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雅罗鱼人工繁殖试验

2021-02-24杨培民金广海刘义新胡宗云

科学养鱼 2021年1期
关键词:仔鱼催产网箱

杨培民 金广海 刘义新 王 雷 解 涵 胡宗云

(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辽宁 辽阳 111000)

本研究以瓦氏雅罗鱼和高体雅罗鱼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自交、正反交苗种繁育试验,成功获得了自交和杂交苗种,并对比了不同苗种的早期生长速度,旨在为雅罗鱼苗种繁育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的来源与规格

瓦氏雅罗鱼和高体雅罗鱼分别引自鸭绿江和额尔齐斯河水系,瓦氏雅罗鱼亲鱼全长(28.00±1.41)厘米,个体重(275.74±44.72)克;高体雅罗鱼亲鱼全长(29.33±0.47)厘米,个体重(308.35.74±21.24)克。

2.人工催产与孵化

催产试验在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挑选“追星”明显、轻挤腹部有精液流出的雄鱼和腹部膨大松软的雌鱼分别置于多个 2 米×1 米×1.5 米网箱内暂养,水温为8~14℃,放养密度为10尾/米3。催产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马来酸地欧酮(DOM)激素组合,雌鱼每千克鱼体重注射15 微克LRH-A2、2 000 单位HCG 和10 毫克DOM,将1 毫升由0.9%生理盐水配制的激素混合液一次性由胸鳍基部注入体内,雄鱼剂量减半,亲鱼注射激素后返回原网箱内暂养。每隔12 小时检查1 次亲鱼,轻压雌鱼腹部有卵流出时,按自交组(WW、GG)、正交组(WG∶瓦氏雅罗鱼♀×高体雅罗鱼♂)和反交组(GW:高体雅罗鱼♀×瓦氏雅罗鱼♂)分别进行人工授精,雌雄亲鱼比例为1∶1,之后收集受精卵。本试验分两批次进行,第一批次的受精卵先附着于棕榈皮上,然后置于 40 目网箱(2 米×1 米×1.5 米)内静水孵化(图1-A);第二批次受精卵经黄泥浆脱黏后置于孵化桶内孵化(图1-B)。两种孵化方式均在同一池塘内进行,孵化期间水质条件如下,pH 7.8~8.2、溶氧5.2~6.4毫克/升。

图1 雅罗鱼受精卵网箱孵化(A)和孵化桶孵化(B)

3.不同组合早期生长对比

有10%的仔鱼破膜后,将初孵仔鱼和未破膜的卵一同转入 40 目网箱(2 米×1 米×1.5 米)内静水孵化培育。为研究不同组合苗种早期生长速度,以第一批次繁育的苗种为试验材料,取组合500尾仔鱼置于 40 目网箱(2 米×1 米×1.5 米)中培育30 天,每隔10 天测量仔鱼全长,每次测量样本不低于20 尾。培育期间,苗种在7 日龄时开始投喂品牌微颗粒饲料(S1型),直至试验结束。

4.数据统计与处理

所有数据的均值、标准差由EXCEL2016处理完成;利用SPSS19.0 软件中的ANOVA 对受精率和孵化率进行方差分析,采用Turkey’s法进行多重比较,取P<0.05为差异显著;此外,按以下公式计算苗种全长特定生长率:

全长特定生长率=(lnLt2- lnLt1)/(t2-t1)×100%。

式 中: t1、 t2为 日 龄 ; Lt1、 Lt2分 别 为 t1、 t2时的全长。

二、结果

1.催产孵化效果的比较

试验中所用的亲鱼均为初产鱼,在8~16℃暂养环境下,瓦氏雅罗鱼雌鱼效应期为44.5~52 小时,高体雅罗鱼雌鱼效应期为52~75 小时,孵化期在10~14 天(表1)。瓦氏雅罗鱼产卵量为(4 642±348)粒/尾,高体雅罗鱼产卵量为(4 059±397)粒/尾。瓦氏雅罗鱼受精卵卵径为(2.48±0.10)毫米,略大于高体雅罗鱼受精卵的卵径。试验中,各组间催产率变幅为62.5%~81.82%,其中以第二批GG 组催产率最高(81.82%),第一批次的WG 组和第二批次的WW 组次之(80%),第一批次GG组催产率最低(62.5%);各组间受精率在78.25%~81.75%,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孵化率在11.50%~67.75%,采用黏附棕榈皮后静水孵化效果显著低于脱黏后孵化桶孵化(P<0.05)。

2.苗种早期生长对比

各组合仔鱼早期生长状况见表2,生长数据表明,WW 和WG 组的初孵仔鱼在7 毫米左右,略大于GG 和GW 组的出孵仔鱼(6.34~6.57)毫米。在同样培育条件下,WW 仔鱼特定生长率最高,达到1.71%,WG仔鱼次之(1.63%),GW仔鱼生长最慢。

表2 雅罗鱼不同组合所产仔鱼生长对比

三、小结与讨论

瓦氏雅罗鱼与高体雅罗鱼自交、正反交组合受精率在80%左右,且不同组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两种雅罗鱼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雅罗鱼人工繁殖时最低温度在8℃左右,为达到较好的催产效果,通常加大激素注射剂量,本试验中摸索出了一个较适宜的激素组合:15 微克LRHA2+ 2 000 单 位 HCG + 10 毫 克 DOM, 催 产 效 率 在60%~85%,适用于雅罗鱼规模化繁育。受精卵孵化期与孵化温度成反比,本试验中水温在8~16℃,雅罗鱼孵化期最长可达两周,这给水霉病的防治带来了困难。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脱黏孵化效果远好于附着基孵化,这可能因为附着基孵化时死卵感染水霉病后更易感染与之相邻的好卵,最后造成更多的卵感染水霉,从而降低了孵化率。仔鱼早期生长数据表明,杂交组合(WG、GW)仔鱼大小和生长速度与各自母本相近,且在早期阶段并未表现出杂交优势,是否在鱼种或成鱼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池塘生物饵料培育受水温影响较大,水温低时更不易在短时间内培育出足够多的生物饵料,本试验在仔鱼培育阶段采用了全人工饲料替代生物饵料,仔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与生物饵料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数据待发表),这表明雅罗鱼繁殖时可用商品化的超微颗粒饲料替代生物饵料。

表1 雅罗鱼不同组合催产、产卵、孵化情况比较

总之,本试验报道了利用瓦氏雅罗鱼和高体雅罗鱼生产杂交雅罗鱼苗种的方法,并比较了不同组合的仔鱼早期生长速度,验证了全人工饲料替代生物饵料培育雅罗鱼苗种的可行性,这些数据为杂交雅罗鱼苗种繁育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仔鱼催产网箱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网衣的清洗方法
齐口裂腹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花的一年两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