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
2021-02-24荆言
荆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由此可知,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要求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之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时代背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必然性、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等等,从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尤其所处的发展阶段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面临两个大局,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惟有时刻铭记国之大者,才能打好主动战、下好先手棋,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事实也是如此,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尤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新时代我国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于此,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显得格外重要与必要。而立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新战略布局,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我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为最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长期以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考和总体谋划。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我国经济能够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然而一直以来,开放具有明显的短板与劣势,即过于“两头在外”,不是更多地强调培育壮大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严重依靠外部市场,就是更多地倾向于从外部引进技术、设备,进口能源、资源,甘愿成为“世界工厂”。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明显的,传统意义上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出口需求已经不可持续。同时囿于要素成本等的与日俱增、居高不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越发难以为继。正是坚持问题思维、问题导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箭在弦上、势属必然。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只有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才能统筹推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历史是一面镜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拉开改革开放序幕这一时间段内,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展进行全方位的围封堵截,但由于我国经济具有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内部可循环的优势,基本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由此可见,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我们党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核心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求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应该看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于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与时俱进,拥有14亿人的世界上最大市场规模,具有超4亿人的中等收入规模群体,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等等。因此前行路上,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切实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国内需求的潜力、活力必将最大限度得以激发。尤其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标示着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出更高要求,也同步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需求,紧紧对标对表这一系列需求,就能既满足人民的当下诉求,更引领其长远需求。另一方面,扩内需必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供需格局。一段时间以来的供需机制不畅、国民经济体系循环不通,问题的主要症结不在于需求侧,而在于供给侧,在于供给不能及时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变化了、变化着的消费需求。因此,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供需两旺、供需平衡。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把着力的重点放在消费上,通过想方设法多渠道、多途径增加居民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水平,实现扩内需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双丰收、两相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固然,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构成经济循环的四要素,但能否一次次的循环,则归根到底取决于消费,要求提供的商品、服务与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偏好、消费意愿无缝对接、紧密衔接的同时,更让居民有可持续消费的能力,有可预期的水涨船高消费水平。揆诸现实,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落实“六稳”要求,完成“六保”任务,其中稳就业、保就业,分别位居“六稳”“六保”之首,即为明证。因为只有稳住就业、保障就业,才能让居民有可持续的消费能力,也才能在进一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基础上,打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痛点、堵点、淤点。对此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国民经济大循环,首先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如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等;其次,则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最后,让居民消费无忧,还要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如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醫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等。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与各方面,确保以更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大循环厚植土壤、夯实根基。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对此五中全会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这是因为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五个方面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又共同作用于国民经济循环,有利于国民经济在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与循环。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而一旦五大发展理念落实落地,就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鲜明发展导向,使国民经济循环不但无障碍,反而更顺畅,不但管当下,更能管长远。概而言之,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因此,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逻辑。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登高望远,心如明镜,深刻认识到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以国内循环更好引领对外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而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实际上仔细分析,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开放也进入新阶段,是从以往的主动开放、却被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递进到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回溯过往,开放则兴,不开放死路一条,打开国门搞建设成为必需必然。然而以当时的国力、国际地位,尤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居于经济全球化的主打地位,发挥“领导羊”“排头兵”作用。因此所谓的国民经济循环,有时也必须依赖国际循环得以实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今天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低迷、循环不畅,尤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极端主义甚嚣尘上,与其被动受累,弗如主动改变。于此,以我为主坚持和维护多边主义、引领经济全球化,便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明智之举。因此,新发展格局强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闭关锁国”排斥国际循环,而是通过建构完整且高质量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进而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使以往“两头在外”的开放发展格局,更多地转变到以国内大市场为主体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借由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的同时,实现开放共赢、开放共担、开放共治的共同发展,最终引致中国发展与世界繁荣的“百花齐放”“美美与共”。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完全可以說,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既决定着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也关乎发展必须是安全发展,更意味着发展是否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反映出大国是否有应有的大国责任担当,愿意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惟有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新战略布局,顺利实现基本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