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可视化研究

2021-02-24朱建飞

关键词:受教育者可视化理论

朱建飞

(南京理工大学 党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94)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具有形式单一、方法较少、效果难以检测等问题,将可视化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性、交互性和自主性,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作用,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突破传统教育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可视化的相关研究

1.可视化的概念

可视化(Visualization)从广义上讲是将抽象事物或过程等用图形图像直观表示出来,是将客观事物通过视觉观察形成影像的过程[1],随着科技发展,现阶段可视化更多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交互技术等手段,将数据、信息、知识等内容,转换成视觉可感知的图形图像。可视化概念起源于1987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概念,从此可视化便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得到快速发展。

2.可视化的分类

根据发展过程,可视化分为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是研究空间数据视觉表现形式,主要是将抽象数据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从方法来讲,一般提取对象的数量、属性等信息,将每一元素放置在多维度图表中,这样可多维度观察和提取信息。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指借助计算机和交互性视觉表示来表现抽象数据并扩大认知[2]。信息可视化的对象一般是非空间数据,包括声音、文字、图像等,目的在于挖掘数据背后的新信息,增强人的感知能力,帮助人们开展信息检索。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两个或以上人之间,通过视觉表达形式来创造和传递知识的学科,对象是知识,目的是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所以知识可视化除了传输观点、想法、见解、意见、价值观等,还能帮助人重构、改善和创造新知识。在教育教学应用领域较多采用知识可视化的技术和方法。

3.可视化的理论

可视化理论主流的有双重编码理论、图示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双重编码理论(Dual-coding Theory)由心理学家佩维奥(Paivio)提出,指人类有两个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的信息处理系统,即言语系统和非言语系统,前者处理言语信息,后者处理图像信息,如果信息包含言语和图像信息,将有助于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提高编码能力。图示理论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康德(Kant)提出,认为人的知识是以图示形式存储在记忆中,包含认知结构和策划,构成巨大网状图示结构,信息处理就是激活大脑中的图示,找出信息并提供解释的过程。知识管理理论(Knowledge Management)最早由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是指通过对知识的有效获取、传递、利用、创新等方式加以管理[3],旨在提高知识转化效率,发挥知识最大价值。基于知识管理的可视化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提高知识管理有效性。

4.可视化的应用

可视化除在医学、分子生物学、航空工业、地质勘探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外,在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应用。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可视化在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价值,并逐渐采用可视化技术来将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形象化生动化。有学者也研究了可视化技术在提高教育效果、提升技能和兴趣等方面的良好效果[4]。教育工作者也在开发各种可视化教育资源,比如演示文稿、数字视频、三维模型等,这些都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创造。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却鲜有可视化相关技术的有效应用。

二、可视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价值和匹配性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工作的流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5]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构成要素,一般涵盖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及方法。这一过程是知识、观念、思想认知认同的过程,需要特定方法和手段,将可视化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就是运用可视化工具,充分激活各种要素作用,实现教育的生动形象与积极有效。

2.可视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匹配性分析

相关理论为可视化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奠定了基础,包括双重编码理论、图示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还包括知识视觉表征理论、脑科学研究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情景认知理论、活动理论等。此外,还有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马克思还提出了灌输论,指无产阶级要采用科学有效方法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意识有目的地灌输给人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方式,尤其是要运用知识和信息可视化技术,丰富教育方式,不断提升实效性,达到教育效果。

在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和梅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的多媒体理论,也为可视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多媒体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多媒体方式传递教育信息,同时要根据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要素,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同样要利用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概念图(Concept Map)、思维导图(Mind Map)、网状图(Network)、条形图(Bar Chart)、圆饼图(Pie Graph)、雷达图(Radar Chart)等可视化技术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媒体学习理论还强调要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考虑到教育过程中,通过呈现文字和图像材料,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信息处理系统,增强教育内容的传递效果。

学习理论也是可视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支撑性理论之一。可视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主要有图示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图示理论有助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即利用可视化技术,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概念性、抽象性内容,转换为图示模块,进而实现内容重建和整合。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接受性的学习,都须依靠既有基础知识结构,否则有意义的学习便不会发生。因此,教育者在实施教育中,要将知识进行筛选、加工,再传递给受教育者。这为可视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提供了启示,即给受教育者施加一个引导性策略,激活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进而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而这种引导性的谋划就是经可视化技术处理的教育内容。

可视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身已为可视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提供了实践支撑。早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的普及为远程教学提供了空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手段走进传统的教学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可视化教学的载体和形式,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更是为人们开展可视化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手段,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不断开发和更新可视化工具和产品,为可视化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总之,可视化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3.可视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价值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将可视化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符合国家的政策主张,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将可视化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有利于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实现教育目的。对教育者而言,第一,有利于理清教育思路,优化教育过程。教育者在施加影响时,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复杂难懂的内容简化为符合受教育者学习特点的视觉语言,链接每一个知识点,优化教育过程。第二,有利于创新教育方法,革新教育模式。可视化技术能有效盘活各类教育资源,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各要素之间的有效链接,进而创造新的教育方法,产生图文并茂的教育模式。第三,有利于丰富教育资源,提升专业素养。教育者利用可视化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教育者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效提升专业素养,也能推陈出新,创造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对受教育者而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他们的学习途径、思维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更多的是采用“被动接受式”,受教育者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思维方式选择性接收,无法实现教育内容的有效传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可视化教育方法更贴合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所以将可视化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具有重要价值。第一,有利于强化知识联系,打牢知识结构。可视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实现各部分的连接,进而构建牢靠的知识体系,深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第二,有利于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互动交流。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使用可视化技术加强记忆和理解,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主体。第三,有利于创新思维方式,提升学习能力。将可视化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高效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可视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应用研究

1.可视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原则

(1)要准确把握教育学的原则。美国著名教学家M.戴维·梅里尔(M.DavidMemill)教授在其《首要教学原理》一书中提出,要依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包括概念、程序和原理等),采用四种不同教学策略(包括讲解、提问、展示、操练)来开展有效教学。为此可视化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须要按教育学的基本原则规律,针对传授内容的不同类型,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互、勇于实践,以此保证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

(2)要准确把握心理学的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学习过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完成的,而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相连,影响着教育技术革新,因此可视化技术引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心理学原则。例如,对相关课件和展示图的颜色使用,通过合理布局不同的色调、亮度等,能够有效引起受教育者注意力,更加高效传递特定消息,若同时恰当兼顾视听手段,则更能明显提升学习内化的效率。

(3)要准确把握思政教育基本规律的原则。思政教育过程本质是心理认知、思想接纳和价值观重塑的过程,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在应用可视化技术时,必须要遵循其基本规律。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所传授知识和观念要素的内在逻辑,准确反映其教育内容的本质概念和内在联系,尤其是注重客观分析受教者的认知特点,以便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6]。

2.可视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由托尼·巴赞提出,是基于脑科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理论的可视化工具,是由一个主题发散形成多个子主题,以图示形式展现思维框架的过程。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将抽象的概念知识直观化,将静态的内容化为生动活泼的动态内容,使受教育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教育内容,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也能促进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知识记忆,增强知识理解和储备,还能促进知识的有序表达,帮助受教育者全面概括知识内容。具体而言,如向学生专题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时,可通过思维导图可视化工具将内容简明化、直观化[7]。

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清晰地将知识脉络梳理清楚,有助于受教育者理解和记忆。除了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工具,还有概念图、树形图、认知地图、框架图、思维地图、语义网络、多媒体等可视化工具可以使用,但思维导图最为常用,也比较简单易懂。

(2)数据可视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如何把握数据中的信息成为难点之一。数据可视化技术有利于教育者快速把握教学内容,准确选择教育方法,及时调整教育策略、目标、内容等,使之更贴合受教育者需求和特点,直观呈现知识,进行教学干预等,也有利于受教育者掌握自身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强化知识体系等。数据可视化工具很多,有VisualEyes、Google Trends、Many Eyes等。为了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针对受教育者开展相关问卷调查等形式的数据收集,运用可视化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南丁格尔图。

图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统计图

南丁格尔图是数据可视化的一种呈现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形式,比如条形图、柱状图、堆积柱图、散点图、环形图、雷达图等等。具体选择何种图形要根据数据的类别而定,多维数据往往要选择较为复杂的复合图形。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快速掌握数据隐藏的规律信息,提高受教育者处理信息的效率,进而更快更牢地理解掌握知识。

(3)词云图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词云图是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和分析的知识可视化工具,近些年得到广泛应用。词云图主要根据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通过字体大小、颜色或者其他元素来区分开来,以实现视觉上的突出。词云图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过滤大量无效信息,使受教育者直接掌握主旨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词云图的形式帮助受教育者强化认识和记忆,例如在谈到2017年全国两会时,可以根据两会热词的情况制作成词云图,如图2所示。

通过词云图可以清晰了解到两会的关注点。将词云图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开展预测和评估,帮助受教育者准确把握重点信息,了解各关键词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加深理解。此外,可视化的工具还有很多种类型,在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境,在遵循教育原则的前提下,科学选择可视化工具,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图2 2017年全国两会热词云图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几种思政教育可视化案例都是最基本的可视化实施探索。这方面的相关技术实现方式有很多,国内部分学者对此有一定的系统探索,例如陈为、沈则潜在其所著的《数据可视化》一书中,就在其用户篇中,详细介绍了面向各类数据的可视化在实际应用中共同需要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例如交互和可视化评测方法,以及在具体领域的可视化和应用系统。同时,通过互联网信息检索可以发现,目前方便思政教育工作者使用的零编程工具(可以制作图表、信息图、地图、关系网络图、数学图形等),以及相关开发者工具(可以制作图表、地图、关系网络图等)也有很多,经过简单学习和培训后,可以迅速结合工作实际投入具体应用,方便快捷。

四、结 语

总之,应用可视化技术能够将传统宏大叙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以更加直观、具体、明晰的图形、图表、图案加以表达,能够更加适应大学生心智发育的特点,并快速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价值观念系统。因此,持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探索用好可视化技术,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接受、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内容,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的广阔领域。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可视化理论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坚持理论创新
思维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