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媒体写作开展思路探讨
2021-02-25侯明明
侯明明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媒体行业的发展,但是也给传统媒体业带来了许多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媒体如何开展写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媒体应该在新媒体时代积极进取,借助新的机遇进行自身革新,化挑战为动力,在新媒体时代寻找新的媒体写作思路。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下媒体写作的特点以及要求出发。分析现如今媒体写作的误区,进行新媒体时代媒体写作开展思路的探讨,为当代媒体人写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体写作;专业素养;人本主义
一、新媒体时代媒体写作的要求
(一)快捷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成倍的加快,无论是普通的事件还突发性事件,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传播,而媒体的受众也会要求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获知事件的全貌,这就要求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写作需要达到快捷这一要求。在获知信息层面,人们对于可以较快获得信息全貌的媒体才会有所好感,新媒体时代,许多媒体层出不穷,各个媒体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只有做到高时效性以及快捷,才可以在新媒体时代有新的发展。新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纸质和声像外,科技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络、流媒体和通信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我们的媒体写作也要求媒体写作的各个可以阶段做到快速:快速写稿,快速发送到媒体上,以期达到快速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更倾向于信息的获取而不是信息的深入研究,所以很多信息受众只希望获知而不是研究,从而不会进行反复获取。在这一标准之下,媒体写作的是否紧跟时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媒体写作的重头戏。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并遵循媒体写作的基本规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手段将成为被广泛使用,例如背景、周边资料、资料外延等。从这些角度散发开来,运动多维视角进行深度写作,就成为了新媒体时代媒体写作的思路之一。
(二)全面性
新媒體时代作为顺时代而生的产物,现在并没有十分确切的本土解释,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从这一概念可以认识到,新媒体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片面的媒体传播途径,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写作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一种媒体传播,而是在多个媒体之间互联互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媒体时代媒体写作开展必须做到全面性。新媒体时代的媒体是面对大众的,会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的,具有全局性和重要性,其受众一般是全社会的人群,与此同时,媒体写作的内容还需要做到图文并茂,以文本为基础,兼顾图片、音频、视频、数据等媒介要素,满足各种媒介形式的融合,并广泛适用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形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全要素、宽领域的新闻内容、让社会大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新闻要点,以此来满足社会大众对媒体宣传的需求。[1]
(三)互动性
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体写作需要充分注意到互动性的彰显。与报刊、广播、电视等单一媒体不同,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占据了传播主阵地。自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信息的主体和客体界线被消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媒体写作需要充分考虑到媒体写作的开放性,单纯的观点阐述以及素材堆积很难再引起受众互动交流的兴趣。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因为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体协作具有开放性,所以必须注重媒体写作的真实性,一旦媒体写作的产出具有谬误,会导致媒体的公信力缺失,受众流失。一方面,媒体协作需要具有话题性,可以引起人们的关心以及探究,引导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让话题既新鲜又有互动的可能。另一方面,需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进行传播,避免沦为“标题党”使得受众流失。
二、新媒体时代媒体写作的误区
(一)“标题党”
在新媒体时代,一些门户网站对于媒体写作的评价标准依然是以点击量为基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些门户网站的媒体写作成果出现标题与点击量不符合的情况。这样的“标题党”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标题猎艳猎奇和标题耸人听闻。标题猎艳猎奇大多都是将普通的事物进行概念偷换或者进行文字游戏的加工使其变得与众不同,这会令受众对于写作产出心理落差活着感到反感;标题耸人听闻则会引起大众恐慌,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结果就是在舆论里面出现许多伪科学,误导受众,引发恐慌以及不理智行为。引发这样的现象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网站“流量为王”的考核体系,丝毫不顾及媒体写作的真实性以及全面性。在2017年,国家网信办就曾为净化网络环境打击过乱改标题、歪曲新闻原意等“标题党”行为。在国家的引导下,媒体的写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但是现如今仍有极少数的媒体依然在剑走偏锋起一些古怪的标题,这样其实违背了新媒体时代媒体写作的要求,需要当今的媒体工作者警醒。
(二)媒体写作失真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成为自媒体。与此同时,不同群体的利益不同也会使得媒体所传达的同一个概念大相径庭。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要求使得信息真实性把关弱化,正如发生在今年的袁隆平院士逝世谣言以及许多社会事件的多重“反转”,失真信息的传播使得媒体写作产出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重创。因为新媒体时代信息真实更多的依靠新闻传播者自身的约束意识和责任态度来保障,所以一旦媒体创作者倾向于“唯利化”的一边,媒体的写作就会出现误导,甚至失真。
(三)媒体写作质量下滑
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踏入自媒体行业,媒体写作出现了专业群体和非专业群体的分流,虽然这样体现出了媒体写作的多方位多样化趋向,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媒体写作的专业性。从现有的媒体写作来看,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向自媒体行业,他们并没有过硬的技能,但是却觉得自媒体是一个可以盈利的“好路子”,过于急功近利使得媒体行业的水平被拉低,低质量产出积压。在另一个层面,个别传统主流媒体还是依然使用以前的模式固步自封,不懂得与受众互动,难以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出模范带头的作用,进一步导致了媒体写作质量的下滑。
三、新媒体时代媒体写作开展建议
(一)媒体创作者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写作,需要从事媒体写作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与时俱进地创新写作模式。在现如今价值变现的思维模式和运营要求下[2],许多自媒体急于流量变现,导致媒体写作套路化,千篇一律的问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体写作的标准模糊,没有明确的观念引导,一旦一个类型的媒体写作模式获得流量,无论作品的质量如何,就会引起众多自媒体的大范围跟风,只有极少数的媒体写作者还在坚持用心产出高质量的作品。
有一些媒体创作者带有浓重的“算法偏见”,过分使用既有流量成果,过多的旧有素材的再加工,为受众编织了厚重的“信息茧房”。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提高媒体写作的质量,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非专业新闻写作者应该积极向高质量媒体写作者学习,努力开辟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而不是一味的急功近利,过于急功近利往往会适得其反,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是正道。在传统媒体领域专业新闻写作者,则应该积极投身新媒体时代的时代潮流,不断突破原有的机械化的写作模式,提升综合运用新媒体全要素能力,把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媒体写作的质量。
在信息时代,媒体写作需要做到快,但也不能是固定套路的反复照搬运用,媒的体写作不仅应该下笔生风,还需要达到较高的质量,具有真实性,并且可以打动受众。媒体写作者应该谨慎,坚守底线,不为了流量写出过于偏激的标题,也不歪曲事实进行媒体写作产出。而是应该实事求是,用冷静、客观的方式进行写作,写出细腻打动人心的成果,真实、严谨、客观的作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二)媒体写作应紧密结合人本原则
媒体写作传播的主体是人,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写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媒体写作准备、完稿和传播的全流程中,人是唯一的主体,无论是媒体写作的写作者,抑或是媒体写作产出的受众,他们都是人。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写作始终都要铭记这一个事实,去写作出具有人道主义的作品。新时代的媒体写作需要充分考虑到人道主义的贯彻落实,充分意识到在我国范围内人民是多民族的具有南北差异的,在健康状况等等因素上也是不同的,在国际范围内不同国家民族也是各有特色的,不能说为了流量去以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引战。
媒体写作坚守人道主义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不以流量获取的数量多寡为写作的标准。在当今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讽刺少数弱势人群或者人群差异的媒体作品常常获得较高的流量引起人们议论纷纷,这是一种“黑红”的方式,这样的媒体写作者常常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获取大量的流量,但是这并不是一种可取的手段,如果放任这种现象泛滥,将会伤害群众的情感以及内心,也会对青少年出现误导。这实质上就是不尊重人道主义的做法。以人为本的媒体写作,在语言方面要做到规范、得体,而不是滥用网络流行语,频繁“玩梗”,叙述也要简洁,可以直中要害,要学会创作出具有可读性和深刻性的作品,既不失真相,又不乏令人动容、发人深思的叙述。媒体写作者要努力摒弃商业影响,不以盈利为目地去创作没有意义的作品,杜绝虚假信息传播,尊重事件中的主题人物,尊重一个媒体从业者的良知和内心。
四、结语
在新闻的写作过程中,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工作者应认识到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带来的机遇,主动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主动承担起行业发展的责任,,协调价值变现、思想传播以及行业发展,用高质量媒体写作作品来发挥对社会的积极作用的创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去营造一个更加和睦的社会以及集体,推动广大媒体传播的素养的提升,为媒体行业的繁荣发展注入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正林.全媒體融合视域下地方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模式的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31-32+38.
[2]陈晓琪,尹希宁.社群经济视角下丁香医生运营模式探析[J].今传媒,2019(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