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语文课程标准》的复习检测

2021-02-23大连教育学院

天津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细化

大连教育学院 王 芳

一、明晰二年级下册的教学要求

依据《语文新课标》中第一学段教学要求,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内容,对《语文新课标》中第一学段教学要求进行分解细化,把第一学段中每一条教学要求,分解细化为三到五条具体教学要求。下面以其中一条为例进行描述。如《语文新课标》中第一学段关于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要求,其中一条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依据二年级下册统编教材内容分解细化为具体教学要求如下:1.学习者感受到识字、写字是有趣的。遇到生字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识字。2.继续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形声字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3.继续感受汉字之美,对书写有兴趣,在主动识字、写字中获得满足感。总之,把《语文新课标》中的一条教学要求,分解细化为几条具体教学要求,可以操作,可以检测,是具有适切性的。

二、基于二年级下册教学要求列举复习检测题目

依据分解细化的二年级下册具体教学要求进行复习检测举例,并对列举的题目进行分析说明。《语文新课标》中第一学段关于阅读的教学要求其中一条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依据二年级下册统编教材内容分解细化为具体教学要求如下:1.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进行猜测。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词语的意思。5.学习借助熟词(近义词或反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6.学习用读读、画画、背背的方式,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7.仿照例子,运用恰当的词语尝试表达,注重语言的运用。8.学习比喻句的用法,感受语言的形象性,并进行仿写。下面依据分解细化的具体教学要求,举例题目并进行说明,以达到有效复习检测目的。

(一)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进行猜测

例1: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泥泞 年迈 晶莹 寻觅

通过学习与检测,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可以借助上下文、生活实际、图片等多种方法进行猜测。

(二)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例2:“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联系下句的“稀”,我能猜出“稠”的意思。(《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就是具体落实与检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

例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结合诗歌最后一节拓展:我们又在什么地方遇见了雷锋?他在帮助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可能会说在公园里,或是马路上,甚至就在校园里等等,到处都有雷锋助人的身影。雷锋助人为乐的行为将更加深入学生内心,也就不难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了,从而具体落实与检测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四)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词语的意思

例4:《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的插图是吴为山先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雕塑作品,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雷锋朝气蓬勃、迈步向前的精神风貌,从而具体落实与检测借助插图理解词语的方法。

(五)学习借助近义词或反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

例5: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词语排列有什么规律,借助熟悉的词来理解生疏的词,选择一两个说句子。(《语文园地八》)

忽然 突然 立刻 马上 一瞬间 一眨眼

逐渐 渐渐 慢慢徐徐 慢吞吞 慢悠悠

依据教学要求,落实与检测凭借近义词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方法。

(六)学习用读读、画画、背背的方式,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例6: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把句子抄写下来。(《一匹出色的马》)①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②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通过选择在表达上有特点的句子,要求学生进行积累。

(七)仿照例子,运用恰当的词语尝试表达,注重语言的运用

例7: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语文园地八》)①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②李明杰,跑进了教室里。按照例子进行仿写,这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在教学中或复习检测中要尤其重视。

(八)学习比喻句的用法,感受语言的形象性,并进行仿写

例8: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语文园地七》)①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②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③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要求检测学生对比喻修辞的理解,其实不要求学生描述比喻这个修辞的概念,而应该让学生在读中粗略地感知这种表达的特点和好处即可,然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懂得运用比喻修辞方法表达得更加形象,并能运用这种修辞方法正确表达。

总之,通过对以上命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每一道题目都围绕分解细化的教学要求,在全面落实分解细化教学要求的同时,自然也有效落实了学段目标,这样复习检测是有效的。

三、指向教学要求的复习检测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复习检测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更是灵魂。这个教学目标一定是《语文新课标》中的学段目标,教师心中要装着“标”,方向就不会跑偏。其次,分解细化学段目标是关键。前面提到《语文新课标》中的学段目标囊括了两个年级,至于每个年级、每册教材的具体教学要求,还要结合统编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分解细化,常常是一条教学目标可以分解细化为几条教学要求,每条教学要求都会对应教材中某个内容,这就是教师进行复习检测的凭据。最后,分解细化的教学要求与复习检测题目相对应。如何让分解细化的教学要求更规范、更有效,对复习检测更有指导性,就一定要与统编语文教材内容相对应,可以把分解细化的每一条教学要求与教材中的规定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等语文要素相对应,并尝试举一反三,关注复习检测中的思维训练,这就是使复习检测达到高效的关键。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细化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低段随文识字教学之我见
小学思想品德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改变课堂从目标制定开始
基于数据分析的大气腐蚀等级细化研究