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蟹养殖中3-5 月死亡率高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方法

2021-12-23恽台红孙东亚

科学养鱼 2021年1期
关键词:蜕壳清塘肥水

恽台红 孙东亚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常州 213172)

成蟹养殖一般在1-2月放养蟹种,3月中旬到下旬第1 次蜕壳,4 月中下旬第2 次蜕壳,大规格苗种(40 只/千克左右)在5 月上旬还有部分第2 次蜕壳。近几年养殖生产中,3-4 月河蟹死亡量较大现象常有发生,且有增加的趋势,给河蟹养殖带来不小的损失。

一、死亡情况

苗种放养后进入日常养殖生产管理,主要有投饵、调水、护草等工作。同样的管理,不同的苗种来源,生产中会出现河蟹死亡量相差较大的现象。正常生产情况下,河蟹3-4 月进行第1 次和第2次蜕壳。蜕壳期都会出现河蟹死亡现象,主要原因是河蟹蜕壳不遂。亩放1 200 只苗种的塘口,在蜕壳高峰期,1周时间内每亩有3~5只死亡是正常现象,但有的塘口,每亩有更多死亡,当年养殖成活率低于50%。

二、死亡原因

1.病害。河蟹在苗种养殖期有烂鳃病发生,河蟹体质较差,蜕壳受阻而死亡。苗种有腐壳病,爪尖磨损后腿内进水,而后肌肉腐烂,蜕壳困难引发死亡。

2.体质较差。蟹种养殖大多全程使用配合饲料,少量使用玉米、小麦及植物副产品。使用的配合饲料没有按照河蟹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配方,特别是9 月下旬后,饲料营养不符合蟹种越冬要求,有的养殖池到10 月就不再投饲料,导致河蟹体质较差,河蟹越冬后没有充足的能量完成蜕壳。高产的苗种塘口,河蟹活动量大,9月开始池水浑浊,水体藻类数量减少,底栖生物量也很少。河蟹在藻类和底栖生物丰富的情况下,肝胰腺成红色或深黄色,反之则色淡。生产上肝胰腺色淡的蟹种蜕壳成活率低。

3.养殖方法。环沟养殖模式,前期苗种集中放养在周边环沟内,河蟹密度较高,苗种放好后就开始肥水,2-3 月水温较低,藻类生长不快,肥水较难。部分养殖户会多次肥水来控制青苔生长,同时促进水草生长。肥料施入后,氨氮和亚硝酸盐长期超标,影响河蟹摄食和能量积累,蜕壳受阻引发死亡。有的池塘用农药清塘,塘内长期存在药残,影响河蟹正常生长。部分农田开挖的蟹塘,因农药残留,新塘养殖的蟹第1次蜕壳推迟半个月以上,蜕壳死亡量大。

4.长途运输。生产中,长途运输的苗种一般比当地养殖的苗种死亡要高,可能是水土不服、水域环境因子不同引发的应激。运输时机械损伤等引发蟹苗体质下降,蜕壳不遂,产生死亡。

三、预防方法

1.扣蟹养殖中,9-10月要全池消毒,防治纤毛虫病和烂鳃病;高产塘口水花生覆盖面要达到70%,让苗种在塘里有充足的栖息场所。生产中每周使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蟹种就很少有腐壳病和爪尖磨损现象发生。

2.生产中为了控制“老头蟹”的产生,要使用低价饲料或减少饲料的投入,并全程投足营养合理的饲料,保证河蟹有充足的能量越冬。进入9 月,要使用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饲料。饲料的原料要新鲜,特别是加入的脂肪不能氧化酸败。饲料中适当加入藻粉或虾青素,蟹种肝胰腺色泽呈红色。养殖池全年注重水质调节,尽量做到水质肥爽,水体藻类和底栖生物丰富。

3.蟹种养殖进入冬季以后,只要池水不结冰就要投饲料。天气正常就要投饲料,在2-3 月每3~5天投1次料。河蟹积累充足的能量使之蜕壳顺利,减少营养不足引起蜕壳不遂而死亡现象。

4.河蟹养殖结束后,不使用农药类药物清塘,而是用漂白粉、生石灰清塘。合理肥水,保证水体氨氮、亚硝酸盐不超标,无农药残留。

5.扣蟹培育尽量在当地进行,减少运输距离,避免机械损伤,减少蟹苗水土不服等因素。长途运输的苗种起捕后暂养时间不宜过长,当日运输、放养。运输中注意车内温度与外界温度要接近,减少温差应激。

猜你喜欢

蜕壳清塘肥水
鱼塘的清塘技巧
在灌水定额下设施黄瓜肥水高效耦合技术研究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蜕壳的歌唱家
油茶粕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产品对鱼和虾毒杀效能的研究
螃蟹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春山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