影响,多偏向于体态美好、色味清雅、耐品赏、有高尚寓意的品种。还有中国的盆栽小景,这种以小见大、精巧有型的特色艺术,拥有自然生命又饱含人主观的写意和抒情。小而精巧不失大气这种对空间的把控和意境的营造理念对新中式园林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四)传统的东方元素和色彩的沿用

传统符号在当时的园林设计中是重要的运用对象,如福禄寿喜、太极、祥云、对联、壁画、龙凤鸳鸯、四神像、麒麟、玉兔、蝙蝠;还有书法、中国结、瓷器、皮影刺绣、剪纸、红灯笼、戏剧脸谱、篆刻印玺等[2]。植物的搭配设计不单考虑植物本身,与周围的景观对象都应产生联系以形成协调统一、主题明确的景色,在现代园林打造中这些传统元素也不单独存在而被用于绿植花卉、小品铺装、门墙亭廊等处,和自然景观相融合以营造东方传统文化的意境并且丰富景观效果。同样古典的东方色彩运用也是一大亮点,如长城的灰黄、城墙的复古红、朱砂色、玉脂白、墨青、绛紫、鎏金、浓郁的槐树绿、幻变的琉璃色等[3],独特的颜色给人高贵典雅、清秀瑰丽又神秘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这些蕴含东方韵味的色彩和适合的植物搭配造园,让新中式的字面意义也变得活灵活现,更增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气息。

二、新中式园林通过植物对言词意象的深入探索

(一)新中式格调与言意象的交融

言词是人主观意识的表达,通过说、写、听来表达情绪和感受。古有文书《系辞传》写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而舞之以尽神。”意思是出现言词不达意的情况就通过“立象”来表达心意[4]。象非简单的客观存在而带有主观的情思和感受,是艺术创作沉淀后的典范。如“雨打芭蕉”、“寂寞梧桐”、“杨柳依依”、“踏雪寻梅”等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意象是虚而不实的,但造园时用植物景观来营造意境,能使人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中引发联想和思考最终达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境界。现代造园也能依人的思想和心理感受配置植物,让自然界单一的生命体有意识地聚集组合形成一种人文景观。

(二)探寻造园意境

造园意境分类大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联,如古代文人志士所向往的高雅意趣。自古多有官场失意不受重用等不得志而终的才子佳人,他们希冀能从山野丛林之中汲取山川浩然之气以求平静自我,而此番意图却洗不净捆于庙堂的精神和心境。明代弘治进士、嘉靖年间的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后聘请画家设计打造他的居所。于是成就了名取自《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遙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的拙政园;不畏州官刁难三迁居所却依旧乐在其中的刘禹锡,所创《陋室铭》写道“斯是陋室,为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这些都体现了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所表现的情感和自我意识,或高洁文雅,或闲适淡然等。

此外人们对于事物具有迎吉纳祥、招财纳福的期许,古人尤为讲究吉祥如意的寓意,挠痒的器具也要造如祥云仙芝,名为“如意”[5]。门窗也有镂空为“福禄”形状之举,人们希望通过人为活动表达对美好愿望的追求,以求实现期许。还有为表达心如止水的深远禅意将禅宗思想具象化,以蒲团、禅垫、木鱼等器具作装饰营造氛围并有实用价值。以及体现归野的躬耕之乐,《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使愿无违”,而在园林中也有这种自在清闲田园情趣的体现。将果蔬、农作物种植在园中,不仅有绿化、丰富景观的作用,而且体现了归隐的乐趣。

(三)意境表现的文学手法

除了常规的对景、孤植等造园手法外,新中式园林中运用了文学中虚实交融、动静结合、通感、回环、摹绘、烘托等表现手法。虚实对比多表现为眼见实景,临景而化虚境。“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雨打芭蕉闲听雨,道是无愁又有愁”等词句中,因眼前实景和环境的作用而影响到人的感官,或触动一些情感,或感染人而强化情感深度,由此产生一系列的虚化之意,也表现了新中式的文学气息。另有诗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此时梅花就是香雪。既然无法分出谁占尽春色,那么就虚化梅为香雪,而雪则是无味的梅,香味如云雾氤氲于亭子周围。

动静结合一是人为主体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动”,二则让景色活化,富有“动”的美感。如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不光有颜色对比、静态的花叶及飘飞的柳絮富有动态美。

通感手法的运用往往是听觉、视觉、嗅觉的互相结合,雨打水落、风声、动物鸣啼的听觉体验,花叶白、红、绿的颜色冲击,梅花冷香、兰花幽香、腊梅桂花浓香、连花清香等的嗅觉享受。这些文学手法对于新中式园林的打造十分受用,将难以言传身教的韵味化作景色,呈现给人。

三、新中式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一)營造明确的植物主题

在园林中植物的配置应明确主题和立意,分清主次。在重要节点上要着重符合主题的植物搭配,次要部分可选择相关植物进行配置,但要避免杂糅、主次不明晰的问题出现。以此打造拥有特色和鲜明亮点的园林。可利用植物本身的形态和自然景观营造诗情画意、气吞山河、旖旎柔情等环境氛围。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更易产生心理和思绪的变迁,因而触景生情。由此也加强前文所说对意境的营造,通过具象特殊的植物种类、寓意形态等,将人带入景色故使得植物配置和意境的营造相辅相成并达到使人意会其精神内涵的目的。

(二)选择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植物

饱含民族文化内涵的植物甚多,墨西哥第一国花仙人掌,就被赋予民族坚贞不屈、捍卫利益英勇斗争的含义。如日本的樱花,它被日本人民奉为质朴高雅、独立清秀的象征,樱花于日本国民是勤劳、勇敢、智慧的存在。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自然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在经历漫长的历史沉淀后,也出现了多种饱含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植物花卉。黄山顶上著名的迎客松是一大典例,不仅体现人的精神品格,更是呈现一种好客、热情欢迎的姿态。而通过合理地运用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除满足绿化外,更重要的是与新中式这一概念更加贴合。而赋予植物文化精神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意境呼应,对于新中式园林的打造无疑是一重要举措。雪松、油松等松柏类树种,往往寓意英勇不屈、意志坚定,或因其漫长的树龄而寓意长寿安康,还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树。又如拥有“玉堂富贵春”美誉的玉兰花、海棠、牡丹、桂花,组合配置象征了高雅情操和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6]。另有莲、芭蕉、兰、梅、竹、菊等代表清雅、坚贞、不畏强权等高贵品质的植物和花卉。这些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植物,用于新中式园林的植物选择可谓恰到好处。

(三)新中式新的植物选择

与常规造园略有不同,新中式亦可有新的植物搭配以求造园新意。如将具有田园特色的农粮作物、蔬菜瓜果等用于植物景观。将番茄、猕猴桃、油菜、南瓜丝瓜、小麦稻谷等栽植在园林之中,藤蔓类的农作物还能作为一大景观特色,其缠绕的生长方式用于装点及柔和建筑、小品等人工设施,增添轻柔美感。番茄南瓜等成熟时红黄色的果实还能形成类似于灯笼树上挂的丰满喜悦的效果。小麦和水稻在不同时段还能形成不同的景色,春季的新绿嫩黄充满新气象、生命力。夏时又是一片碧绿,给人感官上的清爽,而在秋季还能独特的“动态效果”,随风流动的金色涛浪独有飘逸、广阔的动态美,用于新中式园林丰富景观效果。

常见的柿、桃李、梨、杏等乔木类果树,花果观赏价值颇高,还有一些藤本、草本、以及乔灌木类的中药材植物也有优良的观赏价值。厚朴树高大笔直、花盛开时白净芳香,枳壳树形似柑橘,花白果绿观赏价值高,具有类似柑橘的芳香,使人心旷神怡。灌木类如覆盆子、沙棘等用于乔木之下丰富植物层次,而成熟的浆果又可食用,不难联想到鲁迅先生笔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一番童稚乐趣。藤本类如金银花、首乌、鸡血藤等,通过缠绕、覆盖的方式用于细处的装饰,除药用价值外,无论是外形、颜色、花色上,都是极好的选择。草本类更是颇多,百合、天冬、萱草、豆蔻、石蒜等,花色鲜丽或枝叶纤细,植株清秀俊俏,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富有浓郁的东方气韵,其用于丛植或盆栽为上选。

四、结语

新中式园林的兴起非空穴来风,也非一味模仿传统园林,而是对久远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宣扬。传统造园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值得沿用的造园理论及手法,是新中式园林产生的基础,时代的发展变革、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催动着新中式园林不断沉淀和创新。不奉行拿来主义而是积极吸取世界各地优秀的造园艺术,这对新中式园林发展到新高度起到添彩作用。而合理的创新理念、发掘新的造园技艺对新中式的完善和发展有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桂毅,赵 飞. 新中式植物景观营造[J].现代园艺,2016,(10):92-94.

[2] 夏玉兰. 新中式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探讨[J] .大众文艺,2019,(03):56-57.

[3] 沈天琳.浅析新中式园林的风格特点[J].丝路视野,2018,(34):358-359.

[4] 王鹏鸣,严胡伟,刘一蓓.试论“新中式”园林情感表达[J].艺术与设计,2018,(05):51-53.

[5] 李炎,张万荣,林震.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J].山西建筑,2014,(05):202-203.

[6] 刘曦.新中式景观展示区的植物主题营造和配置策略[J].绿色科技,2019,(13):23-24.

猜你喜欢

新中式设计思维园林植物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独立设计家居品牌的中式情怀
传统元素与现代空间的共融性探索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