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图已绘就,发展正当时

2021-02-24吴志刚

中关村 2021年1期
关键词:北京中心科技

吴志刚

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有了全新的“蓝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作为首都,其核心功能之一是科技创新中心,“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

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1月23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十三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明确“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十方面重点工作。其中, “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在首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及“十四五”期间,北京要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市科委主任许强通报了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1月27日,2021年北京两会落下帷幕。会期为期四天半,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代表委员热议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并积极献言建策。

短短几天时间,关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内容见诸于各大媒体,“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时间成为热词。处于“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意义重大。

建设关键:能力和生态的构建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走出新路子?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聞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实施“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新时代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科技部、北京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等21个部门提出了《“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介绍,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要走出新路子,关键是能力和生态的构建。要在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展开重大基础前沿领域研发、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方位科技开放合作等方面发力。比如,围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生命健康等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领域,共同实施系列专项行动,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先发优势。

“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的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秘书长靳伟表示,北京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突出强调支撑和引领作用,力争形成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上下衔接、差异布局、协同联动,体系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支撑科技创新加速突破。

靳伟指出,“十三五”期间,北京原始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马约拉纳任意子、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天机芯等一批世界级的重大原创成果。未来五年,北京要进一步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并重,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在锻造长板方面,加强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的共性基础研究,支持开展量子计算关键器件的核心技术和软件系统的生态构建,促进在大数据搜索、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在补足短板方面,推动集成电路产研一体突破,开展关键新材料的技术攻关,加速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过程,着力攻克重要领域关键的核心技术。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得怎么样,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们国家能不能实现科技自强自立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我们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李萌认为,北京的研究能力、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决定北京具备发展新赛道和未来产业的硬实力。

李萌认为,在世界强国建设中北京的作用非常突出,具体体现在高端引领、关键支撑和示范带动三个方面。

目前,北京有全国将近一半(47%)的两院院士;每年的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和每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大概有一半来自北京,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居全球首位;新经济行业上市营业收入居全球第四,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市值是全球第五,具备高端人才、高端成果、高端产业集聚的显著特征。李萌指出,北京要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强化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这些前沿领域的部署来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提升整体研发水平,带动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建设决心:十大重点任务排首位

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意味着北京将以更开阔、更高层次的国际视野谋划和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也能充分驱动北京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发展实力和发展能力。

2021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十方面重点任务,“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在首位。

报告指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服务和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报告还指出,全力做好中关村、昌平、怀柔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推动量子、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前沿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取得突破。

同时,更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中关村科学城要深化创新体制改革,精心做好创新企业服务,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怀柔科学城要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推进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运行。未来科学城要加快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大力推动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做好扩区后战略性产业布局,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抓好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更大力度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落户,集聚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生态。抓好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设,构建国际化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

还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统筹推动中关村“一区多园”协同发展。完善政策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全社会营造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的浓厚氛围。推动知识产权综合立法,设立申请绿色通道,鼓励创新主体联合打造重点领域专利池。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创投机构聚集,推进专业化孵化器能级提升。积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建设内容:精准实施六大工程

北京最大的优势是科技和人才优势。经过“十三五”时期不懈的努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了重要进展。“十四五”期间,北京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揭榜挂帅”等新的科研组织方式,在“卡脖子”技术和前沿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1月24日举行的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许强表示,率先建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许强表示,“十四五”科技创新主要内容是精准实施六大工程。围绕“筑根基、建优势、转范式、促联动、强协同和优生态”做出战略任务部署。

一是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建工程。全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加快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2.9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

二是实施重点前沿领域跨越工程。主要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生物技术、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率先占据制高点。

三是实施创新范式优化工程。搭建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以及生命科学大数据等领域平台,加速创新范式转变。

四是实施“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联动工程。加大原始创新力度,使更多可转化项目加速在北京落地转化;以数字经济和场景驱动,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发展赋能。围绕智能制造、大健康和绿色智能制造培育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五是实施京津冀产业驱动工程。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用在京津冀产业驱动链条上,支持北京的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底层技术以及关键应用技术与天津、河北传统产业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六是实施创新生态提升工程。发挥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两区”政策叠加优势,多层次创新人才的梯度和广度。抓好近年来出台政策的实施落地,注重政策的公平性和便利性;加快建立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国际科技合作和开放新机制,促进与国际创新资源的融合;进一步优化科研环境,培育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的创新文化氛围,塑造科学家潜心钻研、淡薄名利的价值观。

两会声音:

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2021年的北京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1月24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专题座谈会,围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专题,市政府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们现场座谈。

来自科技界别的北京市外企新联会会长孙子强建议,建立起“联合研发+全球制造”模式,让科研项目从研发到落地实现全球广泛参与,从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等各方面让参与方广泛获益,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国际社会更广泛理解和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孙子强还建议,北京应多承办、举办国际性科技博览会、发布会及科技竞赛,着力增强北京在国际科技圈的话语权,多举办国际性科技创新评选、颁奖活动,设立北京科技创新奖、北京科技创新扶持基金,为全球科技创客提供带着项目来华、来京创业的金融支撑环境,让北京早日形成国际科研磁石效应。孙子强表示,希望北京能够面向全球积聚能量,借助国际交往合作,助推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来自特邀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中国山东高速金融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程雁认为,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提供更充裕的风险投资,吸引更多的国际风险投资机构来京落户,可以对风险投资进行特别保护与支持。例如特拉维夫是世界上风险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大多数进入以色列的国际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都将总部设在特拉维夫。

程雁表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普遍都有完善的创新中介服务网络,其中最突出的领域包括律师事务和技术与专利转移等。北京应加大力度推进创新中介群体发展,在知识产權、专利保护方面建立更严格的法律制度,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给予充分支持与帮助。让北京在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形成世界级创新企业集群。

来自科技界别的市政协委员、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北京市要构建国际领先的科创中心,首先要打造多元文化下的人才机制,并进一步采取有力举措招才引智,如通过税收、保障房等方面的举措,进一步鼓励科创企业等引进国际顶尖级人才。在贺志强看来,北京还应引导科技创新企业从创立伊始就胸怀天下,培育其具有国际视野,而并非局限于国内市场。

为了更好的助力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贺志强还提出,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相应引导和推动的力度,例如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超级算力、隐私计算等领域,有关方面可推动在北京建立起国际领先的相应平台。

在北京市政协委员、金豪制药总经理张誌看来,科技创新企业在资本化过程中以及在引进高端金融人才时,存在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企业面临资本陷阱、缺乏高水平的金融人才库与交流平台等九大难题。

对此,张誌建议,一是优化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人才引进机制。针对科技创新企业制定高端金融人才发展战略,预判企业人才引进需求,制定企业引进的高端金融人才标准,增加金融人才引进渠道,引入知名金融人才服务机构,吸引人才聚集。

二是要不断完善金融人才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摸清底数,建立相关金融人才数据库,并与企业建立信息化联通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金融人才需求情况。另一方面搭建人才服务平台,设立专业服务机构为高端金融人才提供服务便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放在各项任务首位进行了专章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蓝图已经绘就,发展正当其时,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奏响最强音。

猜你喜欢

北京中心科技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北京的河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