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筝与古筝比较研究

2021-02-24余昊霖李红梅

黄河之声 2021年20期
关键词:朝鲜半岛古筝音色

余昊霖 / 李红梅

引 言

朝鲜民族音乐在历史发展中,受自身发展规律制约的同时,也受他者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尤深。[1]牙筝是朝鲜民族弓奏弦鸣乐器,古筝是中华民族弹拨弦鸣乐器,两者同作为弦鸣乐器,在形制与演奏法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另外二者所代表的中朝文化共处于儒家文化圈,因此具备一定的文化共性,本研究将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朝鲜民族牙筝与古筝的文献资料,运用比较研究法,掌握和发现现阶段朝鲜民族牙筝和古筝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规律,对把握中朝两国音乐文化发展脉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牙筝与古筝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一)牙筝的起源

牙筝是朝鲜民族的一种弓奏弦鸣乐器,又被称作轧筝、雅筝、亚琴、瓦琴。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唐代,牙筝是由中国的轧筝传入朝鲜半岛后改制而成。因此,关于牙筝的起源说,需要借助轧筝的源流进行参考研究。在我国古代传统弓弦乐器发展历程上有一条从“筑”这种击弦乐器逐渐发展至“轧筝”这种轧弦(拉弦)乐器的漫长过程[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有:“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轧筝亚于古筝,音似夜蝉。”[3]宋代陈旸《乐书》也有:“唐有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4]由此可见,轧筝的称谓是根据其演奏方式而得,其音色的描述在书中也有记载并在唐代时较为流行。“筑”是战国时期流行的弦乐器,历史上关于它的形制与演奏技法的记载,都与后世的轧筝一脉相承。笔者认为,朝鲜民族乐器牙筝在中国缘起于“筑”,到唐代传播到朝鲜半岛后,当地的乐器匠人结合本民族文化改造制成牙筝。到了宋代,即朝鲜高丽王朝时期,牙筝多应用于“唐乐部”,流行于宫廷之中,深受宫廷贵族阶层所喜爱。到了朝鲜李氏王朝时期,牙筝应用范围扩至到“乡乐部”,广泛流行于民间。笔者认为,牙筝应用范围的扩大有两个原因,第一从音乐本体上看,其音质特点比较沧桑、嘶哑,这与当时政权变更时所发生的战乱、贫困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民间,劳苦大众借此乐器的音色表达出对战乱的不满,抒发饱含疾苦的无奈与对社会动荡的恨意;第二从当时李氏王朝的音乐制度改革上分析,李氏王朝时期建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掌乐署”,音乐文化方面备受重视,牙筝的高频率使用也是给予“冷门乐器”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这也是牙筝可以从宫中流传至民间一个直接原因,它的听众群体由贵族阶层、文人阶层、市民阶层所组成,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牙筝受各个阶层欢迎,是牙筝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到近代,牙筝经历了面临失传到复兴的阶段。在战乱期间,朝鲜半岛的部分民众由于饥荒,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中国东北地区,形成了中国的朝鲜族,此时牙筝也从朝鲜半岛来到了中国,由于社会动荡,音乐发展停滞。20世纪60年代至今,从牙筝散调的创立到牙筝教学体系的建立,两国不断为复兴牙筝艺术做出努力,目前韩国的牙筝演奏及教学水平相对领先,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文艺团体近年来也不断派演奏员出国留学进行深造。但是,牙筝在中国的发展目前还是相对落后,经笔者对牙筝演奏员的采访,现在延边会演奏这门乐器的演奏员仅有两名,中国牙筝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综上所述,牙筝的历史演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中国传入到朝鲜半岛,再由朝鲜半岛传入到中国,这个流变过程是复杂的。这也说明牙筝的艺术特点及蕴藏的文化内涵具备了双重性,既有中国文化的特质,又具备朝鲜半岛文化的本土性。

(二)古筝的历史演变

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战国时期,古筝在秦国广为流传,因此又称为“秦筝”,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其历史久远,再加上弹奏起来“铮铮作响”,所以现在常被人们称为“古筝”。

目前最早记载古筝的文献,是来自《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得知,古筝最早为五弦,它的形制与“筑”相似。《旧唐书·音乐志》:“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表明在汉代时期,京房创造了十三弦筝,这是隋唐时期流行的古筝形制的雏形。随着唐代文化不断发展,古筝广泛应用于宫廷与民间,并传入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唐代是古筝音乐发展的顶峰时期。宋、辽、元、金时期,古筝主要流传于民间,“弦索乐”的创立,丰富了古筝音乐形式。清末时期,古筝音乐被看作为俗乐,演奏者地位低下,在传承方面,由于师徒间大部分靠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学习,没有记谱和交流机会,因此在这一阶段,古筝音乐的发展相对落后。建国后,古筝艺术得到了振兴,改革开放后古筝艺术更是得到了大力发展。中国各大音乐学院及师范类院校设有民乐系教授古筝演奏及教学法;民族管弦乐团的成立、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专业赛事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古筝演奏及教学人才。另外古筝曲目的创作成果不断增多,传统与创新的融合,通过现代传媒,古筝音乐深受大众的喜爱。

二、牙筝与古筝的艺术特点比较

(一)乐器形制的比较

牙筝是由琴身和琴弓构成。琴身是由琴弦、面板、底板、琴码组成。琴弓的材质为刮去青皮并涂上松脂的檀花木。牙筝的种类可分为正乐牙筝、散调牙筝和现代改良牙筝。琴弦一般为八根弦或十根弦。通过移动琴码的方式进行音准的校正。现代演奏者一般使用改良牙筝进行表演,因为它的音域较宽,音色更加饱满,所以演奏曲目的范围不再受局限。

古筝是由琴弦、面板、底板、前梁、琴头、琴尾、琴码组成。现代演奏者多使用二十一弦筝。古筝音准的校正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挪动琴码,往右移动音高变高;二是通过琴扳手转动琴轴,往演奏者方向转动是将音变低,反之转动音高变高。

由此可见,牙筝和古筝都是长方体,并且琴身各部位名称大体相同,调弦方法也相近,不同的地方是牙筝与古筝的弦数及演奏方式不同。

(二)演奏技巧的比较

牙筝的右手技法主要是用琴弓通过“轧”的方式进行演奏。这种技法在《乐学轨范》中有所记载:“以黜檀花木,涂松脂轧之。”[5]牙筝的运弓技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弓,即推弓,第二种是下弓,又叫做拉弓,与上弓的运行方向相反。牙筝左手的技法主要分为按音、颤音、揉弦、推弦,这些是由“力按”的演奏法发展而来。

综上所述,牙筝与古筝的主旋律演奏集中在右手。牙筝的演奏需要借助琴弓进行拉奏,现代古筝的演奏需要演奏者佩戴义甲,使得音色变得清脆洪亮,杂音相对减少。牙筝和古筝的左手指法技巧核心在于控制力,二者的装饰音作用相近。

(三)表演形式的比较

牙筝的表演形式主要以独奏、伴奏为主,独奏一般使用散调牙筝进行牙筝散调的表演,伴奏一般与杖鼓或者伽倻琴进行配合演奏,例如牙筝在朝鲜民族传统剧目《春香传》的应用。有时根据曲目的需求,牙筝也会有齐奏、弹唱的表演形式。

随着古筝艺术发展与传播,古筝表演形式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独奏形式是演奏者使用一台古筝进行演奏,现在的创新表演形式是一名演奏者同时使用多台古筝演奏一首曲目。在合奏或重奏的表演形式中,比较常见的是古筝与钢琴的演奏,例如曲目《枫桥夜泊》、《云裳诉》、《临安遗恨》,有些传统曲目如《出水莲》也会加入钢琴的伴奏;古筝与吉他的伴奏目前也常出现在演出场合中,表演曲目如《长相思》、《渔舟唱晚》;古筝与京胡、大鼓的结合,如《夜深沉》等,可以说现代古筝的伴奏乐器多种多样,以此满足不同听众的审美需求。

总而言之,牙筝与古筝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并且有许多共通之处,不同的是牙筝的表演形式更加传统,演奏的曲目也多为传统曲目,以牙筝散调居多,表演场合相对局限,古筝的表演形式发展相对成熟,听众范围广。

(四)艺术风格的比较

牙筝于唐代从中国传入到朝鲜半岛后,融合朝鲜民族的音乐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到近代牙筝从朝鲜半岛传播回中国时,牙筝又结合中国音乐艺术特征,形成了牙筝的具备文化双重性的艺术风格。牙筝演奏的曲目内容多以当地传统民谣为主。朝鲜族的民谣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五声调式,其中平调和界面调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调式,平调是以无半音的五声音阶为基础构成的,其特点是无第三、第七级音,第一、二级音为大二度,第二至四级和第六至八级音之间均为小三度,音调比较明朗、抒情。[6]节拍主要为三拍子节奏体系。因此牙筝的音乐表现力强,既可以表达激情欢快的情绪,又可以表达沧桑、悲凉、愤慨的情绪。牙筝独特的沙哑、撕裂的音色与朝鲜民族说唱艺术盘索里有异曲同工之妙。朝鲜民族民族灾难,加上民生的贫穷,形成了一种“多恨”、“多泪”、试图“发奋”以自振的民族性格和民众心理。盘索里将沙哑的“哀怨声”作为最高境界,正是反映了朝鲜民族这种鲜明的个性及其独特的审美观念。[7]

古筝调式以五声调式为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筝乐流派是以地域特征划分的,它们有各自的生长环境和音乐文化背景。[8]其中以南派、北派筝曲为代表,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演奏技巧。一般来说,北派以河南、山东筝派为代表,其风格刚劲、豪放,旋律起伏跌宕。右手技法强调力度,使用大指大关节连续有力地托劈,此技巧称为“游摇”。左手颤音幅度较大,多使用大二度、小二度的上下滑音。表现出北方地区粗旷豪放的音乐个性,代表曲目《汉江韵》、《陈杏元和番》。南派以客家、潮州筝派为代表,讲求旋律古朴、细腻婉转。客家筝派调式为五声音阶两个八度音域。左手技巧丰富多变,追求延长余音和“做韵”。代表曲目《蕉窗夜雨》、《出水莲》。《出水莲》的多处有短小带有装饰性的经过音出现,这在古筝演奏技法上叫“拂弦”(在古筝演奏技法上归于刮奏类)。潮州筝派可分为五种不同调式,即“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反线”和“轻三重六”调等。古筝学院派受西方音乐教学体制的影响,多注重高强度技巧以及作曲四大件的学习,相对来说缺少了些传统韵味。

整体来说,牙筝与古筝的艺术风格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在音质方面,牙筝的音色质朴沙哑,古筝的音色明亮清透。二者在调式、节拍及演奏技巧上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结 语

牙筝和古筝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牙筝的音色粗旷而又不失细腻,其连在一起的长音听上去苦涩凄婉、如诉如泣、触动人心,它那独特的演奏方式、低沉嘶哑的音色,成为朝鲜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筝的音色清脆而不失庄重,其连在一起的长音既可以表达悲情,又可以表现气势恢宏的场景。当今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民族音乐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和挑战,我们总需要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去慢慢拓宽学术疆域,或是观念的突破、或是技术的革新、或是史料的发现、或是方法的提出。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以艺术珍藏品的身份展现在人们视野中,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牙筝和古筝音乐。本文探究牙筝和古筝的历史源流及艺术特点等方面,目的是让人们了解牙筝和古筝的异同,引起人们对牙筝和古筝的重视及保护意识,与时代接轨,发扬其蕴含的独特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朝鲜半岛古筝音色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习近平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第一次弹古筝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