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赤凤迎源针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1-02-24李俐依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毫针针法面瘫

李俐依,李 博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周围性面瘫(facial palsy)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是一种由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口眼歪斜、额纹消失、闭眼无力、鼓腮和吹口哨时口角漏气等[1]。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是指久治不愈的一类面瘫。针刺疗法是中医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方法之一。赤凤迎源针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行气、催气的复式针刺手法。本文主要是研究用赤凤迎源针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60 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在30 例观察组患者中,有女性14 例,男性16 例;其年龄为18 ~74 岁,平均年龄为(46.20±3.17)岁;其平均病程为(3.14±0.13)个月。在30 例对照组患者中,有女性16 例,男性14 例;其年龄为17 ~75 岁,平均年龄为(46.32±3.29)岁;其平均病程为(3.47±0.17)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针灸学》[2]中关于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病程介于2 ~6 个月之间;存在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的症状;自愿参与本研究。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患有由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脑外伤、腮腺肿大等引起的继发性周围性面瘫;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精神疾病;病历资料缺失。

1.3 方法

采用平补平泻针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放松身心。选择其患侧的阳白穴、四白穴、颧髎穴、颊车穴、地仓穴、翳风穴、牵正穴、太阳穴和合谷穴作为治疗的穴位。用酒精棉签对其上述穴位所在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用规格为0.25 mm×40 mm 毫针(由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对其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快速进针,针刺的深度为0.5 ~1 寸。采用平补平泻法运针,匀速、柔和地提插、捻转毫针,得气后留针30 min。每隔一天治疗1 次,共治疗1 个月。采用赤凤迎源针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放松身心。选择其患侧的阳白穴、四白穴、颧髎穴、颊车穴、地仓穴、翳风穴、牵正穴、太阳穴和合谷穴作为治疗的穴位。用酒精棉签对其上述穴位所在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用规格为0.25 mm×40 mm 毫针对其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对其翳风穴、牵正穴、太阳穴、合谷穴四穴进行针刺(针刺的深度为0.5 ~1 寸),快速进针后留针30 min。采用赤凤迎源针法对其阳白穴、四白穴、颧髎穴、颊车穴和地仓穴进行针刺,操作手法是:先将毫针刺入穴位深层,得气后再将毫针上提至穴位浅层,待毫针自摇后再将其刺入穴位中层,然后提插、捻转毫针(一捻一放,形如赤凤展翅飞旋),最后留针30 min。每隔一天治疗1 次,共治疗1 个月。人体面部皮肤较薄,因此在进行针刺时应注意进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因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不当而“引邪入里”。

1.4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用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估其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该分级标准将患者面神经的功能分为Ⅰ级~Ⅴ级五个级别。Ⅰ级:患者面部表情肌的功能正常。Ⅱ级:患者在闭眼时其面部表情肌的肌力轻度减弱或发生轻度联动。Ⅲ级:患者的两侧面部明显不对称但不丑陋,其面部表情肌未发生严重的联动、挛缩或痉挛。Ⅳ级:患者的两侧面部明显不对称,较丑陋,其面部表情肌的肌力减弱。Ⅴ级:患者的面部表情肌只存在轻度可觉察的运动或无运动。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此类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n(%)]

3 讨论

中医认为,顽固性周围性面瘫属于“歪嘴巴”、“吊线风”的范畴,其病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或风热,加之正气不足,劳后汗出,卫外不固,脉络空虚,经络不通,血运不畅,致使面部筋肌纵缓不收、经筋失养[3]。中医常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此病。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此类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用赤凤迎源针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赤凤迎源针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行气、催气的复式针刺手法,它是“飞经走气”四法之一。《金针赋》中说:“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到地,提到天,候针处摇篮,复进其元,上下左右,四围飞旋。”采用赤凤迎源针法对患者进行针刺能加强针感,并使针感保持持续性,能起到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4]。

综上所述,用赤凤迎源针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其面神经的功能。

猜你喜欢

毫针针法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