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蟹单性化养殖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2021-02-24冯桃健丁文岭

科学养鱼 2021年1期
关键词:雌雄河蟹产值

冯桃健 丁文岭 孙 青 庞 智 张 伟

(1.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江苏 扬州 225261;2.扬州市江都区水产技术服务站,江苏 扬州 225200;3.扬州市江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222)

为探索河蟹单性化养殖新技术,2018、2019 年扬州市江都区承担了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河蟹池塘养殖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采用了河蟹分段培养大规格扣蟹、二壳后再进行雌雄分塘饲养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池塘、水质条件

试验池选自江都区吴桥镇李桥村——扬州市江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9 口池塘,面积150 亩,每口池塘均为 16.6 亩。9~11 号池(以下简称A 组池)主养雌蟹,6~8 号池(以下简称B 组池)主养雄蟹,3~5号池(以下简称C组池)为大规格扣蟹培育池。池底平坦、底泥厚15 厘米左右,养殖水源为江都区内与长江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系相通的红旗河,距养殖区150 米,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2001)标准。冬季干塘并充分曝晒,清整池塘,用生石灰100 千克/(亩·米)化浆全池泼洒,彻底消毒,改良池底,清除有害病原体;池塘消毒1 周后,施发酵腐熟的有机肥150~200 千克/亩作基肥,并进行翻耕。每口池塘配有独立的进出水设备,安装微孔增氧系统,配置罗茨风机1台。

2.大规格蟹种培育

上年12 月底至当年1 月进水30 厘米后,开始扦插伊乐藻,株距1.5 米,行距1.5 米,覆盖面为池面的60%;1周后,每亩施生物肥8千克,1个月后再施1 次;2 月中旬左右放养规格为120~160只/千克扣蟹,每亩放3 000只,C组池50亩共放15万只。扣蟹投放后,选择蛋白质含量40%的配合饲料,每两天投喂1 次,每次为蟹体重的2%左右;3 月中旬后改为每天投喂1 次,每天投喂量为幼蟹放养重量2倍的3%左右,视天气、摄食情况酌情增减。5 月中旬水温在18℃左右,开始放笼捕蟹,选择规格一致、附肢齐全、反应敏捷的幼蟹,按照雌雄性别,雌蟹放养在A组池,雄蟹放养在B组池,尽可能在7~10天放养结束。

3.成蟹雌雄分养

(1)种植水草。2 月中旬,A 组池、B 组池进水30 厘米左右,在环沟隔离网外养殖区浅水处扦插伊乐藻束,株距1.5米、行间距3米,覆盖率为环沟水体的50%;3 月上旬,在中央平台栖息区,条播或条插轮叶黑藻芽苞或绿芽,间距2米以上,并覆土5 厘米;3 月底前播种经浸泡3 日后揉搓出的苦草籽,拌土均匀撒播于轮叶黑藻空间区域,两者覆盖率为平台面积的60%。

(2)大规格蟹种放养。5 月中旬左右,雌蟹主养池每亩放养1 000 只,A组池共放雌蟹5 万只;雄蟹主养池每亩放养800 只,放养规格为30~40 只/千克,B组池共放雄蟹4 万只。蟹种下塘前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和碘制剂等浸泡10~15分钟。

(3)配套苗种放养。3 月中旬放养规格为1 600 尾/千克的青虾,亩放5 千克;3 月下旬放养规格150 克/尾的白鲢,亩放10 尾;5 月底放养规格为5厘米的鳜鱼,亩放20尾。

(4)暂养池捕捞后再利用。C 组池扣蟹捕完后,按照主养蟹池雌雄混养的模式进行放养,规格30~40只/千克,亩放1 000只。C组池成蟹养殖做试验对照池。

(5)螺蛳投放。清明前后每亩投放活螺蛳100千克,7月中下旬每亩再补放50千克活螺蛳。

(6) 适当肥水。春季视水质情况,若水质偏瘦,每亩追施1~2 千克生态肥,保持水体有一定的肥度,保证青虾有充足的天然饵料,同时有利于水草生长,抑制青苔滋生。

(7)饵料投喂。蟹种放养后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6%的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从存塘蟹体重的2%逐渐增加到5%。A组池从7月底开始投喂雌蟹专用的促熟饲料,其蛋白质含量为36%左右,总脂肪含量在8%左右,成熟蜕壳完成后,投喂雌蟹专用的育肥饲料,促进个体的性腺发育。B 组池从8 月中旬开始投喂雄体专用的促熟饲料,其蛋白质含量为40%左右,性成熟后,投喂雄蟹专用的育肥饲料,促进个体的性腺发育。C 组池按照常规主养蟹饲料投喂。

(8)水质调控。主要采取加水、换水、增氧、使用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等措施,定时检测水质指标,要求pH 7.5~8.6、溶氧5 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50 厘米、氨氮0.1 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0.02毫克/升以下。

(9)水草管护。河蟹池水体中如果轮虫及浮游动物较多,可用1%阿维菌素杀灭,杀虫后要及时泼洒解毒剂、生根护草剂,促进水草重新长叶转嫩。勤用亚硝酸盐降解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等生物制剂,适当施投氨基酸钙肥、葡萄糖离子钙、水草生根长叶营养调节剂。养殖过程中根据水草生长情况,对密集的水草要及时进行疏割,每天捞除被蟹夹断浮出水面的水草,便于池塘水体流动,保证高温不烂草。

(10)病害防控。选择雌雄不同来源优质亲蟹繁育的蟹苗,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不带病原体及遗传疾病等优势;在暂养池放养、成蟹池雌雄分养两个环节检查蟹种质量和病害情况,剔除“老、弱、病、残”蟹;多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分解有机质和降氨氮的水质改良剂、水体解毒剂,水体消毒时多用温和性药物如聚维酮碘、季铵盐碘、戊二醛等,少用含氯、强氧化性药物,内服保肝、补钙、Vc、免疫多糖等营养性添加剂。

二、试验结果

1.C组池蟹种培育(暂养池)

经3 个月的培育,育成规格30~40 只/千克蟹种12.75 万只,成活蟹达标率85%,培育成本20.98万元,每只平均成本1.65元(表1、表2)。

2.成蟹雌雄分养A组池(雌蟹池)

经4 个多月的饲养,养成规格130 克/只以上的雌蟹(标上蟹)2.8 万只,产量3 920 千克,亩均78.4 千克,平均每只雌蟹重140 克,售价110 元/千克,产值43.1 万元;养成规格130 克/只以下的雌蟹(标下蟹)1.2 万只,产量1 200 千克,亩均24 千克,平均每只雌蟹重100 克,售价70 元/千克,产值8.4 万元;收获商品青虾750 千克,产值6 万元,其他水产品产值3 万元;雌蟹总体成活率80%,总产值60.5 万元,总成本33.85 万元,利润26.65万元,亩均5 330元(表3)。

3.成蟹雌雄分养B组池(雄蟹池)

经5 个多月的饲养,养成规格180 克/只以上的雄蟹(标上蟹)21 280 只,产量4 043 千克,亩均80.8千克,平均每只雄蟹重190克,售价96元/千克,产值38.8 万元;养成规格180 克/只以下的雄蟹(标下蟹)9 120 只,产量1 185 千克,亩均23.7千克,平均每只雄蟹重130克,售价52元/千克,产值6.2 万元;收获商品青虾900 千克,产值7.2 万元,其他水产品产值3 万元;雄蟹总体成活率76%,总产值55.2 万元,总成本35.4 万元,利润19.8 万元,亩均 3 960元(表3)。

表1 C组池大规格蟹种培育情况

表2 C组池蟹种培育投入情况

表3 雌雄分养成蟹养殖投入与产出情况

4.暂养池成蟹养殖(雌雄混养)

经5 个多月的饲养,养成规格130 克/只以上的雌蟹(标上蟹)8 750 只,产量1 181 千克,亩均23.6 千克,平均每只雌蟹重135 克,售价100 元/千克,产值11.8 万元;养成规格130克/只以下的雌蟹(标下蟹)8 750只,产量787 千克,亩均15.74 千克,平均每只雌蟹重90克,售价65元/千克,产值5.1万元;养成规格180 克/只以上的雄蟹(标上蟹)11 400 只,产量2 166 千克,亩均43.3 千克,平均每只雄蟹重190克,售价96元/千克,产值20.8万元;养成规格180 克/只以下的雄蟹(标下蟹)7 600 只,产量988 千克,亩均19.8 千克,平均每只雄蟹重130 克,售价52 元/千克,产值5.1 万元;收获商品青虾1 050 千克,产值8.4 万元,其他水产品产值3 万元;总体成活率73%,蟹总产量5 122 千克,亩均102.4 千克,蟹总产值42.8 万元,水产品总产值54.2万元,总成本35.45万元,利润18.75万元,亩均3 750元(表4)。

表4 暂养池雌雄混养成蟹养殖投入与产出情况

三、讨论与分析

河蟹单性化养殖可避免雌蟹在饲料抢食中处于劣势状态,从而提高雌蟹成活率,增加雌蟹大规格商品蟹的比例,产值、效益明显提高。

雌、雄蟹成熟期不同,雌雄分塘饲养有利于7 月底开始投喂雌蟹专用的催熟增肥饲料,8 月中旬投喂雄蟹促熟增重饲料,达到精准投饲的要求,从而提高蟹的肥满度,增加个体规格,提升商品蟹品质。

雌雄分塘放养大规格蟹种时,可淘汰一些“老、弱、病、残”劣质蟹种,减少饲料浪费,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雌蟹先行上市捕捞时可避免雄蟹被捕后再进行人工剔除,否则会增加劳动量、损伤雄蟹。

猜你喜欢

雌雄河蟹产值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免雌雄鉴别的省力高效蚕种生产新技术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黄菠萝雌雄植株间形态特性差异研究
雌雄时代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